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目的  研究不同空腹甘油三酯血糖(triglyceride glucose index,TyG)指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及臂踝脉搏波速度(brachia-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情况,探讨TyG指数与ba-PWV的相关性。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66例。根据TyG指数分为低、中、高3组,比较不同组间的动态血压及ba-PWV差异,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ba-PWV的影响因素。  结果  随着TyG指数组别级数越大,患者中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的比率越高,BMI平均值越大,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及空腹血糖水平也逐渐升高。TyG指数高组24小时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高于低组[(132.3±14.8)mm Hg vs. (127.0±14.9)mm Hg, P=0.003;(81.1±11.8)mm Hg vs. (77.8±11.5)mm Hg,P=0.038],TyG指数高组24 h平均心率显著高于低组(P=0.002)。TyG指数高组ba-PWV显著高于低组[(1 734.6±908.1) cm/s vs. (1 560.2±312.5) cm/s,P=0.02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24小时平均收缩压及TyG指数是ba-PWV的影响因素。  结论  TyG指数与血压、心率和ba-PWV正相关。TyG指数可在临床实践中用于预测动脉硬化情况。   相似文献   
82.
背景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证实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可以比单一的血脂指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比值更好地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关于TG/HDL-C比值在高血压人群中评估动脉硬化的临床研究较少,不同TG/HDL-C比值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特点的研究也较少。目的分析不同空腹TG/HDL-C比值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动态血压及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情况,并探讨TG/HDL-C比值与ba-PWV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科病房的439例(18~80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既往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吸烟史、饮酒史)等资料,测量患者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I);测定患者血肌酐、总胆固醇、TG、LDL-C、HDL-C、血尿酸、空腹血糖,并计算TG/HDL-C比值;患者在住院期间均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收集24 h、日间及夜间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和平均心率。计算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夜间下降率并记录勺形血压波形,所有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采用ba-PWV进行评估。根据TG/HDL-C比值将患者等分为低分位组(n=219)及高分位组(n=220),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有无差异,并利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讨ba-PWV的影响因素。结果高分位组男性比例、BMI、高脂血症史比例、吸烟史比例、血肌酐水平、总胆固醇水平、TG水平、血尿酸水平、空腹血糖水平高于低分位组,年龄、HDL-C水平低于低分位组(P<0.05)。高分位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心率、ba-PWV高于低分位组,收缩压夜间下降率、勺型血压比例低于低分位组(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12.35,95%CI(10.307,14.401)〕、空腹血糖〔β=20.69,95%CI(1.532,39.854)〕、TG/HDL-C比值〔β=20.99,95%CI(6.176,35.810)〕、24 h平均收缩压〔β=7.57,95%CI(5.656,9.493)〕是ba-PWV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TG/HDL-C比值高分位组24 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低分位组,且TG/HDL-C比值与ba-PWV独立相关,因此监测TG/HDL-C比值有助于早期发现动脉硬化和血压升高,促进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全面管理。  相似文献   
83.
曾荣  金勋杰  孙欣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3):4732-4733
目的:探讨椎弓根复位固定系统与螺纹状椎间融合器(threaded fusioncase,TFC)联合应用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临床按以上术式共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病例38例,术后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理疗等康复治疗,对JOA评分好转率、滑脱率、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病例平均随访10.5个月,平均JOA评分好转率为81.5%。优良率86.8%,术前滑脱率(38.8&;#177;9.7)%,术后滑脱率(9.4&;#177;4.0)%,最终随访时滑脱率(9.1&;#177;3.9)%,术后与术前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7,P&;lt;0.01)。术前平均椎间隙高度(5.1&;#177;0.9)mm。术后为(9.8&;#177;1.0)mm,最终随访时为(9.3&;#177;0.9)mm,术后与术前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7,P&;lt;0.01),植骨融合率为100%。无内置物断裂、移位情况。结论:该术式能充分进行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椎体间复位,固定较牢固,融合率较高,并发症较少,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的方法。康复治疗对减轻患者术后腰痛及减少神经症状复发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对急性分离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电压门控Na^+通道调控的电生理机制。方法 采用标准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L-1β对急性分离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电压门控Na^+电流的变化。结果 ①IL-1β可逆性抑制Na’电流,并呈IL-1β浓度依赖性;IL-1的受体拮抗剂阻断此种作用;②IL-1β能够轻度改变峰电流的I-V曲线,并在最大激活电流区间延缓电流开放的速度;③IL-1β加快电流失活;④IL-1β降低Na^+电流复活,尤其在复活的早期作用显著;⑤GDP可促进IL-1β对Na^+电流的抑制作用。结论 IL-1β通过IL-1R/G蛋白/Na^+通道途径调节Na^+通道的活性,通过延缓通道开放和复活,加速其失活,使得通道开放时间缩短,构成对Na^+电流的抑制,导致Na^+内流减少。这可能就是IL-1β神经保护作用的电生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对诊室血压正常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调查曾有血压升高病史者高血压的患病率,分析高血压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门诊就诊的232例曾有1次诊室血压升高病史而本次就诊时诊室血压正常的未行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成人,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及生化检查.分析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家族史、血压水平、体质指数、心率、血清肌酐、空腹血糖、血脂及尿酸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 曾有血压升高病史诊室血压正常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8.3%,男性患病率为58.3%,高于女性的41.2%(x2=6.634,P=0.010).正常血压组和正常高值血压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0.0%和50.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08,P=0.008);随着血压水平升高,高血压的患病率有增加趋势(x2趋势=6.978,P=0.008).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平均偶测舒张压、心率、血清肌酐和空腹血糖水平是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论 曾有血压升高病史本次诊室血压正常患者的患病率为48.3%,男性多发,随着偶测血压级别升高高血压的患病率有增加趋势,吸烟、心率、舒张压、血清肌酐和空腹血糖水平与高血压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86.
