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8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肺泡复张术(RM)复合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是否能有效改善后腹腔镜手术后早期呼吸功能。方法 30例择期后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行不同的术中通气方式:对照组(n=10)行常规正压通气;PEEP组(n=10)正压通气加呼气末正压(PEEP)4 cmH2O;PEEP+RM组(n=10)通气方式与PEEP组相同,在气腹结束后立即以30 cmH2O压力维持30s气道正压行肺泡复张术。在气腹前(Baseline)、气腹后10 min(PI 10 min)、气腹后30 min(PI 30 min)、气腹后60 min(PI 60 min)、放气腹后1 min(PD1 min)、拔管后5 min(EX 5 min)、拔管后0.5h(EX 30 min)等7个时点检测记录呼气末CO (2ETCO2)、动脉血气分析并计算动脉与呼气末CO2差值[D(a-e)CO2]、氧合指数(OI)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EEP、PEEP+RM两组在PI 60 min和PD1 min两个时点的Pa CO2显著降低(P〈0.005)。PEEP组与PEEP+RM组在PI 30 min、PI 60 min和EX 30 min等时点,其D(a-e)CO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EX 5 min和EX 30 min两时点,PEEP+RM组的OI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时点间Pa-CO2的差值ΔPaCO2在PEEP+RM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使用PEEP可有效减少动脉血和肺泡的CO2分压差,减少肺泡塌陷;肺泡复张术可在拔管后有效加快动脉血CO2分压的下降并改善氧合指数。复合以上两种处理,可有效减轻后腹腔镜术后早期CO2蓄积,促进呼吸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并探讨硬脂酸纳米吗啡(SLN—M)单次注入大鼠硬膜外腔后的镇痛效应及用药后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对照组):经硬膜外腔给予SLN:B组:给予0.5mg普通吗啡:C1组与C2组:分别给予含0.5及2mg吗啡的SLN—M,上述药品均用生理盐水溶解至50止。用药后测定热痛阈值评价镇痛效果(以最大镇痛效应MPE表示),并在不同时点测量脑脊液(CSF)和血浆内的吗啡浓度以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同时观察药物副作用。【结果】C1及C2组单次使用SLN—M后最大镇痛强度(MPE)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5±28.4、99.9±20.5VS98.2±30.5;P〉0.05),但达到最大镇痛强度的时间比B组显著延长[(1.24±0.29)h,(0.93±0.26)hVS(0.54±0.21)h;P〈0.05)],镇痛持续时间也显著延长[(68.6±9.7)h、(83.3±11.6)hVS(9.3±2.3)h;P〈0.05]。C.与C2组动物CSF吗啡浓度达峰时间明显长于B组[(6.0±1.2)h、(3.0±0.4)hVS(5.0±0.9)min;P〈0.05],其峰值浓度也显著低于B组[(2768±1005)ng/mL、(3274±1095)ng/mLVS(8612±3129)ng/mL:P〈0.05],B组动物CSF内药物储留时间明显缩短[(3.84±0.55)hVS(88±10)h、(101±15)h;P〈0.05]。B组动物呼吸抑制和僵直症及角膜反射消失的发生率要高于C1与C2组(P〈0.05)。【结论】药物动力学证据表明:硬膜外腔单次给予SLN—M后通过持续缓慢释放吗啡发挥长时效镇痛作用,而且副作用比普通吗啡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3.
多药耐药基因在原发性肝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取肝细胞癌标本64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半定量检测肝癌多种多药耐药基因的基因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1)各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率高,各耐药基因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各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MDRl、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和肺耐药蛋白(LRP)的mRNA表达量有随分级而增高的趋势;DNA拓扑异构酶(TOPOⅡ)的mRNA表达量有随分级而下降的趋势。(4)肝癌MDR基因mRNA表达量与肿瘤大小、有无转移、有无包膜和结节数目有关,与AFP水平、肝硬化情况、肝功能状况无关。(5)在有效组中MDR1、MRP、GST-Ⅱ LRP mRNA的表达量低于无效组;TOPOⅡ mRNA的表达量有效组高于无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肝癌多药耐药基因mRNA的表达率高;在肝癌多药耐药的基因mRNA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有无转移、结节数目、有无包膜相关,与化疗的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气管内全麻下脊柱USS内固定手术麻醉复苏期间加强观察和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气管内全麻下行USS内固定手术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麻醉复苏期取得满意效果,安返病房。结论:通过麻醉复苏期的护理,提高了围麻醉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观察并探讨硬脂酸纳米吗啡(SLN-M)单次注入大鼠硬膜外腔后的镇痛效应及用药后的药代动力学特点&#65377; 【方法】 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65377;A组(对照组):经硬膜外腔给予SLN;B组:给予0.5 mg普通吗啡;C1组与C2组:分别给予含0.5及2 mg吗啡的SLN-M,上述药品均用生理盐水溶解至50 μL&#65377;用药后测定热痛阈值评价镇痛效果(以最大镇痛效应MPE表示),并在不同时点测量脑脊液(CSF)和血浆内的吗啡浓度以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同时观察药物副作用&#65377; 【结果】 C1及C2组单次使用SLN-M后最大镇痛强度(MPE)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5 ± 28.4&#65380;99.9 ± 20.5 VS 98.2 ± 30.5; P > 0.05),但达到最大镇痛强度的时间比B组显著延长[(1.24 ± 0.29)h, (0.93 ± 0.26)h VS (0.54 ± 0.21)h; P < 0.05)],镇痛持续时间也显著延长[(68.6 ± 9.7)h&#65380;(83.3 ± 11.6)h VS (9.3 ± 2.3)h; P < 0.05]&#65377;C1与C2组动物CSF吗啡浓度达峰时间明显长于B组[(6.0 ± 1.2)h&#65380;(3.0 ± 0.4)h VS (5.0 ± 0.9)min; P < 0.05],其峰值浓度也显著低于B组[(2768 ± 1005)ng/mL&#65380; (3274 ± 1095)ng/mL VS (8612 ± 3129)ng/mL; P < 0.05],B组动物CSF内药物储留时间明显缩短[(3.84 ± 0.55)h VS (88 ± 10)h&#65380;(101 ± 15)h; P < 0.05]&#65377;B组动物呼吸抑制和僵直症及角膜反射消失的发生率要高于C1与C2组(P < 0.05)&#65377; 【结论】 药物动力学证据表明:硬膜外腔单次给予SLN-M后通过持续缓慢释放吗啡发挥长时效镇痛作用,而且副作用比普通吗啡明显降低&#65377;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对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行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分为体外循环组(on-pump组)和非体外循环组(off-pump组).