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对壶腹周围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出率,并分析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预后的关系,为提高临床综合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细胞角蛋白(CK7、CK18、CK19)单克隆抗体,对45例壶腹周围癌根治术后经病理常规HE染色阴性的186枚淋巴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 P法)检测,结合随访资料进行临床预后分析。结果45例壶腹周围癌根治术后HE染色阴性的186枚周围淋巴结中,有9例(20%、9/45)34枚(18.3%、34/186)淋巴结中检出微小转移灶。免疫组化诊断微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的1年复发率分别是88.9%(8/9)和16.7%(6/36),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单克隆抗体(CK7、CK18、CK19)检测发现,CK19在壶腹周围癌186枚淋巴结的检出率高达15.6%(29/186),CK19与壶腹周围癌淋巴结微转移关系密切(P<0.05)。结论对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壶腹周围癌淋巴结进行CK7、CK18、CK19检测有助于发现微转移灶,为提高淋巴结微转移诊断的准确性、判断临床分期、估计预后及选择辅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CK系列单抗联合检测可提高淋巴结微转移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82.
CD44v6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D44v6与胆囊癌发生及胆囊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CD44v6在29例胆囊癌、16例胆囊腺瘤及8例正常胆囊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CD44v6在正常胆囊组强保未见表达,胆囊癌与胆囊腺瘤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2.1%和19%,CD44v6的表达与胆囊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未分化及低分化胆囊癌CD44v6的表达率显著高于高分化胆囊癌(P<0.05).结论 CD44v6参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3.
胆管癌中EGFR、nm23H1基因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在胆管癌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21例胆管癌及15例胆管炎组织中EGFR,nm23H1基因蛋白产物,并分析其意义。结果:胆管癌中nm23H1阳性表达率低于胆管炎组织(P<0.05),而EGFR在胆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则显升高(P<0.01),nm23H1的表达与胆管癌TNM分期呈负相关(P<0.01)。结论:EGFR的高表达和nm23H1的低表达参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4.
曹农 《实用疼痛学杂志》2009,5(4):F0003-F0003
大约1986年前后,有一天我值班,来了一个急诊胃穿孔患者。记得患者情况不太好,麻醉科值班医生做的是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我和外科主任给患者做了胃大部切除术,手术时间大概有4小时左右(那时候这算是大手术,外科手术速度也比较慢)。奇怪的是,手术做完2小时了,患者还不见苏醒,甚至呼吸也没有恢复。  相似文献   
85.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发生于胆囊管开口以上的肝外胆管癌,包括肝总管、左右肝管。肝门部胆管癌占胆管癌总数的50%以上[1],在各类胆管癌中发病率最高,处理最为困难,预后亦较差。未进行治疗者通常只能生存3个月到1年[2]。1965年klatskin[3]首先描述此类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86.
目的系统评价介入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热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与更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同时辅以其他检索,收集所有TACE联合热疗与单纯TACE比较治疗肝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个RCT,90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TACE联合热疗组与单纯TACE组相比,其1、2年生存率、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年生存率:HR=2.40,95%CI(1.65,3.48),P<0.000 01;2年生存率:HR=3.28,95%CI(1.87,5.76),P<0.000 1;总有效率:RR=1.59,95%CI(1.42,1.79),P<0.000 01;生活质量改善率:RR=1.79,95%CI(1.42,2.25),P<0.000 01],而且TACE联合热疗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单纯TACE组,但只有骨髓抑制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79,95%CI(0.69,0.92),P=0.001]。结论与单纯TACE相比,TACE联合热疗能明显提高患者1年和2年生存率及近期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有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的趋势,但其长期疗效和更全面的安全性尚需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RCT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87.
88.
89.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近十几年在临床外科中广泛被接受并采纳的修补腹股沟疝的手术方式.相对于传统的疝修补手术来讲,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诸多优点,但由于手术医生对腹股沟区解剖的认识及手术熟练程度的不同,在选择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方式及修补材料上都有所不同.本研究对我院2001年4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450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0.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185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一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近10年收治的门静脉高压症共185例,分别行单纯脾切除21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胃底黏膜下环扎术107例.门腔分流术29例,脾肾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胃底环扎术18例,肝移植术10例。术后随访1~6年:结果单纯脾切除术的再出血率为14.3%,生存率为85.7%。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胃底黏膜下环扎术的再出血率为10.4%,生存率为78.5%。门腔分流术无再出血病例.生存率为93%。脾肾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胃底黏膜下环扎术的再出血率为11.1%,生存率为89%。肝移植术随诊1~5年,存活8例。结论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