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目的:探究血氨在急诊科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并与急诊脓毒症病死率评分(mortality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sepsis,MEDS)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纳入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确诊的、符合2001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危重病医学会共识会议的诊断标准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伴有其他影响血氨水平的疾病及失访的对象,并收集MEDS评分,电话随访统计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应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评估脓毒症病死率预测的准确性,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血氨与MEDS评分联合应用的价值。 结果:最终纳入80例研究对象,按预后分为1周存活组( n=52)、1周死亡组( n=28);4周存活组( n=37)、4周死亡组( n=43);12周存活组( n=33)、12周死亡组( n=47);1年存活组( n=32)、1年死亡组( n=48),组间研究对象的人口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死亡对象的血氨水平均比同期存活的患者更高[(116.57±85.33)μmol/L vs (77.64±35.82)μmol/L,(108.53±73.00)μmol/L vs (71.19±32.53)μmol/L,(106.75±71.59)μmol/L vs (69.21±28.84)μmol/L,(105.77±71.14)μmol/L vs (69.50±29.25) μmol/L, P<0.05];根据1周、4周、12周和1年后的死亡情况得出,血氨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0.668(95% CI:0.542~0.793, P=0.014)、0.706(95% CI: 0.593~0.819, P=0.002)、0.705(95% CI: 0.592~0.818, P=0.002)、0.697(95% CI:0.582~0.811, P=0.003);与单独使用血氨、乳酸或MEDS评分相比,血氨与MEDS的联合使用会提高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准确性( P<0.05)。 结论:血氨用于预测急诊科脓毒症患者的近期和1年预后都具有较高的价值,与MEDS评分的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其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2.
153.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对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从而发现问题,为管理者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调查,2018年7月24—31日,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北京儿童医院医联体范围内43家医院当日在岗的护士进行调查。本研究应用自制问卷,调查形式为通过问卷星进行线上数据收集。问卷由4名资深的静脉输液治疗专家基于2016版《静脉输液治疗指南》以及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年发布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制定,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以及调查医院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调查对象对国内静脉输液治疗行业标准及INS指南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三部分为调查对象静脉输液治疗操作与维护知识掌握情况及所在科室静脉输液治疗现状。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调查8405名儿科护士,其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平均分为(11.72±2.41)分,及格率54.8%。调查显示,护士对需要根据药物性质选择输液工具及穿刺部位、静脉治疗操作前应进行患儿和治疗方案的评估、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及遇到阻力或抽吸无回血时的处理方式掌握较好。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院级别、医院是否有配液中心及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护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职务、是否带教均会影响护士对静脉输液治疗知识的掌握情况(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是否有配液中心及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护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职务、是否带教是护士静脉输液治疗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儿科护士对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掌握不足,需要对其加强静脉输液治疗基础知识的培训,特别是输液工具的正确运用、穿刺部位的合理选择以及导管维护相关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54.
目的比较在芦山和汶川地震伤员救治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两种不同急诊接诊、分诊流程对大规模地震伤员急诊滞留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芦山地震后12小时内华西医院急诊科收治的65例伤员的诊治信息及在急诊科滞留时间,与汶川地震时批量伤员急诊滞留时间相对比,分析两种院内急诊接诊、分诊流程对大规模地震伤员急诊滞留时间的影响。结果芦山地震伤员按接诊、分诊流程在急诊滞留时间中位数为0.51h,而汶川伤员在急诊滞留时间中位数为2.13h,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芦山接诊、分诊流程是对汶川地震时的接诊、分诊流程的经验总结和改进,可作为类似灾后批量伤员院内急诊接诊、分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5.
医院后勤服务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整个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医院通过对后勤社会化管理改革的探讨,发现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顺应整个社会大环境。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改革是一个持续不断改进的过程,医院要紧紧围绕“一切为临床服务”的宗旨,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探索、改进,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整体改革发展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56.
汶川地震医疗救援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立即启动双轨制应急救治模式,及时有效救治在院危重病人和保障手术病人的医疗安全;启动重大灾害应急预案,安全疏散在院轻症病人,防止摔伤等意外发生;提高识别伤员或病人的准确性,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防止开错刀、发错药、输错液;细化转出工作,安全转运伤员到省外、市内医院,防止发生医疗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157.
邹利群  曹钰  李蓉琼 《华西医学》2007,22(3):605-606
通过对455例急性中毒患者资料分析,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职业,中毒时间,来诊方式,中毒毒物类型,毒物浸入途径,临床表现,救治方法,是否采取特效解毒等资料的分析,分析医院急诊科各种急性中毒的发病特点、发展趋势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8.
目的;评估采用低聚合收缩树脂FiltekTM P90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2例患者、共180颗楔状缺损患牙,采用自身对照设计,随机选择每例患者的一侧患牙为实验组,采用FiltekTM P90树脂充填;对侧同名牙为对照组,直接采用FiltekTM Z350 XT树脂充填.对所有楔状缺损修复体于修复后半年、1年进行对比观察.采用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直接临床评价系统(USPHS)比较2组修复体的质量,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x2检验,评价FiltekTM P90树脂充填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半年复查,实验组成功率为96.55%,对照组为95.40%.治疗后1年复查,实验组成功率为94.05%,对照组为90.48%.半年及1年复查结果显示,在成功率、固位、边缘着色、边缘密合性、表面形态、色泽协调性、继发龋、牙髓反应等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ltekTM P90树脂充填楔状缺损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9.
目的观察纳洛酮在抢救急性γ-羟基丁内酯(GBL)中毒所致昏迷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38例急性GBL中毒所致昏迷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7例予以补液对症的常规治疗;治疗组21例,在以上治疗同时,加用纳洛酮(首剂给予纳洛酮0.8 mg加入生理盐水20 mL静注,然后给予纳洛酮2.0 m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静滴,3~4 mL/min)。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患者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在GCS的改变以及住院时间的减少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GBL中毒所致昏迷患者,在补液对症等一般治疗基础上,建议加用纳洛酮治疗以改善意识障碍程度及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0.
刘鹏  倪芬  许树云  曹钰 《华西医学》2012,(10):1575-1577
蜂蜇伤属于常见动物致伤病,伤后轻者可出现局部红肿热痛,部分患者中毒症状明显,甚至因感染或多脏器功能不全而死亡。目前国内对蜂蜇伤的治疗基本局限于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很少采取主动免疫方式防患于未然。蜂毒液主动免疫即是将少量蜂毒提取液对高危人群进行注射,以使其获得主动免疫的方法,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已成为国外防治蜂蜇伤严重中毒反应的最主要方法。现就蜂毒液主动免疫的应用机制、安全性、应用范围、使用方法等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