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5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9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A series of 26,826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tumer as confirmed by pathology from January 1970 to December 1989 are analyzed. It accounted for 39. 5% of all the tumors blopsied in the same interval. In this series, 72. 4% was malignant which accounted for 45. 77% of malignant tumor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hole body. For benign tumors in the head and neck, the ratio of male to female was 0. 84:1, and for malignant tumors In the head and neck it was 2. 4:1. The most frequently involved site by the malignant tumors were :nasopharynx, mouth, maxillofacial regions, and neck. THe majority (62. 65%) of malignant tumors were located in the nasopharynx which accounted for 28. 68% of all malignanties of which the ratio of mate and female was 3:1, peak age was 41-50 years, 18 of themwas under 10 years of age, the youngest was 1 1/2 years andthe oldest was 84 years old. These data showed that malignant tunors in the head and neck regions, expecially those in the nasopharynx, are common in Guanxi province, Chi  相似文献   
242.
243.
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的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3DCRT)原发性肝癌门脉癌栓的疗效。方法34例根据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级23例,B级11例。原发性肝癌门脉癌栓GTV为105~2097cm^3,中位值773cm^3。分割剂量4~8Gy/次(中位值5Gy),照射次数7~15次(中位值11次),肿瘤剂量38~63Gy(中位值50Gy),3次/周,隔日1次。结果有效率为76%(26/34),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6%、19%、13%。结论大分割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门脉癌栓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44.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I~Ⅱ鼻咽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早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后遗症。方法:将108例I~II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分割放疗组常规组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组后超组,每组54例。常规组照射2Gy/次,5次/周总量为70Gy/7周。后超组前3.5周照射同常规组,然后开始1.5Gy/次,2次/日,间隔6h,总量为69Gy/6周。结果:鼻咽部肿瘤消退率:常规组为70.97%22/31,后超组为89.47%(34/38),但两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颈部淋巴结完全消退率:常规组为86.67%26/30,后超组为90.91%30/33,两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12%、80.97%、78.55%和98.13%、93.95%、90.87%P=0.06,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两组放疗毒副反应及后遗症也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I~II期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疗效未见优于常规分割放疗,但未加重放疗毒副反应及增加放疗后遗症,有必要扩大病例并作长期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24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射线分割照射对鼻咽癌细胞株CNE-2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素(Cyclin)D1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方法:0、2.0、4.0、6.0 Gy60Coγ射线分割照射CNE-2细胞1次/d,共5 d.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PCR检测PCNA和CyclinD1表达水平.结果:2.0、4.0、6.0 Gy60Coγ射线分割照射5次/5 d后各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7.05%、4.01%和1 5.52%;各照射组G1期细胞数量减少,S+G2/M期细胞数比例增多,X2=16.53,P<0.001.0、2.0、4.0、6.0 Gy60Coγ射线分割照射CNE-2细胞5次/5 d,Cyclin D1表达水平随照射分割剂量增加而下降直至不表达,P值分别为0.035、0.022和0.000.2.0 Gy照射CNE-2细胞5次/5 d,细胞生长增殖未受到抑制,PCNA表达无下调,P=0.471;4.0和6.0 Gy照射CN E-2细胞5次/5 d,细胞生长增殖受到抑制,PCNA表达下调,P值分别为0.028和0.016.结论:4.0、6.0 Gy60Coγ射线分割照射5次/5 d,细胞生长增殖受到抑制;2.0 Gy照射5次/5 d细胞生长增殖未受抑制;2.0、4.0、6.0 Gy60Coγ射线分割照射5次/5 d后,Cyclin D1和PCNA表达受抑制.  相似文献   
246.