目的了解高原冬泳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与普通对照人群进行对比研究,明确冬泳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在云南昭通昭阳区(海拔1900米),选择年龄26~65岁,坚持冬泳2年以上的冬泳爱好者67例作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同地区,同年龄段健康体检人群65例对照,测量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冬泳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平均值18.68,对照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平均值14.07,两组比较t=2.9177,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冬泳人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对照人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长期冬泳的应激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7.
背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后放不放引流管还有争议。目的:探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后伤口不放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92例患者按入院次序编号随机均分为单号组和双号组。单号组患者置换后放置引流管(全部为静脉输血管);双号组患者置换后不放置引流管。通过对比两组换药次数、大腿周径变化、疼痛评分、住院时间、红细胞比容下降程度、输血量多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来评价放不放引流管效果。结果与结论:在大腿周径变化、疼痛评分、住院时间、红细胞比容下降程度、输血量多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在换药次数方面,不放置引流管患者明显少于放置引流管患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后不放置引流管较放置引流管效果好。  相似文献   
88.
背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后放不放引流管还有争议。目的:探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后伤口不放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92例患者按入院次序编号随机均分为单号组和双号组。单号组患者置换后放置引流管(全部为静脉输血管);双号组患者置换后不放置引流管。通过对比两组换药次数、大腿周径变化、疼痛评分、住院时间、红细胞比容下降程度、输血量多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来评价放不放引流管效果。结果与结论:在大腿周径变化、疼痛评分、住院时间、红细胞比容下降程度、输血量多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在换药次数方面,不放置引流管患者明显少于放置引流管患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后不放置引流管较放置引流管效果好。  相似文献   
89.
@@@@目的:评价66株白念珠菌对三唑类药物的体外敏感性和拖尾现象。方法:参照CLSI的M27-A3方法进行,检测分离自不同部位的66株白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的体外敏感性和拖尾现象,应用肉眼观察和酶标仪读取MIC结果。结果:依据判读折点,对氟康唑敏感菌株63株,剂量依赖3株,MIC几何均值为0.59μg?mL,对伊曲康唑敏感39株,剂量依赖25株,耐药2株,MIC几何均值为0.156μg?mL,对伏立康唑敏感65株,剂量依赖1株,MIC几何均值为0.059μg?mL。3种药物表现不同程度的拖尾现象,分光光度法读取吸光值可清晰反映出MIC值、菌量变化及拖尾现象。结论:拖尾现象是三唑类药物体外抗真菌敏感性检测的常见现象,分光光度法可以客观、直接地观察体外MIC结果及拖尾现象。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Dectin-1受体在源于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的巨噬细胞样细胞吞噬白念珠菌中的作用。方法以THP-1巨噬细胞样细胞为靶细胞,siRNA靶向下调Dectin-1受体表达,并与热灭活白念珠菌共培养,通过荧光显微镜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白念珠菌的吞噬作用。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细胞转染siRNA-Dectin-1后,Dectin-1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26.163,P〈0.001)。显微镜观察转染siRNA-Dectin-1和siRNA无义片段(NC)的THP-1巨噬细胞样细胞与白念珠菌共培养1、2、4h吞噬率分别为17.5%和22.1%、18.6%和24.3%、39.2%和59.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吞噬≥3个菌的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2%比4.7%、2.5%比5.4%、5.1%比8.3%,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THP-1巨噬细胞样细胞与带有荧光的白念珠菌共培养30min、1h、2h、4h后,转染siRNA-Dectin-1组较转染siRNA-NC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降低,分别为36.8和45.7、54.3和62.4、72.1和84.9、93.6和116.7,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ctin-1受体在巨噬细胞吞噬白念珠菌的效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