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89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病史摘要患儿,男,30日龄,汉族,江苏省昆山市人。因“皮肤黄染15 d”于2004年1月29日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诊治。患儿2004年1月1日出生,系第4胎第1产,孕36周加5 d自然分娩,出生体重2 065 g,Apgar评分1 min 9分,5min 10分,羊水Ⅲ度污染。因生后不吃、少哭,立即入上海市某医院诊治,住院期间无发热,心、肺、肝、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因考虑宫内感染,先后检查血甲肝IgM、抗HCV、TORCH全套IgM和EBV-IgM均阴性,HIV和梅毒血清学试验阴性,乙肝除HBsAb阳性外,其余血清学指标HBsAg、HBeAg、HBeAb和HBcAb均阴性。住院首日尿常规:WBC20~25个/HP,第3和第4天复查均正常。肝功能及血液生化检查结果见表1。以青霉素、头孢噻肟抗感染及支持治疗12 d,出院时胃纳可,尿液清,皮肤黄染“不明显”。出院诊断: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感染。2004年1月14日发现皮肤黄染明显,伴少吃、少哭和反应差,入江苏省昆山市当地医院诊断为“婴儿肝炎综合征”,头孢他定抗感染,腺苷蛋氨酸利胆保肝治疗,胃纳转好,精神渐好转,皮肤黄染减轻。2004年1月...  相似文献   
102.
流感嗜血杆菌(H.influenzae,HI)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细菌,在我国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菌,尤其是有荚膜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最具侵袭力。HI还是引起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的首位病原菌,还可引起中耳炎和败血症等。国外已成功运用免疫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在HI的检测中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尚存在不少问题,如近年的免疫人群感染率上升、对若干年后成人期免疫力下降和感染风险上升的担忧、非工业化国家免疫覆盖率过低、对疫苗免疫压力下的致病菌亚型变异的担忧、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和机制的变异等。  相似文献   
103.
21世纪初10余年,新型及变异人类呼吸道病毒已多次威胁全球人类。2012年9月2513,WHO发布3天前在英国确诊的1例新型冠状病毒致命性感染病例,并认为该病例与不久前往沙特阿拉们的1例新型冠状病毒致命性感染相关,新型人冠状病毒(HCoV)致命性感染人类再次发生[1]。随即这种新型HCoV的全基因序列在GenBank中被公布.新的冠状病毒被命名为HCoV—EMC/20120。  相似文献   
104.
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临床特征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流感嗜血杆菌在儿童中的感染情况及特点 ,为预防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 对复旦大学儿科医院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期间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一次性鼻导管深插气管 ( 10~ 15cm)负压吸取痰液 ,部分患儿采集咽拭子、脑脊液、血液及其他体液做细菌培养。结果 共获痰标本 12 5 6 0份 ,其他体液、分泌物等共 84 94份 ,其中脑脊液 888份。 ( 1)培养流感嗜血杆菌阳性 4 2 0株 ( 4 2 0个病例 )。 2 0 0 0、2 0 0 1、2 0 0 2年分别为 10 1株、173株和 14 6株。 ( 2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同时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病例有 172例 ( 4 0 1% ) ,支原体和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各占混合感染组中的 2 5 0 %。 ( 3) 4 2 0例病例中 ,<6个月患儿占 2 2 9% ,~ 12个月龄患儿占 2 0 2 % ,~ 3岁患儿占 2 7 4 % ,~ 5岁患儿占 15 7% ,≥ 5岁患儿为 13 8%。 ( 4 ) 3年药敏平均耐药率结果 :氨苄西林为 13 6 % ,头孢唑林、头孢克洛、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分别为 16 1%、7 7%和 4 0 % ,氯霉素的耐药率为 5 9%。 2 0 0 1和 2 0 0 2两年药敏平均耐药率结果 :氨苄西林 /舒巴坦的耐药率为 13 2 % ,环丙沙星耐药率为 0 9%。 2 0 0 2的药敏结果显示 ,阿奇霉素的耐药率仅为 0 8%  相似文献   
105.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素清  朱启镕 《肝脏》2005,10(2):155-157
自1977年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首次用于治疗HBsAg阳性患者后,HBIG作为被动免疫制剂被广泛应用于保护急性暴露或易受感染者、预防慢性乙型肝炎伴肝硬化行肝移植者术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感染,或作为联合被动主动免疫中的被动免疫制剂,用于保护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阻断母婴传播。一、HBIG的应用(一)急性暴露者和易受感染者的应用早期报道,血液透析患者使用HBIG500U次,透析当日及间隔2个月共注射2次,其保护率高达80%。Palmovic[1]报道56例医护人员被意外HBsAg和(或)HBeAg污染针刺感染,3d内肌肉注射HBIG0.06ml kg,1个…  相似文献   
106.
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变异株感染临床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在我国是感染HBV的主要途径。围产期或幼龄期感染后90%以上将发展成HBV慢性携带者。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可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但对于HBV慢性携带者母亲的婴儿尽管接受主动免疫或被动-主动联合免疫,仍有5%~15%免疫失败。1990年Carman等[1]首先报道疫苗诱导的HBV变异株,HBVS区“a”决定簇145位甘氨酸被精氨酸取代而使变异株不能被抗HBs中和[1]。以后发现其他与乙肝疫苗免疫失败有关的“a”决定簇变异,位于144、129、126等氨基酸残基[24]。我们分析了106例免疫失败儿童中S区…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从细胞因子水平初步探讨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联合乙肝疫苗对宫内HBV感染携带儿童的疗效机制。方法采用ELISA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12例GM—CSF联合乙肝疫苗治疗后儿童、6例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治疗后儿童及9例未治疗的宫内感染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PHA LPS、HBsAg及无刺激物时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IL)-4分泌及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M-CSF联合乙肝疫苗治疗儿童γ-干扰素自发分泌显著增加(P=0.017),HBIG联合乙肝疫苗治疗儿童IL-4 mRNA转录显著降低(P=0.002)。结论GM—CSF联合乙肝疫苗治疗宫内感染HBV慢性携带儿童时HBV受抑制可能与γ-干扰素产生增多有关,HBIG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时IL-4转录受抑不影响HBV复制,提示慢性HBV感染治疗应以增强Th1应答为主。  相似文献   
108.
儿童安全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染性疾病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疾病,也是儿童致死的主要原因,据WHO和国际儿童基金会报告,全球每年有108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疾病与损伤是直接的死因~([1-2]).尽管在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儿童腹泻和肺炎是最常见的死因~([3]),但是不恰当的治疗可使本可治愈的疾病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09.
重视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根据2000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艾滋病基金会报道,乙型病毒性肝炎列世界传染病死亡数第七位。20世纪80年代初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疫苗问世以来,国内外大量的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10.
为了保障儿童健康必须重视推广预防接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预防接种是控制与预防疾病的最有效措施,自1796年美国的爱德华·詹纳(Edward Jenner)发明第一种用于人类接种来预防天花的牛痘疫苗,已在20世纪成功地在全球消灭了可怕的天花流行[1]。近50年来,多种用于预防细菌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