目的:了解不同增殖状态鼻咽癌细胞(CNE-2)基因表达差异,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加速再增殖的机制.方法:对不同增殖状态的CNE-2细胞,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CNE-2细胞增殖活性最高时相(2 Gy连续照射第3天)与最低时相(2 Gy连续照射第5天)表达有差异的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6条,占检测基因总数的5.9%(6/102),其中细胞增殖活性增高时上调基因为CDC25A,下调基因为DDIT3、GADD45、CDKN1A、BNIP3和FOXO3A.应用相对定量荧光实时PCR技术,对部分差异表达>2倍的基因(CCNE1、CDC25A、CDKN1A、DDIT3、GADD45和BNIP3)进行了mRNA水平的验证,结果显示实时PCR实验结果与芯片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DNA损伤修复的某些基因如CDC25A、CDKN1A、DDIT3、GADD45、BNIP3和FOXO3A等可能参与了CNE-2细胞放射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加速再增殖过程,加速再增殖可能是一个复杂的、多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47.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IGRT治疗中不同图像配准方法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医科达Synergy IGRT直线加速器分别治疗胸部肿瘤患者20例,每次治疗前均行CBCT扫描,重建获得的CBCT图像与原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分析X、Y、Z轴方向的平移误差及旋转误差,比较骨性配准、灰度值配准及手动配准间的差异。结果:20例胸部肿瘤患者治疗前共行384次CBCT扫描。手动配准、骨性配准、灰度值配准在X轴的平移误差分别为(0.01±0.29)cm、(0.04±0.31)cm、(-0.02±0.28)cm,在Y轴的平移误差分别为(0.11±0.41)cm、(0.12±0.45)cm、(0.09±0.41)cm,在Z轴的平移误差分别为(-0.11±0.23)cm、(-0.05±0.22)cm、(-0.08±0.23)cm;X轴的旋转误差分别为(0.61±1.09)°、(0.34±1.44)°、(0.66±1.28)°,在Y轴的旋转误差分别为(0.06±0.83)°、(0.04±1.89)°、(0.16±1.6)°,在Z轴的旋转误差分别为(-0.17±1.45)°、(-0.19±1.53)°、(-0.13±1.45)°。结果显示手动配准、骨性配准和灰度值配准三种方式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胸部肿瘤患者行IGRT时,需要根据病变具体部位选择配准方式,建议自动配准后必要时结合手动微调,直到配准结果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248.
目的 筛选鼻咽癌复发与正常复查随访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寻找鼻咽癌复发诊断的标志物。方法 采集复发20例和正常复查随访20例鼻咽癌患者血清,采用TMT联合二维质谱筛选差异蛋白。进一步收集新标本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验证差异蛋白,其中复发40例和正常复查随访41例。结果 血清中共鉴定出635个蛋白,其中可定量蛋白为413个。两次生物学重复实验中,复发组均表现下调的蛋白有41个,均表现为上调的蛋白有18个。血清ELISA验证结果发现,复发组A2M蛋白浓度较正常复查随访组低(Z=-3.177,P=0.001)。复发组40例患者中可测出A2M蛋白浓度23例,正常复查随访组41例患者中可测出A2M蛋白浓度30例,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可测复发组和可测正常复查随访组患者A2M蛋白浓度与肿瘤分期(r=-0.024,P=0.866)、年龄(r=-0.087,P=0.534)均无相关性,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分期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2M蛋白可能是鼻咽癌复发诊断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249.
目的 探讨槐耳清膏对原位移植瘤手术切除后复发肿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人高转移肝癌HCC-LM3原位移植瘤建立后14 d,手术切除原位瘤,分别使用槐耳清膏和生理盐水灌胃28 d后,比较肝脏复发肿瘤的大小和肺转移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肿瘤里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结果 槐耳清膏可显著延缓移植瘤手术切除后复发肿瘤生长、抑制肺转移,降低肿瘤MVD,降低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结论 槐耳清膏显著抑制人肝癌HCC-LM3原位移植瘤手术切除后复发肿瘤的生长以及肺转移,抗血管生成作用可能是其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250.
[摘 要] 目的 探讨微血管侵犯(MVI)在肝细胞癌(HCC)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患者中的临床价值,为复发患者的随访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根治性切除、且于术后5年内复发的661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研究MVI对总体生存率及无瘤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在纳入本研究的HCC复发患者中,MVI总的发生率为31.6%。MVI与患者首次切除术前AFP(P=0.013)水平、肿瘤分化程度(P<0.001)、肿瘤包膜(P<0.001)、肿瘤大小(P<0.001)及BCLC分级(P=0.025)相关;同时,MVI与复发患者是否再次手术切除显著相关(P=0.003)。MVI阳性组和阴性组复发患者切除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8.7%、28.9%、13.7%和77.0%、43.7%、20.3%,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2.3个月和30.5个月(P<0.001)。MVI阳性组和阴性组术后1、3、5 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8.8%、7.2%、0和49.3%、16.4%、0,中位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8个月和11.6个月(P<0.001)。复发后未再次手术切除的患者中,MVI阳性组和阴性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3.7%、22.2%、8.9%和70.4%、33.1%、18.2%,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0.0个月和25.3个月,两组间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而在复发后再切除的患者中,MVI阳性组和阴性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6.8%、66.7%、41.5%和96.4%、74.9%、56%,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2.6个月和48.6个月,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248)。结论 与MVI阴性的复发患者相比,MVI阳性的患者复发时间短,总体生存率差,且再次接受手术的机会较少。但对能够接受再次手术治疗的MVI阳性患者,可以获得与阴性患者相似的生存率,手术在复发患者中仍具有较大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