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我科1968~1982年,共收治急性结肠梗阻、坏死、穿孔23例。其中肠癌10例,肠扭转坏死6例,肠结核4例,外伤2例,还有1例乙状结肠减压后吻合口瘘。均采用肠管分层缝合一期对端吻合术,术后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介绍如下: 操作方法肠吻合前手术各步骤无特殊。吻合从肠系膜处开始,先行后壁浆肌层连续缝合,在背部打结。反回做后壁粘膜层连续缝合(图1),与起始线头作结。再做前壁粘膜层连续缝合(图2),与背部残留线头作结后,连续缝合前壁浆  相似文献   
52.
目的 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和BRCA2基因已经证实与家族性乳腺癌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汉族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及家系成员BRCA1和BRCA2突变特征及携带情况.方法 收集2013 12-02-2015-06-08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的中国汉族家族性乳腺癌患者55例及家系成员48名,共计103例样本.柚取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BRCA1和BRCA2基因全编码外显子序列.结果 55例家族性乳腺癌患者中发现5个BRCA基因致病性突变位点,1个突变位点乳腺癌信息库中见报道(BRCA1:4730insG),4个为新发现突变位点(BRCA1:1937insC,4538insAG;BRCA2:1382delA,2820delA).家族性乳腺癌患者BRCA1/2突变率为9.09%(BRCA1,5.45%;BRCA2,3.64%),其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突变率为22.22%(x2 =1.99,P=0.20),早发性乳腺癌患者(≤35岁)突变率为20.00%,x2=0.79,P=0.39.48例家系成员检测到3个新发现突变位点(BRCA1:1370insA,3459insA;BRCA2:6502insT),总突变率为6.25%.结论 中国汉族家族性乳腺癌患者BRCA基因突变率显著低于国外,应重点关注有家族史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和早发性乳腺癌患者;家系成员中发现BRCA基因致病性突变,家系成员突变率和发病风险有待进一步研究,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对重组双抗原夹心法ELISA、全病毒间接法ELISA和免疫荧光分析法 3种SARS抗体诊断试剂盒进行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比较不同试剂的使用效果。方法 :使用 3种试剂检测了 2 5 7例临床确诊SARS患者的血清标本 2 79例和其他非SARS患者标本 2 4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 80份。结果 :临床确诊SARS患者发病 1~ 2 0d的病例中双抗原夹心法ELISA检出率最高 ,间接免疫荧光法与其接近 ,全病毒间接法ELISA检出率最低。在发病 2 0d后 ,三者检出率接近 (94 %左右 ) ,3种方法的符合率在 97%以上。在 10 4例非SARS病例中 ,双抗原夹心法ELISA和免疫荧光法均未见出阳性结果 ,全病毒间接法ELISA检出阳性结果 3例 ,假阳性率 2 .9%。结论 :检测SARS抗体双抗原夹心法ELISA试剂盒、免疫荧光试剂盒具有类似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其灵敏度和特异性高于全病毒间接法ELISA。  相似文献   
54.
白山  曹诚 《医学临床研究》2022,39(3):382-38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粘蛋白抗原16(MUC16)的表达水平和突变情况.[方法]于本院就诊的113例NSCLC患者的癌组织为研究对象(A组);选取其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B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NSCLS组织中MUC16 mRNA水平,同时在Ualcan数据库中...  相似文献   
55.
矽肺患者的肺功能测定报道较多,1998年底我们对本公司矽肺病人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现选取有效资料438例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评价霍乱毒素B亚基与恶性疟原虫多价抗原的融合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霍乱毒素与恶性疟原虫多价抗原的融合蛋白 ,通过免疫小鼠评价融合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 通过亲和层析纯化霍乱毒素B亚基与恶性疟原虫多价抗原的融合蛋白 ,不加任何佐剂 ,以 5 0 μg/只的剂量免疫C5 7BL/ 6J小鼠 ,3次免疫后 ,CTB抗体滴度达 1∶6 40 0 ,抗疟原虫抗体滴度 1∶16 0 0 ,其CTL活性为 2 0 7%。结论 霍乱毒素具有较好的佐剂作用 ,经融合蛋白免疫的小鼠能产生良好的体液和细胞免疫 ,为评价该抗原的免疫保护作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7.
