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高龄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影响生存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单纯接受手术治疗的7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方式、并发症、术后生存率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91例7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接受了外科治疗,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接受了全肺切除、肺叶切除等不同术式的手术治疗,术后未经放疗及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术切除率96%,手术病死率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随访率97%。手术后1,2,5年生存率分别为84%,60%,42%。高龄肺癌的术后生存期与,临床分期相关。结论:年龄不是高龄肺癌手术的禁忌证,病理分期是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对高龄肺癌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积极开展以外科为主的治疗,以获得较高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92.
目的系统评价左侧胸骨旁切口,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福尔马林保存成人尸体6具,模拟不同平面的上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从显露效果、美容效果和损伤程度三方面对该切口进行评价。结果左侧胸骨旁切口的皮肤切口较为隐蔽,长度较短,美容效果较好;由于术野较小,损伤结构不多,损伤较小;合理选择切口水平,左心各结构可依次被显露。结论左侧胸骨旁切口是一种较美观、损伤小的小切口,该切口对心脏左侧各结构,如肺动脉干、肺动脉瓣、右室流出道、左冠状动脉主干等可依次显露,对心脏右侧各结构显露不佳。  相似文献   
93.
胸部手术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对预后的影响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胸部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与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90例符合入选标准行胸部手术非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术后血糖值分为3组A组血糖值为3.9~6.10mmol/L;B组6.11~12.22mmol/L;C组>12.22mmol/L。观察3组患者术后伤口、泌尿系及肺部感染、脏器功能衰竭及病死率情况。结果随着血糖值的逐渐升高,患者手术后各种并发症显著增加(P<0.05),且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7、0.984、0.977、0.872、0.864。结论应激性高血糖可能是胸部手术后各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术后监护及血糖控制,可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4.
小切口在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采用左腋下小切口行动脉导管未闭 (PDA )结扎术对病人的影响。方法 :分析 94例因PDA而行动脉导管结扎术的临床资料 ,分别采用传统的左后外侧切口 ( 5 5例 )和左腋下小切口 ( 39例 )。结果 :与左后外侧切口相比 ,左腋下小切口住院时间和费用分别比同期降低 2 5 %和 2 0 %。两组病人均无手术死亡和并发症。结论 :左腋下小切口行PDA结扎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美观及住院手术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5.
急诊室剖胸术救治21例心脏穿透伤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总结急诊室剖胸术救治心脏穿透伤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1例被施行急诊室剖胸术进行救治的心脏穿透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20例,一例因合并室间隔及三尖瓣损伤死亡。死亡比为4.8%。结论急诊室剖胸术在救治心脏穿透伤,尤其是濒死型心脏穿透伤患者时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6.
胸壁小切口对二尖瓣显露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胸壁小切口对二尖瓣显露的效果。方法:在12具成人尸体上模拟上半部分胸骨切口、下半部分胸骨切口以及胸骨旁切口,观察在胸壁切口中经心脏自身切口对二尖瓣的是露效果。结果:上半部分胸骨切口中移植切口对二尖瓣的显露效果最佳;下半部分胸骨切口中经房间隔切口、右侧左心房切口可容易地显露二关瓣;胸骨旁切口中右侧左心房切口对二尖瓣显露最佳。结论:二尖瓣的显露效果由胸壁小切口和心脏自身切口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97.
彭丽君  曾伟生  乔贵宾 《广东医学》2007,28(9):1434-1434
患者,男,75岁.吞咽不畅,胸骨后沉重及阻塞感50年.自诉50年前感胸骨后有轻度阻塞感,饮水后减轻,偶有进食后呕吐,50年来症状反复,无明显加重,未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发生胸主动脉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10年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胸外科收治的食管癌病人术后发生胸主动脉瘘的资料,分析胸主动脉瘘发生的部位及发生原因。结果:食管癌术后出现胸主动脉瘘6例。其中有1例发生在术后13天,5例发生在术后第21~35天。胸主动脉瘘的发生部位:近吻合口处2例,近闭合口 处2例,胸主动脉表面胃体悬吊处1例,胃体中部与主动脉粘连处1例。4例行开胸探查,2例术中大出血死亡,2例术中成功止血,其中1例术后并发感染、肾功能衰竭于术后第10天死亡,2例行保守治疗均死亡。结论:随着吻合器、直线切割器、医用OB胶等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食管癌术后发生胸主动脉瘘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术中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胸主动脉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
左心室壁瘤折叠手术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导致冠状动脉旁路术后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统计1995年6月至2005年12月在我科接受冠状动脉旁路术的121例患者,回顾分析其中12例出现精神障碍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出现精神障碍可能的原因,并介绍相关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全组除1例因低心排综合征死亡外,无患者因精神障碍死亡;冠状动脉旁路术后发生精神障碍者多为高龄、术前心功能差、病变重和伴发疾病多者。结论:冠状动脉旁路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是包括生理功能、环境和心理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