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曹培龙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3(4):406-412
目的:
观察转录因子FOXC1、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乳腺癌各分子亚型中的表达情况,探讨FOXC1、MMP-7对乳腺癌分子亚型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105例乳腺癌患者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R、PR、HER2、CK5/6、CK14、EGFR结果分为四型:腔型、HER2阳性型、基底细胞样型(BLs型)及正常乳腺样型(NBLs型)。观察各乳腺癌分子亚型的临床特征及与FOXC1、MMP-7的关系。结果:在105例乳腺癌患者中腔型、HER2阳性型、BLs型和NBLs型乳腺癌所占比例分别为52.4%(55/105)、16.2%(17/105)、17.1%(18/105)、14.3%(15/105)。腔型和(或)NBLs型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HER2阳性型和(或)BLs型患者(log-rank值为22.161,P<0.01)。FOXC1阳性表达共28例,阳性表达率为26.7%(28/105),FOXC1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远处转移及患者5年生存率有关,而且FOXC1在BLs型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他分子亚型乳腺癌(χ2=30.108,P<0.01)。MMP-7阳性表达共71例,阳性表达率为67.6%(71/105),MMP-7与患者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患者5年生存率有关。MMP-7在BLs型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也高于其他分子亚型乳腺癌(χ2=11.328,P<0.05)。FOXC1与MMP-7的表达呈正相关(r=0.325, P<0.01)。结论:腔型和NBLs型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好,HER2阳性型和BLs型乳腺癌预后较差。FOXC1可能作为BLs型乳腺癌的特异性潜在分子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MMP-7可能作为判断乳腺癌侵袭性、恶性程度及评估预后的有用指标。FOXC1与MMP-7在分子机制上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联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炎性肌病的疗效。方法:总结并分析8例炎性肌病患者采用血浆置换联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和预后的情况。结果:8例血浆置换后四肢肌无力、面部皮疹等临床症状都有明显改善;8例血浆置换治疗后白细胞(WBC)、红细胞沉降率(ESR)、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血浆置换联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炎性肌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3.
34.
背景:研究证实C-反应蛋白在炎症发生及组织损伤时迅速升高,并能提示炎症反应程度。目的:分析实施带支撑环的聚四氟乙烯人工气管替代实验兔颈段气管后成活时间与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方法:用带支撑环聚四氟乙烯人工气管替代实验兔颈段气管,重建气道,观察实验兔气管移植后生存时间,以及实验兔气管移植后第1-7天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利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和实验兔生存时间之间呈简单线性相关。生存时间小于13 d的实验兔C-反应蛋白与气管移植后天数呈正相关升高趋势,而生存时间大于13 d的实验兔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降低趋势。正相关兔和负相关兔中位生存时间及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0 d(95%CI 8.614-11.386 d)和27 d(95%CI 23.970-30.030 d)。负相关样本的生存率明显高于正相关样本(χ2=29.364,P < 0.01)。结果证实实验兔气管移植后生存时间的延长与C-反应蛋白水平的降低有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评价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的婴儿痉挛症患儿,发作控制以后脑电图对复发的预测价值。 方法 收集婴儿痉挛症患儿50例,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研究。患儿接受初始ACTH治疗后,发作均得到控制。根据发作控制1月左右的视频脑电图结果,将患儿分为3组,即正常组(无癫痫波,n=11)、不正常组(有癫痫波但无高度失律,n=33)及高度失律组(n=6),比较3组的复发率。 结果 经过1~5年的随访,50例中,癫痫复发22例(44%),其中癫痫性痉挛18例,局灶性发作4例。复发与治疗后脑电图密切相关,脑电图正常组、不正常组及高度失律组的复发率分别为9.1%,48.5%及83.3%,3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婴儿痉挛症患儿经过初始ACTH治疗发作控制后,其脑电图对癫痫复发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