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背景:达到支架内腔内皮化是血管支架置入,也是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防治再狭窄的目标,有学者已提议将促使内皮细胞功能及完整性的恢复作为预防术后再狭窄的新策略.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下层覆膜支架促进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后分流道内皮化的有效性.方法:建立猪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模型,以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将外覆小肠黏膜下层膜单丝编织网络型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置入肝内分流道,对照组植入单丝编织网络型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术后2,4周于直接门脉造影复查后,获取支架内及周围肝组织,行大体、病理组织形态学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与结论:术后2周造影复查示对照组、实验组分流道分别闭塞3,1只,术后4周分别闭塞4,6只,其余均不同程度狭窄,对照组血管再狭窄率高于实验组(P<0.05).病理及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内皮化程度较对照组高,且实验组内皮细胞形态、大小均匀,排列接近血流方向.结果证实小肠黏膜下层是一种可行的加快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后分流道内皮化的生物材料,但小肠黏膜下层覆膜支架未能明显提高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道的通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不同医学影像技术评估犬前列腺内经会阴激光消融(transperineal laser ablation,TPLA)的价值。方法:成年雄性比格犬6只,在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引导下通过TPLA分别对犬前列腺左右两侧叶各消融一个灶区(3 W/600 J和3 W/1 2...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盆腔动脉栓塞术(PAE)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PPH)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评估影响其临床成功率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需要做PAE手术的25例难治性PPH患者,分娩方式、出血的病因、详细的生化资料和治疗措施及临床结果都被记录下来,对影响临床结果的各种可能因素进行了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 结果临床成功率为92.00%(23/25),其余2例需要再次栓塞。产后出血控制成功率为96.00%(24/25),其余1例于二次PAE术后死于低血容量休克。长期随访的23例患者术后均恢复了月经,其中4再次成功受孕。统计分析显示PPH后PAE术临床成功率与患者的分娩方式、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大量输血(超过10个单位的压积红细胞)有关。 结论PAE治疗PPH的最终临床成功率达96.00%,是安全有效的,对于合并DIC或需要大量输血的患者术后应密切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在杂交手术室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中的的临床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治疗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产妇89例,32例多学科协作在杂交手术室行剖宫产术,57例常规手术室直接行剖宫产术。根据手术方案将产妇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对照组直接行剖宫产术。比较分析2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健康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581、20.645、5.345、3.399,P均<0.05)。观察组失血性休克、次全子宫切除及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39、5.148、4.954,P均<0.001),观察组术后感染、盆腔粘连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5.
症状性颅内动脉硬化狭窄支架成形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88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硬化狭窄支架成形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方法88例患者(男性67例),平均年龄为66.4±9.0(45~78岁),大脑中动脉病变28例、颈内动脉颅内段16例、椎动脉颅内段25例、基底动脉19例。结果采用球扩支架组治疗25例(Appolo支架21例,冠脉支架4例),采用自膨式支架治疗63例。3例因球囊支架无法到位放弃治疗,1例患者拟行Wingspan支架成形因术中导丝穿破分支血管而被迫终止手术,技术成功率95.5%(84/88)。术中3例颅内出血、术后3小时高灌注脑出血颅内出血1例,症状性颅内出血4例,发生率为4.6%(4/88);症状性缺血性脑卒中3例(2例完全缓解、1例明显改善),发生率为3.5%(3/88),围手术期症状性卒中发生率为8.0%(7/88);严重致残、致死2.3%(2/88)。结论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技术成功率高,围手术期症状性脑卒中的发生率虽较高,但严重致残、致死率较低,是顽固性症状性中重度颅内动脉硬化狭窄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覆膜支架防治TIPS分流道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覆膜支架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经颈内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分流道再狭窄的防治中,取得了较大进展,Viatorr支架已被证明可以更好地改善分流道通畅率。本文就各种TIPS覆膜支架的结构、性质、应用及疗效等作一综述,相信随着覆膜支架的不断改善,TIPS在治疗门脉高压疾病领域中将重新盛行。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子宫动静脉畸形采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19例子宫动静脉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评价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 结果19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均一次性UAE治疗止血成功,术后患者主诉右下腹轻度疼痛不适,术后2~5 d症状消失,剩余4例治疗后阴道仍有出血,其中2例患者转手术治疗,另2例给予保守治疗后好转。19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子宫动静脉畸形虽然在临床较为少见,但很容易引起严重后果,UAE治疗子宫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微创、高效且可重复的治疗方式,对无手术禁忌症者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研究动脉栓塞术(TAE)与微波消融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CHL)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8年4月我院综合介入科就诊的74例CHL患者,其中37例接受微波消融治疗,另37例接受TAE治疗,随访6个月。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86.5%对75.7%,P>0.05);治疗后,微波消融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分别为(47.9±5.7)U/L和(35.5±4.3)U/L,显著低于TAE组【分别为(93.5±11.2)U/L和(61.3±5.8)U/L,P<0.05】;术后12 h、24 h和48 h时,微波消融组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2.8±0.5)分、(1.7±0.2)分和(1.1±0.1)分,显著低于TAE组【分别为(4.7±0.9)分、(2.6±0.8)分和(1.8±0.3)分,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E和微波消融治疗CHL患者疗效类似,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可根据技术条件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3例晚期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均经临床、CT、MRI检查和病理活检后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先在DSA下行PTCD,1周后在CT下行胰腺癌病灶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统计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肿瘤大小变化,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1个月后23例患者黄疸均现减退,血清胆红素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临床表现明显疼痛的19例患者中8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8例患者部分缓解,3例无效,疼痛缓解有效率为84.2%。2个月后CT复查,实体肿瘤2例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4例无变化,5例疾病进展。随访过程中未出现与手术相关重症胰腺炎、胰漏、肠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PTCD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安全、有效,能够短时间内改善黄疸症状,控制肿瘤生长,并且具有较好的姑息性止痛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