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总结了1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认为预防并发症要点在于:胆瘘的观察和护理,胰瘘的观察和护理,出血的观察和护理,腹腔感染的观察和护理,伤口裂开的预防护理,预防肺部感染,预防肠粘连,预防二重感染以及支持疗法和饮食护理。  相似文献   
42.
43.
低龄未婚先孕者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心理护理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人工流产过程中对低龄未婚先孕者的影响,为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意义的参考资料。方法对64例低龄妊娠患者在人工流产手术前、中、后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与64例对照患者进行比较,评价其焦虑和疼痛状况,血压和心率两项生理指标,并比较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结果干预组焦虑(P〈0.001)和疼痛(P〈0.05)得到显著缓解,干预组术中血压和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RAA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手术时间缩短,患者出血状况得到改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低龄未婚先孕人工流产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结、癌组织免疫细胞构成。方法20例健康志愿者及40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18例乳腺癌患者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及40例乳腺癌肿瘤组织细胞悬液用于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其单个核细胞群中CD3+、CD4+、CD8+、CD19+、CD56+细胞百分比及CD34-Lin- HLA-DR+细胞群中细胞CD11c+ CD123- (pDC1)、CD11c-CD123+( pDC2)百分比,计算 CD4/CD8比值以及DC1/DC2比值。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19+、CD56+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C1/pDC2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亚群构成为:CD3+(54.5±6.8)%、CD4+(37.8±4.9)%、CD8+(13.1±5.5)%、CD19+(5.9±3.4)%、CD56+(1.9±0.4)%、CD4/CD8为(3.6±1.3),DC1/DC2为(3.6±1.3)%。无法取得正常组织中的值,未作对照分析。瘤组织中CD3+(62.4±17.5)%、CD4+ (32.0±8.2)%、CD8+(26.9±10.5)%、CD4/CD8(1.3±0.4)、CD19+(2.2±2.0)%、CD56+(2.3±1.6)%,DC数不足以分析。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结、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构成,与对照组比较表现为抗肿瘤特征,循环中pDC1/pDC2比值减低可能与DC1在引流淋巴结中分布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45.
目的总结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病人的临床资料及重点护理内容。结果本组除1例病人因家属放弃治疗、入院后2d死亡,另1例自动出院外,其余5例手术治疗,2例保守治疗,休克均得以纠正,经治愈出院。结论及时补充血容量、控制体温、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心理护理、做好管道的护理对于保证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系统评价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已发表的有关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ACI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剔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参照改良Jadad评分标准,评估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随机对照试验共10个,研究对象共1 147例。全部纳入的10篇文献中,6篇文献观察分析了治疗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均可提取有效数据;7篇文献观察分析了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均可提取有效数据;5篇文献观察了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均可提取有效数据。将全部主要结局指标数据录入后,经Meta分析结果显示,较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  相似文献   
47.
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入选的91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同步放化疗治疗组46例,采用IP方案化疗3个周期,21 d为1个周期,化疗第1天开始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总剂量为60~70 Gy,疗程为6~7周;单纯化疗组45例,予以IP方案化疗3个周期,21 d为1个周期。疗程结束后评价并比较以上两组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同步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与单纯化疗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同步放化疗治疗组毒副作用与单纯化疗组相比,发生率虽然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明显的近期疗效,并且患者的耐受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48.
内镜下高频电切除结肠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切除结肠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38例在电子肠镜下行高频电切术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有针对性的护理与配合方法。结果238例行息肉切除术患者术程顺利,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护士进行正确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观察和护理是内镜下高频电切除结肠息肉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连花清瘟颗粒体内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药效作用。【方法】采用BALB/c小鼠RSV感染模型,通过观察小鼠体质量变化、肺病毒滴度、肺内炎症因子m RNA表达及肺组织病理变化评价药物的体内抗病毒药效。【结果】连花清瘟颗粒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RSV感染小鼠肺内病毒滴度(P0.05)。连花清瘟高、低剂量组可显著降低RSV感染小鼠肺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βm RNA的表达量(P0.01);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连花清瘟颗粒高、低各剂量组均可以缓解病毒所致肺组织病理性炎症。【结论】连花清瘟颗粒可有效抑制RSV感染小鼠肺内病毒滴度,对小鼠病毒性肺炎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沉默叉头框蛋白Q1(forkhead box Q1,FOXQ1)基因对胰腺癌PANC-1 细胞体外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方法:用FOXQ1-shRNA重组慢病毒和阴性对照慢病毒(NC-shRNA)感染PANC-1 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沉默效果。实验设FOXQ1-shRNA组、NC-shRNA组与空白对照组,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进行体外血管生成实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用qPCR、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VEGF-A、MM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用TGF-β1(终质量浓度5 ng/ml)诱导FOXQ1-shRNA组和NC-shRNA组细胞,检测诱导前后细胞体外血管生成能力变化与FOXQ1、VEGF-A、MMP-2 表达差异。结果:shRNA慢病毒感染率为90%左右,FOXQ1-shRNA组PANC-1 细胞的体外血管生成数目显著少于NC-shRNA组[ (9.33±2.08)vs(28.67±2.52)条,P<0.05],其VEGF-A、MMP-2 表达下调(均P<0.05)。TGF-β1 增强各组细胞体外血管生成能力,促进FOXQ1、VEGF-A、MM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P<0.05)。结论:FOXQ1 介导了胰腺癌PANC-1 细胞体外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VEGF-A和MMP-2 的下调有关,且可能受TGF-β1 通路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