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被测点的温度和血流灌注量,从穴位特性的角度来探究背俞穴3种不同定位方式的有效性.对毫针刺激与不刺激穴位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针刺对穴位特性的影响.3种定位方式为:①标准化定位: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②棘突旁,后正中线旁开1.5寸(即后正中线旁开2寸);③棘突下,棘突外侧缘旁开1.5寸.方法:健康成年...  相似文献   
2.
自2001年有国外学者提出血糖的过度波动可加重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以来,血糖波动逐渐受到重视,大量的基础及临床试验证实血糖波动可促进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国际上提出“精细降糖,平稳达标”这一新的糖尿病治疗理念,既要严格控制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又要尽量减少血糖波动的幅度及频率,监测评估血糖波动也就成为实现血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存在诸多的血糖波动评价指标,国际、国内也相继颁布指南推荐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核心评价指标,但各核心指标对于不同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评估效能仍在探索中,同时针对各核心评价指标的局限性,新的血糖波动评价指标随之走进大众视野,新指标种类繁多,各有其优缺点,新指标对于不同糖尿病并发症的评估预测效能也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现阶段由于监测方法过于繁复、价格高昂等原因,导致其并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门诊随诊,因此探索一个具有良好临床适用性的血糖波动筛查指标已成为目前解决糖尿病患者门诊初步评估血糖波动情况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简要概述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各评价指标及其与糖尿病并发症关系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下一步完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评价体系及探索血糖波动筛查指标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系统人文关怀对经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的心率和收缩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该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经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组,分成观察组(系统人文关怀)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各40例。探讨术前实施不同护理对患者术中心率和收缩压的影响,分析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心率、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仅在躯体疼痛上较对照组低(P0.05),其余各维度均比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将系统人文关怀应用于经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的宫颈癌患者,能显著维持患者心率和收缩压的稳定,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类多能干细胞,最初是从骨髓中发现的除造血干细胞以外的又一类干细胞。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体外不同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骨、软骨、脂肪、肌肉、神经细胞等;其来源方便,目前可从多种组织中分离提取,如骨髓、脐带血、脐带、胎盘、脂肪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不同血液指标单项使用、联合运用、动态监测对于细菌感染诊断、鉴别诊断、预后疗效判定的效能差异。方法 选取玉溪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22年9月有感染症状或体征,且培养为单一病原体的1843例为病例组,同期未感染者2 298例为对照组,收集2组相同血液指标。变量按性别、年龄段、标本类型等进行分组。采用SPSS24.0和Medcalc20.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各血液指标单独诊断有无感染的效能AUC介于0.656~0.937,联合运用后AUC介于0.907~0.987;不同标本鉴别诊断G+c和G-b效能为血液中PCT单独运用AUC(男0.875,女0.769),而男性黏膜分泌物、无菌体液和未成年男性痰液中单独鉴别诊断效能均≤0.7,但联合运用效能分别是AUC(0.789,0.737,0.86);动态监测成年入院24 h、48 h、72 h的PCT、IL-6、CRP、WBC、LAC对G+c和G-b预后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血液指标对细菌感染与否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且存在性别差异,合理的联合运用效能更高;单独或联合使用血液指标对不同标本类型的G+...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PG)联合窄带成像(NBI)胃镜检查方式在早期胃癌临床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胃癌病例232例,通过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的方式,对患者常规胃镜检查、NBI胃镜检查以及血清PG联合NBI胃镜检查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活体检查共检出胃癌41例,所有胃癌患者均通过外科手术或者内镜黏膜玻璃手术治疗。胃癌患者中病理诊断为早期胃癌的患者共37例,4例患者累及肌层或者浆膜层。常规胃镜检查诊断为早期胃癌48例,敏感度为56. 76%、特异度为86. 15%、阳性预测值为43. 75%、诊断符合率为81. 47%。NBI胃镜检查诊断为早期胃癌45例,敏感度为78. 38%、特异度为91. 79%、阳性预测值为64. 44%、诊断符合率为89. 66%。血清PG联合NBI胃镜检查诊断为早期胃癌44例,敏感度为91. 89%、特异度为94. 87%、阳性预测值为77. 27%、诊断符合率为94. 40%。血清PG联合NBI胃镜检查方式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胃镜检查方式(P 0. 05),敏感度明显高于NBI胃镜检查方式(P 0. 05),NBI胃镜检查方式的敏感度与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常规胃镜检查方式(P 0. 05)。结论 NBI胃镜检查方式对早期胃癌筛查的准确性以及敏感度较高,可以有效减少误诊与漏诊情况,而联合胃蛋白酶原检查则能够进一步提高检查敏感度,可以提升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肝纤维化、肝硬化是多种慢性肝脏疾病的终末期病理表现,目前传统的治疗手段难以从根本上修复肝脏的不可逆变化,肝脏原位移植是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但是由于供体来源不足、操作复杂、移植后免疫排斥、治疗费用昂贵等问题,限制了临床肝移植的发展.随着细胞移植技术的成熟,肝细胞移植有望从根本上治疗肝脏疾病.干细胞方面的研究为解决肝细胞来源问题带来了希望[1].  相似文献   
8.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4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院救治一宗全家急性亚硝酸盐中毒 ,由于发病初期误诊为细菌性食物中毒 ,其中死亡 1例 ,余经维生素C、亚甲兰治疗痊愈。教训惨痛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家 5口人 ,进食腌制腐猪肉炒茄子 ,除 1小儿 (8个月 )未进食无症状外 ,其余 4人进食者均不同程度发病。其中 4岁男孩进食较多 ,入院时已死亡。 10岁女孩及母亲进食少许 ,临床症状较轻 ,仅有恶心、呕吐。女孩父亲进食较多 ,病情危重 ,入院时神志模糊、烦躁不安、大汗淋漓、胸闷气短、恶心呕吐、腹泻、大小便失禁。查体 :BP14 0 / 90mmHg(1mmHg =0 .133kPa)神志模糊 ,无蒜…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胃镜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诊断高危Hp相关性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58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依据组织病理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A组患者为慢性萎缩性胃炎59例,B组患者为浅表性胃炎53例,C组患者为胃癌患者46例,另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人群42例做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采用胃镜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观察两种检测技术联合诊断高危Hp相关性胃癌的临床价值。结果:C组患者PGⅠ及PGR水平均低于其他组患者,PGⅡ水平高于其他组患者,组间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30例血清PG阳性,12例阴性,胃镜联合血清PG检测高危Hp感染相关性胃癌检出率高于单一检测技术(P0.05)。结论:胃镜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对高危Hp相关性胃癌患者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准确度及特异度高,有效提升胃癌的早期检出率,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胃泌素-17(G-17)与幽门螺杆菌(HP)IgG抗体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0例胃部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学及胃镜检查结果分为胃癌组3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56例、对照组26例,对三组患者分别行PGⅠ、PGⅡ、G-17与HP-IgG水平检测,探讨各项指标与分组间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及对照组患者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均依次增高,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胃癌组G-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P0.05),对照组G-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及对照组患者HP-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9.47%(34/38)、85.71%(48/56)、34.62%(9/2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与幽门螺杆菌IgG抗体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胃癌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