测定术前及术后2、6、24 h血清肌钙蛋白(cTnI)水平.结果:各组内术后cTnI水平均明显提高(P<0.05).off-pump组术后cTnI水平显著低于on-pump组(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下行急诊冠脉搭桥能明显减轻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87.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麻醉方式选择及处理。方法选择20例行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A组,n=10)或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B组,n=10)。术中监测血液动力学、呼吸功能、血气、血糖、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气道压(Paw)、PETCO2、PaCO2及血糖均升高。B组患者术中循环系统较A组稳定,B组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优于A组。结论对于腹腔镜下肝切除术,麻醉方式以选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为宜,术中应加强呼吸和循环功能及血糖的监测,并注意预防及处理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88.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和气管内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00例择期LC术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组,n=250)和气管内全麻组(G组,n=250). 结果 1.血流动力学:CO2气腹后两组心输出量均显著下降(P<0.05),10 min后开始回升,30 min后均恢复到气腹前水平(P>0.05),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气腹后两组中心静脉压均有显著升高(P<0.05),30 min后恢复正常;气腹后G组平均动脉压显著升高(P<0.05),至停气腹后5 min仍未恢复到气腹前水平,而E组整个气腹期间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变化或略低(P>0.05),与G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 E组气腹后5 min心率明显降低(P<0.05),15 min后恢复到气腹前水平,G组气腹前后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2.呼吸参数:整个气腹期间G组平均气道压、气道峰压显著增高(P<0.01),气腹后E组呼吸频率、每分通气量显著增加(P<0.05),潮气量无明显变化或略有升高,停气腹后5 min即恢复正常.3.动脉血气:气腹后两组PaCO2、HCO3-、pH、PaO2的变化在正常值范围,无临床意义.4.费用:E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G组(t=127.192,P=0.000). 结论 ASA I级~II级的患者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选择硬膜外麻醉安全可行且经济.  相似文献   
89.
乌司他丁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肝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C)病人术后肝功能的变化情况 ,同时评价应用乌司他丁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将 4 0例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在气管内全麻下行LC的病人均分为两组 :A组为乌司他丁治疗组 ,在术前 1d、术中及术后第 1~ 3天给予 2 0万U乌司他丁静脉滴注 ;B组为对照组 ,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肝功能和应激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第 1、3天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较术前均明显升高 (P <0 0 5 ) ,A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B组 (P <0 0 1) ;术后第 7天两组病人ALT、AST均恢复至术前水平 (P >0 0 5 )。术毕、术后第 1天B组病人C反应蛋白 (CRP)、皮质醇 (Cor)较术前显著升高 (P <0 0 1) ,术后第 3天恢复至术前水平 ;A组病人术后CRP、Cor无明显变化。结论 乌司他丁对LC术后肝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同时还可缓解其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0.
【摘要】〓目的〓探讨吗啡对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PC12细胞体外培养,将吗啡加入细胞培养液中使吗啡浓度分别稀释至10、20、30 μmol/L,然后分别与PC12细胞一同孵育,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法(MTT)观察吗啡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免疫印迹法检测PC12细胞p38MAPK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结果〓不同浓度吗啡对PC12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7.66%~31.05%;并且吗啡可以诱导PC12细胞p38MAPK磷酸化水平升高,而p38MAPK通路阻断剂SB203580可以抑制吗啡诱导PC12细胞p38MAPK磷酸化水平升高,减轻吗啡对PC12细胞增殖的抑制。结论〓吗啡可以明显抑制PC12细胞的增殖,升高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可能是其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