秀丽隐杆线虫在医药学领域的应用和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熙华  曹诚 《药学学报》2009,44(7):687-694
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 (Caenorhabditis elegans) 对基础生物学研究贡献卓著。随着功能基因组时代的到来, 线虫被视为可借以探明人类致病基因或致病相关因子, 寻找可能的药物靶点的强大工具。这得益于线虫的丰富的可利用生物学信息, 灵活多样的遗传学可操作性, 简易的培养维持条件, 尤其是其独特的生理特点适合于大规模化学药物的体内筛选或全基因组功能研究。本文将从新药研发的角度总结线虫的特点, 与人类基因的同源性, 讨论以线虫为技术平台的药物研发主要方法, 以及成功案例, 并探讨线虫在医药学领域的发展热点。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利用毕赤酵母表达蛋白具有高甘露糖修饰的特性,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甘露糖化修饰的人溶菌酶(human lysozyme,hLYZ);进而利用巨噬细胞(macrophage,MR)表面的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MR)将甘露糖化的人溶菌酶内吞入胞,为研究可入巨噬细胞杀灭其胞内感染菌的人溶菌酶提供基础。方法为使人溶菌酶可以在酵母中产生N-甘露糖化修饰,在人溶菌酶的C端设计2个N-糖基化位点;通过在其C端融合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观察人溶菌酶在巨噬细胞RAW264.7中的亚细胞定位;同时在其C端引入了His标签便于融合蛋白的纯化。毕赤酵母表达的hLYZ/eGFP与RAW264.7共孵育,借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该融合蛋白能否进入RAW264.7;通过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macrophage mannose receptor,MMR)的竞争性配体甘露聚糖(mannan)的阻断实验,检测甘露糖化的人溶菌酶是否通过MMR介导内吞。结果毕赤酵母表达的hLYZ/eGFP融合蛋白是相对分子质量(Mr)为(66~97)×103的弥散条带,肽N-糖苷酶F(PNGaseF)酶切后,该融合蛋白变为Mr均一的条带,与非糖基化hLYZ/eGFP融合蛋白的理论Mr一致。该融合蛋白与RAW264.7共孵育后,可见细胞质中存在eGFP的绿色荧光,而加入甘露聚糖可以抑制这一现象发生。结论毕赤酵母表达的hLYZ/eGFP融合蛋白为高甘露糖型糖基修饰蛋白,该蛋白可以通过MMR介导内吞进入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59.
目的检测细胞中JunmRNA在活细胞内的定位。方法设计引物,构建融合MS2茎环结构串联重复的Jun表达载体(pcDNA3.1-Jun-MS2-48X)。转染细胞后,绿色荧光蛋白(GFP)-MS2融合蛋白可与MS2茎环串联重复结构结合,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GFP的细胞定位,能够间接确定JunmRNA在细胞内的定位。结果成功构建了pcDNA3.1-Jun-MS2-48X表达载体,经荧光显微镜观察,能够看到明显的绿色荧光,并且在细胞内聚集。结论实现了在细胞内实时观察JunmRNA,为在单细胞水平上JunmRNA的定位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60.
目的在体内借助Npu DnaE内含肽(intein)的高效反式剪接作用获得环式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Cyc-EGFP)。方法对构建的融合表达载体pET/Npu DnaE intein/EGFP-28a(+)进行诱导、表达,之后利用亲和纯化获得高纯度的Cyc-EGFP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并对二者的荧光强度和热稳定性进行比较。结果 NpuDnaE内含肽环化效率可达98%以上,明显优于Ssp DnaE内含肽,环化后的EGFP热稳定性提高了4~5℃。结论 Cyc-EGFP这一明显优势使蛋白环化在蛋白质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