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9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随着技术的进步,妇产医生有了更多宝贵的微创技术采管理子宫内膜癌患者.最近,宫腔镜被确认为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方法.虽然一些回顾性研究发现宫腔镜的应用增加了患者腹腔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结果,但最近的研究表明目前还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应用官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增加了患者恶性细胞扩散到腹腔的风险,也没有证明宫腔镜的应用对患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2.
血小板无力症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先天性血小板功能缺陷疾病。我室1985~1988年间共诊断11例,现将其临床及实验室特点分析如下。临床和实验室资料1.临床资料:11例患者均符合第一届全国止血与血栓会议(1986,西安)制订的血小板无力症诊断标准。其中男4例,女7例。年龄3~29岁。主要临  相似文献   
7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介质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为研究炎症介质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检测了2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第1天、第4天、第7天和2个月后炎症介质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结果发现,C-反应蛋白在第1天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第4天大幅度升高,第7天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2个月后恢复正常。肿瘤坏死因子。在所有样本中仅有6例能检测到,其中对照组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3例。纤维蛋白原在第1天即显著增高,第4和第7天进一步增高,2个月后恢复正常。以上结果表明,C-反应蛋白的变化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继发反应,而非始动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检出率过低,使之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危险性指标的价值有限;纤维蛋白原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促凝因子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9例AMI患者在发病第1、4、7、60d时纤维蛋白原(Fg)、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栓素B2(TXB2)的变化。结果:第1天AMI组4种因子的浓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Fg和vWF在第4和第7天时进一步增高,60d时恢复正常;PAI-1在第4天时较第1天浓度下降,之后维持恒定水平,60d时仍高于对照组;TXB2在第4天及之后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4种促凝因子在AMI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
对正常晚期妊娠孕妇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液纤溶系统变化进行了多指标同步观察。结果表明,与正常晚孕者比较,妊高征患者血浆纤溶抑制活性(FI: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活性(PAI:A)明显升高,血浆纤溶酶原活性(Plg:A)明显降低,PAI:A及FI:A诊断妊高征的敏感率为89.6%,特异性为80%。  相似文献   
76.
各型肝病81例分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失偿性肝硬化、重症肝炎和原发性肝癌5组,观察其抗凝和纤溶功能的变化,以血清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PT)作为肝贮备功能的对照指标。结果表明,肝病患者的抗凝和纤溶功能均有显著改变,嵄硐治鼓涪蠡钚裕ǎ粒寓螅海粒┖推淇乖ǎ粒寓螅海粒纾┙档汀ⅲ幔簿耷虻鞍祝ǎ幔玻停牵┥摺⒆橹拖巳苊冈せ钗锘钚裕ǎ簦穑粒海粒┖推淇乖ǎ簦穑粒海粒纾┥撸巳苊冈せ钗镆种莆锘钚裕ǎ校粒桑海粒┙档停巳苊冈钚裕ǎ校纾海粒┙档汀#粒寓螅海痢ⅲ校粒桑海梁停校纾海猎诟尾』颊咧械囊斐Q粜月史直鹞罚担常ァⅲ罚保叮ズ停叮梗保ィ灾哂诎椎鞍祝ǎ矗矗矗ィ┖停校裕ǎ矗埃罚ィǎ校迹埃埃担8尾〕鲅椋粒寓螅海粒校纾海恋南陆岛停簦校粒海粒绲纳呓戏浅鲅槊飨裕崾旧鲜鲋副昕煞从巢∏槌潭群统鲅奈O招浴  相似文献   
77.
补肾活血法对衰老模型大鼠高黏滞血症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法对衰老模型大鼠高黏滞血症 (hyperviscositysyndrome,HVS)的影响。方法 :测定用D 半乳糖 (D gal)诱导的亚急性衰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酶Ⅲ (AT Ⅲ )活性 ,肝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以及主动脉组织病理学检测 ,观察补肾活血方扶正降黏胶囊 (简称FZJN)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衰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肝肾组织MDA含量等明显增高 ,AT Ⅲ活性及肝肾组织SOD活性明显降低 ;主动脉壁内膜增厚 ;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的血浆黏度与SOD呈负相关 ;FZJN能使上述变化逆转。结论 :补肾活血方在改善衰老大鼠模型自由基代谢紊乱的同时 ,可有效地降低其血液的黏滞度 ,提高AT Ⅲ活性 ,从而纠正血液黏、浓、聚的病理性改变。可用D gal诱导衰老HVS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78.
硝普钠对心脏换瓣病人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心脏瓣膜替换术后病人静脉点滴硝普钠(SNP)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SNP组每分钟静脉点滴1~2μg/kg15例及对照组16例(用药除SNP外与SNP组均相同),采用比浊法测定病人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显示SNP组二磷酸腺苷(ADP)、肾上腺素(EPN)及胶原(Co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心脏瓣膜替换术后病人应用SNP可能有助于预防术后心脏血栓形成及血栓栓塞。手术近期大剂量应用SNP或同时应用抗凝及其他抗血小板药物者,应注意术后出血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7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一类由体液和细胞免疫异常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的疾病[1,2 ] 。血小板自身抗体对ITP的诊断及探讨ITP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采用单克隆抗体 (单抗 )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 (MAIPA)技术并加以改进 ,同时检测了ITP患者 5种血小板糖蛋白(GP)特异性抗体 ,评价其对ITP的诊断价值。病例和方法1 病例 选择我院 2 0 0 2年 3月至 2 0 0 3年 3月ITP患者30例。其中男 12例 ,女 18例 ,年龄 6~ 6 2岁。所有待测者均未接受过血小板输注 ,采集标本时血小板数为 (5~ 6 0 )×10 9/L。采集患者外周血 5ml,5 …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在睡眠剥夺抗抑郁作用中的机制。方法:采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SNI)方法制备神经病理性痛小鼠伴发负性情绪的动物模型,利用旷场和高架十字实验评估小鼠的焦虑样行为,利用悬尾实验和糖水偏好实验评估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利用von-Frey方法检测小鼠的机械痛敏行为;采用温和处理的方法对有抑郁样行为小鼠进行睡眠剥夺,并评估睡眠剥夺对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NI模型及睡眠剥夺后小鼠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内mGluR5表达量的变化;进一步对小清蛋白(PV)阳性神经元mGluR5敲除的小鼠进行睡眠剥夺前后的行为学检测。结果:SNI模型小鼠40 d后出现焦虑样行为,60 d左右出现抑郁样行为,睡眠剥夺可明显缓解其抑郁样行为,但是对焦虑样行为和机械痛敏无影响;抑郁情绪及睡眠剥夺对mPFC内mGluR5表达水平无影响,但PV~+神经元mGluR5敲除的小鼠表现出抑郁样行为,且睡眠剥夺对其抑郁样行为无缓解作用。结论:睡眠剥夺可以明显缓解神经病理性痛伴发的抑郁样行为,PV~+神经元的mGluR5在抑郁样行为的发生和睡眠剥夺的抗抑郁效果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