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8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Seubert等(1975)在西德拜耳和依默克药厂合成一种新的广谱抗寄生虫病药物吡喹酮Praziquantel,代号EMBAY 8440,商品名Biltricide。据Gonnet等(1977)实验报告:吡喹酮对寄生于人和动物体内的各种螩虫成虫及蚴虫,均有较高的疗效,后又发现对三种血吸虫病有效  相似文献   
12.
老年患者由于心肺功能明显减退.在我国大多数的老年腹股沟疝手术患者常采用椎管内麻醉。但近年来临床上使用抗凝药增多和高龄患者合并症复杂化,周围神经阻滞被认为是有较强的优越性。笔者观察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股沟疝手术的麻醉效果,并与硬膜外阻滞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伯氨喹啉已被认为是目前根治间日疟疗效最佳之抗疟药。但应用时药物反应较多,其反应可包括各系统的症状,特别重要者为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及发绀等。目前对于伯氨喹啉药物反应的报告多为有关溶血方面,而对临床上各系统的反应作较大规模及较详细观察的报告则较少。本文报告1964年在广东省英德及清远两县的部分地区进行疟疾春季抗复发治疗时所观察的3,966例服用伯氨喹啉时药物反应结果。材料及方法材料取自1964年2月在英德及清远两县的部分地区进行疟疾春季抗复发治疗时服用伯氨喹啉及部分合  相似文献   
14.
1978年夏秋之间,登革热骤然如暴风雨般的袭击了佛山地区石湾镇及一些公社,估计这次罹病者可达二万多例,本省过去从未有本病发生的记载,是否本地区有隐藏的登革热病毒?尚无可靠的证据。目前提出几个问题,和大家商榷,可能有助于今后的防治。一、流行病学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据国外报告,它的病媒是埃及伊蚊为主,可能致乏库蚊也是病媒之一,它广泛流行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东南亚国家,如泰国、柬埔寨、越南、老挝、马来西亚、新加坡及菲律宾等,近年都有本病流行。目前在我国大好形势之下,国际间交通往来频繁,旅游众多,我  相似文献   
15.
本文的第一部分(1)曾将误诊为其他疾病的伤寒与副伤寒病例进行分析。由于种种原因,有相当一部分(16.9%)病例,在入院时被误诊为其他疾病。但是在临床实践中,也经常有把其他疾病的病例误诊为伤寒的情况。例如在败血症中,可有2.96%(2)-7.75%(3)的病例误诊为伤寒;在传染性肝炎中,可有0.8%(4)误诊为伤寒等。为了进一步提高伤寒与副伤寒的鉴别诊断水平,特将我院最近7年来其他疾病误诊为伤寒的情况分析于下。病例的选择这一部分病例是1957年1月-1963年12月在中山医学院第—附属医院住院,入院诊断为伤寒,而最后确诊为其他疾病者,共141例。为了便于分析,本文第一部分1,044例中,入院诊断为伤寒,最后确诊亦为伤寒或副伤寒的867例,亦采用作为比较。  相似文献   
16.
一、本文分析我院近7年来,确诊为伤寒或副伤寒的1,044例患者中,入院时第一诊断为其他疾病者有177例,误诊率16.9%。二、误诊的病种共44种,儿音病例及副伤寒的误诊率偏高。约有70%的病例,症状虽与伤寒相符而仍被误诊。三、为了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减低误诊率,临床医师必需加强对伤寒临床表现的认识及提高诊断的警惕性,以及全面而系统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自1951年Smadel氏等使用激素治疗伤寒以来,临床上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肯定的疗效。国内报导不多,例数亦较少。本文收集我院近年来,使用抗菌素激素合并洽疗的伤寒病者44例,就其疗效、副作用、复发及激素的合理使用等作一分析探讨。病例选择及用药方法全部为我院近年来住院确诊为伤寒曾使用激素治疗、记录较完整的病例。诊断除根据有较典型的临床表现外,均经病原学或血清学(肥达氏反应的H及O效价均在1/160(++)以上)证实,对有加杂病及因其  相似文献   
18.
脑型恶性疟疾的临床过程结合病理解剖分析的资料,国内文献报告尚属少见,本文报告1例凶险的肺型恶性疟疾,发病突然昏迷,结果死亡,并曾作尸检,现将资料整理加以讨论,以供参考。岑××,男,46岁,恩平人,已婚,流动小贩,1963年11月26日急诊进院(113,218)。患者1天前从惠阳乘轮来广州,当时无不适,步行上船,晚餐还吃半斤米饭而入睡,至半夜同伴发现患者人事不醒,次晨由救护车运送入院。因病人昏迷,无法采取详细病历,检查全身无外伤痕迹、出血紫斑等,亦无发绀。皮肤苍白,体温38.7℃(腋下),脉搏90,血压110/60 ,  相似文献   
19.
中华分支睾吸虫病(下简称华支睾病)是人和动物肝、胆道内的寄生虫病。其囊蚴进入人体后即向十二指肠以至总胆管移动,并定居于小胆管。侯氏(1955年)在500例病理标本发现胆道、肝脏、胰腺等均可见有病变。急性胆囊炎在广东常见有华支睾吸虫他,其他地区亦有类似报告。为了进一步了解华支睾病与其共存病,我们分析了1960~1979年共19年来中山医学院附属第1、2、3医院以及中山医学院病理教研  相似文献   
20.
本文检测28名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及10名正常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 HBV DNA 序列及其产生 IL-2的水平,以观察 HBV DNA 的存在和 IL-2产生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便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有关发病机理。结果发现慢迁肝患者PBMCs 产生 IL-2活性明显降低,降低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 HBV 感染 PBMCs 可进一步导致 IL-2的活性降低,而后者又促进了 HBV 感染的慢性化,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