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医院压疮漏报原因,提出防范措施,降低漏报率。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09年9月期间住院患者压疮上报情况,压疮上报分布的科室和分布的月份。结果:全院仅有50%的临床科室上报压疮,且同类科室上报压疮数相差很大;9个月压疮上报率与医院压疮管理有直接关系,压疮在我院存在漏报现象。结论:建议建立非惩罚性的患者安全、护理人员安全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提高压疮的上报率。  相似文献   
1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临床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我院自2005年4月~2007年12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加丁咯地尔治疗TIA患者60例并以川芎秦加葛根素作对照,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急性CO中毒为我国北方地区冬春季节的高发病,经积极的治疗大部分患者能治愈.但有10—30%的患者经过2—60d的“假愈期”,又突然出现一系列的神经精神障碍,即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以往多采用高压氧,血管扩张剂及对症等治疗,但疗效欠佳,后遗症多,我们自1998年起应用甲强龙和丙种球蛋白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并发神经系统损害多以肌肉和周围神经改变为主,如周期性麻痹等,而并发脑梗死相对少见。2008-10-04,我们诊治青年甲亢并发脑梗死1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介入及药物治疗对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与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和患者意愿,其中观察组48例行介入手术治疗,对照组32例行单纯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59.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14.58%,对照组为34.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分别为(19.87±3.07)ug/L和(2.67±0.81)IU/m L,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为(51.19±5.62)ug/L,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脑梗死效果显著,能显著降低死亡率,改善凝血纤溶功能,在具体操作时应严格操作流程,尽量减少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减少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支架置入术中及术后风险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对120例基底动脉狭窄的患者,根据脑灌注成像、头颅CT或MRI、临床症状、病史、数字减影血管成像综合判断后置入相应的支架,支架置入后应用相应的药物.支架术后1年行颈部加全脑血管造影、头颅CT灌注成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头颅CT/MRI进行综合的评定.结果 支架置入过程中出现急性脑梗死2例,1年后出现支架闭塞2例,支架再狭窄8例,与支架相关的脑梗死3例.结论 基底动脉狭窄支架置入存在较大的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努力避免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行支架置入治疗与药物治疗1年时的疗效进行分析,进一步证实支架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入选108例,均为症状性狭窄,符合支架置入的标准支架治疗68例,药物治疗40例,记录1年内狭窄血管的再狭窄率、闭塞率、新发脑梗死几率、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率、NIHSS评分来进行综合的分析。结果支架组与药物组患者在再狭窄、闭塞、新发脑梗死几率、NIHSS评分、短暂性脑缺血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治疗是安全的,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应尽早采取支架治疗。  相似文献   
19.
基底动脉狭窄是发生脑干梗死的主要的原因,预防因基底动脉狭窄引起的脑干梗死,有单纯的药物治疗与支架治疗两种措施,支架治疗是目前治疗基底动脉狭窄有效的方法之一,基底动脉狭窄支架治疗在所有脑血管狭窄支架治疗中并发症及风险的发生率最高,支架术中主要出现的并发症包括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20.
脑血管狭窄的支架治疗是目前应用药物治疗不能治愈患者的最佳的选择.但这种治疗方法有一定的风险,风险发生的几率与术者的技术有关外,与围手术期的护理有直接的相关性,护理的质量决定患者的治疗效果,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细致的观察患者的每一个方面的变化至关重要.本文对脑血管狭窄支架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