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目的探讨颈椎牵引配合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先采用颈椎牵引然后配合电脑中频治疗颈椎病。结果显效71例,有效15例,无效5例。结论颈椎牵引能使椎间隙增大,缓解椎间盘组织向周缘的外突压力,椎间孔的增大,缓解椎间孔中的神经和动静脉受刺激压迫情况,松解神经根袖和关节囊之间的粘连。而中频电对周围感觉粗纤维的非痛性刺激可产生镇痛效应。中频电流作用于人体后局部开放的毛细血管数增多,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均有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增强了组织营养和代谢等,使水肿消散,致痛物质和炎症产物排出。  相似文献   
202.
浅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寻找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有效疗法。方法:12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病例均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予浅刺患侧翳风、完骨、地仓、颊车、阳白、太阳、牵正、攒竹及健侧合谷穴为主及自制"面瘫穴敷方"进行牵正、地仓、阳白、完骨或颊车、太阳、颧髎、翳风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痊愈率,并比较两组痊愈患者的疗程。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88.3%(53/60),优于对照组的66.7%(40/60)(P0.01)。观察组中痊愈患者的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浅刺加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可提高疗效,并可以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203.
目的:探讨三伏天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成天灸组、针刺组、安慰剂组3组,评估治疗前后的治疗成绩评分、简化McGill疼痛评分及体感诱发电位的改变。结果:天灸组有效率为91.67%,针刺组为91.67%,对照组为66.67%。天灸组、针刺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天灸组与针刺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天灸组对疼痛积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与针刺组差别不明显;天灸能够增加患者SEP各波波幅(N9、N13),还能缩短SEP各波间潜伏期(N9-N13、N9-N)。结论:三伏天灸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4.
曲华  陈文学  崔丽  曹雪梅  黄晚华 《现代康复》1999,3(12):1512-1512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脑血流速度(CBFV)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全部患儿在检测时均保持安静入睡状态,经颓部透声窗探测双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末端的CBFV。结果:52倒HIE患儿的CBFV除7例正常外,45倒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异常。CBFV增高37例(71.15%)。CBFV降低8例(15.38%)。45例HIE与正常新生儿组比较颅内动脉血流速度有显差异,P<0.01)7例血流速度正常与正常新生儿组比较无显差异P<0.05。结论: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HIE脑血流速度的检测,对其患儿的治疗、康复提供可靠依据,颇具临床应用眭,应于推广。  相似文献   
205.
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合固定术在眼外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爱东  曹雪梅  庞秀琴 《眼科》2001,10(3):153-154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合固定术在眼外伤中的应用。方法:对31例累及前后段复杂眼外伤患者采取晶状体囊外摘除或晶状体玻璃体切除,眼内异物取出的联合手术,其中22只眼同期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合,9只眼分期缝合。结果:术后随诊6-18个月。术后视力1.0以上3只(9.68%),0.3以上23只眼(74.2%),0.08-0.2者5只眼(16.1%)。结论: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合固定在眼外伤中应用较广泛,对联合手术掌握好适应证,手术时机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6.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在活产婴儿中发病率为8‰,复杂而严重的畸形会导致新生儿期死亡。在胎儿期正确地诊断先心病,对于提高和促进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我院自1996年以来,对10000例孕16周以上孕妇进行常规胎儿心脏探查,共检出7例胎儿心脏异常,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7.
目的 研究针刺任脉和督脉经穴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 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通过免疫荧光双标方法研究各组GFAP阳性细胞和GFAP/NSE双标细胞的表达。结果 针刺督脉治疗可以下调脑缺血后海马齿状回的GFAP阳性细胞数,同时使GFAP/NSE双标细胞增多;针刺任脉和督脉治疗的GFAP阳性细胞增长幅度小于针刺督脉组,而GFAP/NSE双标细胞的增长幅度则大于针刺督脉组。结论 针刺任脉和督脉可抑制脑缺血后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过度增殖并可促进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08.
王莉  吴泽婷  曹雪梅 《陕西中医》2023,(9):1289-1292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闪罐治疗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患者的治疗疗效及对患者灶点血流灌注量、表面肌电特征的影响。方法:选择CNLBP患者80例,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行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闪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表面肌电特征以及灶点血流灌注量变化情况。同时,采用腰痛评分标准(ODI)、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脉弦紧、腰骶压痛、硬结、舌暗紫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竖脊/多裂肌的伸屈比(FRR)均大于对照组。治疗2周后,两组的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ODI、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肾俞、膀胱俞、大肠俞及腰椎3-4横突的血流灌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闪罐治疗可有效改善CNLBP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灶点血流灌注量、增...  相似文献   
209.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四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减对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四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睡眠时间(慢波睡眠时间S3、S4及快动眼睡眠时间)、中医症候积分(主症总积分、次症总积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4周的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慢波睡眠时间S3、S4及快动眼睡眠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主症、次症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认知能力、生理状态、情感与精神状态、社会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四君子合四逆散加减治疗在肝郁脾虚型失眠中能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能提高睡眠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210.
目的:分析新疆南山农牧区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7月-2022年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南山农牧区1320名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多重响应、二分类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山农牧区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率为28%。首选医疗机构、卫生服务满意度、距离最近医疗机构花费时间、获得健康知识途径等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居住情况、职业、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和自评健康状况影响南山农牧区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结论:南山农牧区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率低,应结合农牧区所处的区域环境及群体的特殊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疾病预防保健、体检、健康教育与讲座,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维护农牧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