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姜傥  曾智杰  高玲 《中国医院》2006,10(6):10-12
目的探索样本条码化管理在临床实验室流程重新设计与再造中的作用,以达到科学、有序、高效管理临床实验室的目的.方法以临床实验室为模板,对实验流程的关键流程和节点进行剖析,并采用条形码技术对样本进行有序管理,完成从样本采集、标识、分类、传送、分析,到结果审核、报告查询等实验室的一系列操作,开展以样本为中心的实验室流程重新设计与再造.结果在对影响临床实验室工作开展的关键流程和节点进行诊断、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改革措施和方案,尤其是采用条形码技术对样本进行管理,开发分析仪器的双向、三向通讯功能,简化了工作流程,使实验室管理在样本检验质量、效率、服务等多个方面获得了显著改善.结论临床实验室的流程设计与再造使得实验室管理从职能为中心的传统形态转变为以流程为中心、为导向的管理模式.条形码技术的应用,可对样本实现全程管理,改善实验室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使实验室管理明显优化.  相似文献   
22.
MEIA法定量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体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美国 Abbott公司生产的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及其原装试剂,对190例患者血清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抗体。结果: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定量在不同的表达模式中的有不同的临床意义。结论:定量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体的含量,为临床治疗提供快捷、灵敏的疗效监测指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
目的:用乳胶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Ⅳ型胶原蛋白(typeⅣcollagen,Ⅳ-C),探讨Ⅳ-C及其他肝功能指标变化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18例肝病患者,其中乙肝病毒感染者73例,其中肝功能试验正常组43例,肝功能试验不正常组30例,肝硬化19例与肝癌26例,以及20例正常人血清,检测血清Ⅳ-C浓度,同时测定其他肝功能指标。结果:肝功能试验不正常组、肝硬化及肝癌患者血清Ⅳ-C均升高(P<0.01),而且在各疾病组之间Ⅳ-C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乙肝病毒感染者,只要肝功能试验正常,Ⅳ-C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肝功不正常的乙肝病毒感染组、肝硬化与肝癌组患者血清GGT升高。在肝硬化患者中肝功指标的敏感性比Ⅳ-C敏感性低。结论:监测血清Ⅳ-C浓度及肝功能指标的测定对反映肝脏病变程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Ⅳ-C对慢性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4.
临床实验室管理中的流程设计与再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民对卫生、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医疗市场的宏观调控、人口老龄化、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等形势的发展,对临床实验室的要求日益提高,目前实验室应重点关注如何把握未来、寻求发展。  相似文献   
25.
肝移植术后他克莫司等三联免疫抑制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他克莫司(FK506) 霉酚酸酯(MMF) 泼尼松(Pred)三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肝移植术后应用环孢素A(CsA) MMF Pred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治疗的20例患者和应用FK506 MMF Pred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治疗的25例患者进行比较,临床观察12个月.结果:FK506 MMF Pred组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及毒性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sA MMF Pred组,2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移植术后FK506 MMF Pred三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HBV PreS1-Ag)与HBV-DNA和HBV表面标志物(HBV-M)以及转氨酶之间的关系。方法从临床检测HBV-M的标本中筛出HBV阳性病例150例,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前S1抗原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标本HBV-DNA,并与25例HBsAb(+)和5例HBV-M全阴性血清进行比较,同时采用酶法检测所有血清标本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HBV-DNA和HBV PreS1-Ag在HbeAg(+)组中检出率分别为100%和90.1%,在HbsAg(+)+HbeAb(+)+HbcAb(+)组中检出率为48.1%和40%。在HbsAg(+)+HbcAb(+)和单纯HbsAg(+)两组中,HBV-DNA与前S1抗原仍有一定检出率。HBV PreS1-Ag(+)组中,ALT与AST异常率分别占54.3%和46.7%。结论HBV-DNA检测为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最灵敏、特异的方法,乙肝前S1抗原检测成本低廉,与HBV-DNA的符合度较高,是对乙肝"两对半"和HBV-DNA测定的重要补充和加强,适合在没有条件开展HBV-DNA定量的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和游离与总前列腺特异抗原比值(FPSAR)对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使用雅培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方法(MEIA)检测41例正常人和经临床确诊的49例PCa和124例BPH患者血清中的T-PSA、f-PSA,并计算FPSAR。结果:在49例PCa和124例BPH患者中,PCa组和BPH组的T-PSA、f-PSA、FPSAR均有显著差异(P<0.01),但有5例PCa和46例BPH患者当PSA介于4-10μg/L时,位于诊断灰色区域,此PCa组和BPH组的T-PSA、f-PSA无显著差异(P>0.05),但FPSAR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在诊断灰色区域内的患者FPSAR因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有助于PCa与BPH的鉴别诊断。若将T-PSA≥20ug/L、f-PSA≥5μg/L、FPSAR<0.1作为PCa的诊断标准,则诊断的特异性高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血浆高半胱氨酸(Hcy)在肾脏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患中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DNA基因型别分析等技术,对50例晚期肾脏病患者及肾移植受者进行了Hcy水平、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分布测定及相关分析,并与肾病综合征患者及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1)受检人群中Hcy水平较正常人及肾病综合征患者组明显升高;(2)受检人群中MTHFR的TT突变机率较正常人及肾病综合征组明显升高;(3)TT基因型与Hcy水平升高及心血管疾患的发生机率密切相关。结论 血浆中的Hcy可能是晚期肾脏病患者和肾移植受者体内的一种重要毒性物质。受检人群中MTHFR的高频率TT突变可能与血浆Hcy的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29.
研究发现,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不易受体内、体外因素干扰[1,2];能更早期地反映出肾小球滤过率(GFR)的降低[1,2];对儿童GFR的变化反应敏感[3].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比Scr能更好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理想指标.然而CysC只是近几年才应用于临床,目前尚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长时间的临床验证,严重地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实际应用.因此,需要建立Scr和CysC两者的平行分析,使其互为参照,为临床提供诊断信息,共同发挥各自的优势.  相似文献   
30.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简称LIS),主要由硬件部分、操作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应用软件四个部分等组成。每个部分又由多个组成部分协同动作,构成了可运行的LIS系统。硬件部分主要为电脑服务器、电脑工作站、打印机、条码打印机、条码扫描器等外部设备。操作系统(Oper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