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5篇 |
内科学 | 20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38篇 |
综合类 | 15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2篇 |
中国医学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自1995年以来,我院对肝外胆管1cm以上结石使用内镜下机械碎石术(endoscopic mechanical lithotripsy,EML),总成功率达96.3%,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2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2.3岁,60岁以上18例。一枚结石6例,二枚结石8例,三枚结石11例,三枚以上结石7例。所有病人结石均大于1cm,最大达3.2cm。9例已行胆囊切除,7例有胆总管切开取石病史,胆管炎13例,黄疸23例,合并Ⅱ型糖尿病15例(血糖在7.58-14.32mmol/L之间),既往脑梗塞、脑出血病史 12例。B超测定胆总管直径:1.0-1.5 cm 4例,1.6-2.0cm 9例,2.1-2.5cm12例,>2.5cm7例。所有病例均经B超及ERCP证实结石在肝外胆管内。 相似文献
72.
73.
急性胰腺炎(AP)为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中急性重症胰腺炎(ASP)由于并发多器官衰竭和较高的病死率为外科所棘手。为了研究AP早期的发病机制、发展过程及并发其他脏器损伤的机制,近年来采用不同方法建立了多种动物AP实验模型。理想的AP实验动物模型不仅方法应简便、可重复、费用低廉,而且形态改变、病理过程和治疗反应亦应与人体AP相近似,其模型制备手段还可为人工所干预。如以大鼠作为对象,其制备方法概括起来可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种[1,2],本文简要综述如下。1 侵入性模型1.1 肝胰管开口刺激法 秦仁义…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 探讨组织闭合夹形成胆总管结石的成因及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6月开滦总医院肝胆外科对68例有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实施“无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其中实施胆管一期缝合组与T管引流组各34例。术中缝合结扎全部采用4-0或5-0 PDSII可吸收缝线。结果 6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既定手术,均顺利康复出院,截止随访日无胆漏、肠漏、出血、肠梗阻、切口感染、胆道狭窄及再发结石等并发症发生。留置T管组发现一名患者有残余结石,经胆道镜顺利取石,一期缝合组未见残余结石。结论 “无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避免了Hem-o-lok引起的胆管内结石,减少了医源性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6.
目的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非手术患者红细胞输注疗效预测模型,为临床精准输血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17年4月~2018年5月的本院血液科、肾内科及肿瘤科输血病例939例和本市某三甲医院血液科输血病例100例,共1 039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红细胞输注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回归系数及常数项建立红细胞输注疗效预测模型1,参考OR值建立评分预测模型2。应用Medcalc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估模型1、2的预测效果。利用2018年6月~12月266例临床病例验证模型实际应用效果。结果 1 039例红细胞输注无效率为25.0%(260/1 039);血液科无效率最高为28.8%(227/787),其次为肾内科,为14.5%(30/207),肿瘤科最低,为6.7%(3/45)(χ~2=26.439,P0.05);有效组和无效组间多个变量存在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本次住院输血袋数、输血前平均Hb值40、40~50、50~60,既往RBC输注袋数≥20袋及不同临床诊断与无效输血正相关;预测模型1、2的AUC(曲线下面积)、截点、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55、–3.189、80.38%、75.99%和0.814、15.52、74.23%、77.79%。预测模型1的预测效果优于预测模型2,AUC之差为0.040 5。模型1、2联合检测平行试验灵敏度为94.94%,序列试验特异度94.67%;实际应用结果显示:预测模型1、2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75%、88.71%、90.23%和91.25%、84.41%、86.47%。结论 血液、肾内和肿瘤科均存在红细胞输注无效的现象,多种因素影响红细胞输注效果;模型1、2用于预测红细胞输注效果均有较好效果,可为临床精准输血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7.
79.
胆胰和胃冲剂对大鼠急性胰腺炎早期小肠粘膜抗氧化损伤的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胰腺炎早期肠粘膜损伤及胆胰和胃冲剂对小肠粘膜的保护效应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SD大鼠96只,制作急性胰腺炎模型,并设假手术组和胆胰和胃冲剂治疗组,分别于术后2、6、12、24h检测各组动物小肠粘膜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含量。结果:急性胰腺炎各组的SOD、MDA、sIgA含量与假手术组各时段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2h组与急性胰腺炎2h组各指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6、12、24h组与急性胰腺炎组各时段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时可引起肠粘膜损伤,胆胰和胃冲剂能增强肠粘膜对氧自由基的清除力,提高肠粘膜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