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48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9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氟尿嘧啶免疫聚乳酸纳米微粒抗肿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载氟尿嘧啶(5-FU)免疫聚乳酸(PEA)纳米微粒(NPs),观察其对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鼠人胃癌移植模型的治疗效应。方法超声乳化法合成的载5-FU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纳米微粒,建立SCID鼠人胃癌移植肿瘤模型,观察药物对高表达VEGF胃癌移植肿瘤模型的治疗效应及其不良反应。结果空白对照组、未载药空纳米微粒组、5-FU组(20mg/kg)、抗VEGF单克隆抗体-未载药空纳米微粒组、抗VEGF单克隆抗体组、载5-FU纳米微粒组、5-FU(20mg/kg)加抗VEGF单克隆抗体组及抗VEGF单克隆抗体-载5-FU纳米微粒组(20mg/kg)的抑瘤率分别为0、6.61%、24.26%、27.94%、35.29%、37.50%、39.71%和52.21%,且载5-FU的抗VEGF单克隆抗体纳米微粒组和未载药纳米微粒组的血白细胞数量及肝肾功能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含5-FU原药组血白细胞数量较空白对照组和抗VEGF单克隆抗体-载5-FU纳米微粒组下降34.43%和37.38%(P〈0.05):而肝转氨酶升高93.17%和66.56%。治疗组与对照组癌细胞凋亡指数相比,以抗VEGF单克隆抗体.载5-FU纳米微粒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抗VEGF抗体的实验组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含5-FU药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载5-FU抗VEGF单克隆抗体纳米微粒可提高5-FU的抑瘤率,并通过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增加疗效,有效降低5-FU的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损害作用.是一种安全的新型药物纳米级靶向制剂。  相似文献   
62.
肝癌患者周围血白蛋白mRNA检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肝细胞性肝癌(HCC)预后差,唯有在HCC转移前行手术切除才为其最佳的治疗选择,而用形态学方法找血中极其微量的HCC细胞是非常困难的。为了更好确定周围血中HCC细胞。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了21例HCC患者和22例对照者的周围血白蛋白mRNA。结果发现晚期HCC患者阳性率高,且与临床分期有关,有肺或门静脉累及者的阳性率较无肝外转移者高(P=0.0032);血清甲胎蛋白(AFP)<200μg/L和>200μg/L的HCC患者阳性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该方法对HCC早期微小转移有预示的可能,对HCC患者预后的评估方面起一定的作用,尤其对血清AFP阴性或低值的HCC患者能起到补充诊断。  相似文献   
63.
野生型p53基因对胃癌细胞生长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确认存在 p5 3基因突变和端粒酶阳性的胃癌细胞体外培养的条件下 ,观察野生型 p5 3基因转染对胃癌细胞生长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探讨二者变化的关系 ,同时观察野生型 p5 3基因转染对胃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并分析细胞动力学改变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 ,从而探讨野生型p5 3基因转染影响胃癌细胞生长的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细胞 :中分化的人胃腺癌转移细胞SGC790 1细胞株由中山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2 .真核表达载体PCEP4 /p5 3、PCEP4 的扩增 ,纯化和酶切鉴定。3.基因转染 :胃癌SGC790 1细胞株用含 15 %…  相似文献   
64.
答案1B2D3B4B5D6D7C8D9C10A11E12B13C14D15C16D17B18D19C20D21D22A23B24E25E题解1.钠水过量潴留为肝硬化腹水形成根本原理,而门脉压力增高,低...  相似文献   
65.
醋酸奥曲肽(Octreotide acetate)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类似生长抑素作用的八肽。最近,经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类癌,即分泌具有血管活性的肠肽瘤(VIPomas)。作用人体生长抑放素是由14个氨基酸组成的,半减期大约为1~3分钟,必须采用持续静脉输注。奥曲肽既保留了生长抑素分子中最基本的部分,而且还有2个能遏阻血清肽酶降解的D-氨基酸。其半减期约1.5小时,可经皮下注射。临床试验 25例恶性类癌患者,奥曲肽150μg,一天3次皮下注射,有22例(88%)面红和腹泻症状迅速缓解,少数肝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66.
为了观察和评价晚期胰腺癌持续腹腔动脉插管化疗效果,对7例晚期胰腺癌患者行腹腔动脉插管并留置,6例采用THPADM+HCPT+CF/5Fu方案,另1例采用Gemcitabine+CF/5Fu方案,持续滴注4d。结果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3例,无变化2例,进展1例,有效率为57.1%(4/7),临床受益疗效71.4%(5/7)。2例已死亡,5例生存,中位生存期5个月。结果表明持续腹腔动脉插管化疗对晚期胰腺癌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 (ATRA)、5 FU单用和合用对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及其抗癌作用。【方法】A TRA、5 FU单用和合用处理体外培养的胃癌MGC 80 3细胞和荷胃癌裸鼠 ,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 ,测量裸鼠用药前后的瘤体积 ,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测定端粒酶活性。【结果】随着ATRA、5 FU浓度增高 ,作用时间延长 ,胃癌细胞活力逐渐下降。40 μmol/LATRA组、5 μmol/L 5 FU组和合用组 (AF组 ,40 μmol/LATRA加 5 μmol/L 5 FU)处理胃癌细胞 3d细胞活力分别为 46 %、47%和 8% (P <0 0 1) ,端粒酶活性分别为 45 7% (P <0 0 1)、10 0 %和 46 1% (P <0 0 1)。用药后ATRA组、合用组 (AF组 )瘤体积显著小于溶剂对照组 (不加药 ) ,5 FU组瘤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 ,用药后ATRA组、5 FU组、合用组端粒酶活性分别为 6 1%、10 0 %和 6 3 %。【结论】ATRA、5 FU在体外、体内均能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 ,二者合用对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生长有协同抑制作用。抑制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可能是ATRA抗肿瘤效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8.
慢性胰腺炎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兆华 《新医学》2007,38(3):155-156
1 引言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的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对症治疗和防治并发症.治疗的措施取决于胰腺病变的程度和阶段.戒酒和处理胆道疾病是主要的去除病因方法.  相似文献   
69.
【目的】评价抗菌药物辅助治疗活动期中、重度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对有关抗菌药物辅助治疗活动期中、重度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抗菌药物辅助治疗的有效率比安慰剂高 9%~2 8%,平均高 18%,效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0 1)。【结论】抗菌药物辅助治疗活动期中、重度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0.
与抗生素有关的假膜性结肠炎(AAPMC)的复发率可达14%。本文报告应用万古霉素和Cholestipol合并治疗此种病例。病人11名,经内窥镜检查及组织培养或非连续性对流免疫电泳检出难辨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毒素而诊断为AAPMC。11名病人中7名经活捡证实。所有病人均口服万古霉素10~14天,开始剂量为每天0.5~2g,在24~90小时之内腹泻迅速减少,最后完全停止。可检出的毒素减少,内窥镜检查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