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甲壳素生物敷料对各种创面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甲壳素生物敷料对临床上各种常见创面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浅Ⅱ°深Ⅱ°烧伤创面、头皮刃厚皮供皮区创面、慢性溃疡创面及外科手术后所产生的新鲜、无感染的切口创面共4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行自身对照,选择自身相应部位、相似深度创面作对照,慢性溃疡创面以治疗前的病情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浅Ⅱ°深Ⅱ°烧伤创面、头皮刃厚皮供皮区创面、慢性溃疡创面愈合速度加快,愈合时间缩短,疗效明显.对外科手术后所产生的新鲜、无感染的切口创面也有疗效.未观察到与使用甲壳素生物敷料有关的全身系统异常变化和不良反应.结论:甲壳素生物敷料是对临床各种常见创面有效、安全的治疗制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以提高内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显微操作下行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378例,统计早期失用率并对手术前后平均收缩压、红细胞计数及HCT、血小板计数等进行分析.结果 378例中早期失用24例,失用率为6.35%.红细胞计数及HCT、血小板计数等对内瘘通畅无影响:平均收缩压低于140 mmHg水平对早期通畅影响较大.结论 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术早期疗效较好,其早期疗效与平均收缩压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以提高内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显微操作下行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378例,统计早期失用率并对手术前后平均收缩压、红细胞计数及HCT、血小板计数等进行分析.结果 378例中早期失用24例,失用率为6.35%.红细胞计数及HCT、血小板计数等对内瘘通畅无影响:平均收缩压低于140 mmHg水平对早期通畅影响较大.结论 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术早期疗效较好,其早期疗效与平均收缩压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对M0型巨噬细胞极化、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为瘢痕疙瘩治疗的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外科手术患者瘢痕疙瘩5例或正常皮肤组织3例石蜡标本分离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并与佛波酯诱导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窦癌根治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0例胃窦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术后复发情况与十二指肠断端有无癌细胞残存密切相关。幽门下切除十二指肠<3 cm时,癌细胞残存达31.2%;切除十二指肠≥3 cm时,十二指肠切除断端无癌细胞残存。结论行胃窦癌根治术时,切除十二指肠尽可能≥3 cm。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淋巴结清扫、术后辅以化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导致前臂自体血管内瘘术早期失用的因素,为提高内瘘手术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手术407例,统计早期失用率并观察对比早期失用组和早期通畅组患者基础疾病、手术前后一周平均收缩压水平、红细胞计数及HCT、血小板计数、确诊尿毒症到手术之间的时间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7例患者早期失用组24例,失用率为5.60%.没发现糖尿病肾病等对内瘘早期失用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HCT)以及确诊尿毒症距手术的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收缩压水平对早期失有影响,表现为收缩压水平低于140 mmHg组早期失用率较高.[结论]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自体血管内瘘术早期失用率较低,其早期失用与平均收缩压水平有关.未发现糖尿病等因素对早期通畅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以提高内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显微操作下行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378例,统计早期失用率并对手术前后平均收缩压、红细胞计数及HCT、血小板计数等进行分析.结果 378例中早期失用24例,失用率为6.35%.红细胞计数及HCT、血小板计数等对内瘘通畅无影响:平均收缩压低于140 mmHg水平对早期通畅影响较大.结论 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术早期疗效较好,其早期疗效与平均收缩压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瘫儿童腰椎发育及稳定性特点。方法:对189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及48例对照组儿童进行腰椎X线对比分析,观察腰椎发育及畸形情况,测量腰骶关节倾斜度,侧位腰椎前凸角(侧位腰椎Cobb角)、弓顶距离及前凸指数等,以及侧位过伸过屈动力位胸腰段(T12-L1、L1-L2)、腰骶段(L4-L5、L5-S1)椎体相对位移(Posner指数)等指标。结果:痉挛型脑瘫儿童腰椎发育不良及畸形发生率、腰骶关节倾斜度、侧位腰椎Cobb角、弓顶距离及前凸指数,以及腰骶段(L4-L5、L5-S1)Posner指数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胸腰段(T12-L1、L1—L2)Posner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痉挛型脑瘫儿童腰椎存在不稳因素,发育不良,畸形等发生率较普通儿童高,上腰段(T12-L2)较下腰段(L4-S1)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者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行SPR术治疗的30例脑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患者术后10年以上的肌张力、肌力、下肢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相关术后远期影响。结果:30例患者中肌力改善并长期维持30人。肌张力下降至正常或2级并长期维持30人。尖足、踝阵挛、交叉腿消失并长期维持30人。膝反射亢进消除30人,babinski征转阴率56.7%。下肢功能系列改善率100%,14例术前有残余尿,术后12例残尿消失,长期无复发。复查腰椎X光片22例,其中1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腰椎改变。结论:SPR可长期有效的解除痉挛性脑性瘫痪异常增高的肌张力和踝阵挛、尖足、交叉腿现象,病理征现象并能一直维持,结合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瘤采用自制扣环摘除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40例,采用自制扣环摘除术治疗,与同期行传统方法摘除乳腺纤维瘤的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定位、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纤维瘤采用自制扣环摘除易于定位和固定,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量及缩短了切口长度,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