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目的:探讨分析对临床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方法:对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和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制作的25812例标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临床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数据及结果进行记录,并根据检验的类型为其进行分组。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作为本次研究的操作工具,按照临床检验的标准化流程验证检验结果的阳性率,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在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和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制作的这25812例临床标本中,呼吸道标本、血培养和胸腹水及脑脊液标本、伤口分泌物和尿液及穿刺液标本的阳性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粪便标本的阳性率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临床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予以分析,能为临床医生提供传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依据,对传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肢体骨肉瘤经新辅助化疗后保肢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肢体功能。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11年1月新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手术治疗的肢体骨肉瘤42例。ⅡA期26例,ⅡB期16例。广泛切除30例,边缘切除12例。瘤段切除灭活再植18例,人工关节置换术16例,同种异体骨移植术6例;瘤段切除术2例。所有病例切除标本均做多病理切片的坏死率评估。结果:随访1~8年,平均随访5年8个月。42例中3年无瘤生存28例(66.7%),5年以上无瘤生存25例(59.5%),肿瘤局部复发6例(14.3%)。肢体功能评估为优18例,良11例,可4例,差9例,优良率69%。结论:新辅助化疗后保肢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是治疗肢体骨肉瘤较可行的治疗方法,术前有效化疗是保肢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术后辅助化疗对减小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1~1998年载文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近二十年来 ,康复医学作为并列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以外的一个大的医学体系———第三医学逐渐在我国兴起并迅速发展起来〔1〕。反映康复医学发展状况的忠实记录者是科技期刊 ,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的《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是我国创办最早的康复专业学术期刊之一 ,于 1986年创刊。本文即以《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为资料源进行统计分析 ,并就刊物的载文特色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1 材料与方法本文以 1991~ 1998年出版的《中国康复医学杂志》4 8期所发表的论文为资料源 ,以篇为单位 ,对期刊载文量、收稿及出版日期、载文栏目、论文作者及单…  相似文献   
17.
18.
形状记忆髌骨双向张力钩治疗髌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镍钛形状记忆髌骨双向张力钩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 方法 本院2002年3月~2004年6月,用形状记忆髌骨双向张力钩治疗髌骨骨折38例,其中横断性13例,粉碎性25例。 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6~30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横断性髌骨骨折100%,粉碎性88. 0%,总优良率92. 1%。 结论 使用镍钛形状记忆髌骨双向张力钩治疗髌骨骨折,具有强度可靠,复位满意,适应证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清利生精丸是否具有抗生殖细胞凋亡及影响Fas/FasL的表达作用,从分子水平进一步阐明清利生精丸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所致男性不育的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昆明小鼠,经膀胱注射大肠埃希菌建立动物感染模型,观察15d后随机分为5组(10只/组):模型组(不治疗)、大剂量(22.5g/ml)、中剂量(13.5g/ml)、小剂量(4.50g/ml)3个清利生精丸治疗组、呋喃坦啶西药治疗组,编码依次为MN、MTa、MTb、MTc、MTd组;另取10只同样小鼠膀胱注射生理盐水作为正常对照组(编码为CT)。各治疗组连续灌胃药液10d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睾丸生殖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测定生殖细胞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和同时观察睾丸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MN组生殖细胞凋亡率(57.44%)与CT组(28.54%)、MTa组(30.11%)、MTb组(28.59%)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MN组生殖细胞凋亡率与MTc组(46.54%)和MTd组(43.41%)比较,有所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MN组小鼠睾丸生殖细胞Fas/FasL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T、清利生精丸各治疗组和MT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MN组小鼠睾丸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其他各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实验雄性小鼠感染大肠埃希菌后,可导致小鼠睾丸生殖细胞凋亡增加,Fas/FasL蛋白的表达水平上升;清利生精丸通过降低Fas/FasL蛋白的表达,降低生殖细胞的凋亡率,提高生殖能力,可作为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性不育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麻杏石甘汤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方法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麻杏石甘汤、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棋盘稀释法测定二者协同抗菌作用,MTT法评价二者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SMIC(SMIC50、SMIC80)的影响,镀银染色法观察麻杏石甘汤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态的影响。结果麻杏石甘汤SMIC50和SMIC80分别为250,1 000 mg.ml-1;500 mg.ml-1的麻杏石甘汤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形态有显著影响。结论麻杏石甘汤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