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1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9篇 |
内科学 | 3篇 |
皮肤病学 | 11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27篇 |
预防医学 | 19篇 |
药学 | 33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9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探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IL-22处理后HaCaT细胞Cx43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功能的影响,以及该过程是否与JNK通路有关,进一步阐明ATRA对GJIC功能影响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筛选ATRA影响IL-22处理HaCaT细胞最适处理时间;划痕标记染料示踪试验观察GJIC功能影响;免疫荧光检测ATRA和/或IL-22处理组Cx43、p-JNK、JNK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ATRA使HaCaT细胞的GJIC功能呈处理时间依赖性上升。ATRA作用于IL-22诱导HaCaT细胞后, Cx43蛋白表达水平增加, GJIC功能上调,p-JNK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ATRA可抑制IL-22介导的Cx43表达减少和GJIC下调作用,这一过程与JNK通路无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血清中miRNA-122的表达量在病程中的动态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52例脓毒症患者,其中一般脓毒症23例,重症脓毒症29例,23例健康人作为对照。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研究对象在入组第1,3,5,7,10,14天血清中miRNA-122表达量,并记录患者的基本临床信息。结果在脓毒症患者入组后14d的病程中,52例脓毒症患者和23例健康人群血清中的miRNA-122表达量在每个时间点比较,前者均比后者显著下降(P<0.01)。用入组第1天的miRNA表达量做ROC诊断分析得出,miRNA-122诊断脓毒症的特异性是95.7%,敏感性是53.8%。重症脓毒症组的血清miRNA-122表达量水平高于一般脓毒症组,并且在各个观测时间点两组表达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血清中miRNA-122可能作为脓毒症诊断的特异性标志物,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并且miRNA-122在预警脓毒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方面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5.
目的 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患儿SARS相关冠状病毒(SARS CoV)特异性抗体水平和与SARS患儿密切接触的成人有无隐性感染。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FA)和ELISA两种方法检测北京市2 4例恢复期儿童SARS患者和2 6名与其密切接触的家长血清SARS CoV特异抗体,其中IFA法检测IgM和IgG抗体,ELISA检测IgM和混合抗体;同时通过入户问卷收集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 1 )IFA法测定血清SARS CoV IgG的阳性者1 0例( 4 2 % ) ,SARS CoV IgM阳性2例( 8% ) ;经ELISA法测定SARS CoV混合抗体的阳性者9例( 3 8% )。( 2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抗体阳性的1 0例患儿中有明确SARS接触史的患儿8例,而在抗体阴性的1 3例中仅1例阳性(P <0 . 0 5)。( 3 ) 1位受检家长(患儿的祖母)IFA法检测SARS CoV IgG和ELISA法检测混合抗体均为阳性,约占4% ( 1 / 2 6) ,该患儿的祖父亦为SARS患者。结论 ( 1 )有SARS接触史的患儿在抗体阳性组的比例较之在抗体阴性组的比例明显增高,提示流行病学史在儿科SARS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2 )未能证实与儿童SARS患者接触的成人中存在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26.
目的:了解贵州省3个少数民族(布依族、水族、苗族)群体人类白细胞抗原-G( HLA-G)基因14 bp插入/缺失多态性的分布规律及其与遗传背景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扩增、电泳及测序的方法对来自贵州地区的布依族、水族、苗族共344例健康个体DNA进行HLA-G基因14 bp插入/缺失多态性检测,并与文献报道的仡佬族、壮族等13个民族群体的HLA-G基因14 bp插入/缺失多态性分布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布依族、水族和苗族人群的+14 bp 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3.7%、26.0%和38.1%,+14 bp/+14 bp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40%、10.4%和15.9%,14 bp插入频率比较示布依族和苗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45,P=0.001),苗族与水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5,P=0.009)而布依族和水族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17);与其他人群数据比较,苗族群体的14 bp插入/缺失分布与其他人群相似,而作为壮侗语族的布依族、水族则有自己独特的14 bp插入/缺失分布规律。结论:布依族、水族人群的14 bp插入/缺失分布相似,但是与苗族人群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灯盏细辛活性部位对SH-SY5Y神经细胞中α7神经型尼古丁受体(nAChR)亚单位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以及对抗β-淀粉样蛋白的毒性作用。方法:灯盏细辛经乙醇提取、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再以反相硅胶柱分离等方式得到极性部位,选取一定浓度的灯盏细辛提取物处理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后,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α7 nAChR蛋白水平的变化;再将能明显上调α7 nAChR蛋白水平的灯盏细辛提取物预处理SH-SY5Y细胞后,加入Aβ25-35处理,用比色法测定MTT还原率,观察灯盏细辛活性部位对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灯盏细辛醇提乙酸乙酯及正丁醇部位、以及该部位经反相硅胶柱分离的低极性部位均能显著上调α7 nAChR蛋白水平,并减弱β-淀粉样蛋白引起的细胞损伤。结论:灯盏细辛活性部位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与上调α7 nAChR有关。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测算样本医院儿科109个DRG病种组成本,根据核算结果开展病种组比价研究,以期理顺病种组比价关系。方法:收集儿科2020年病种费用与成本相关数据,利用费用成本转换法测算儿科病种成本,采用统计描述方法分析儿科病种组费用、成本及比价关系。结果:58.71%的儿科DRG病种组呈现不同程度亏损;儿科DRG病种组费用与成本之间存在偏离;儿科DRG病种组比价关系尚未理顺。结论:建议有针对性地调整儿科医疗服务价格,突显儿童医疗服务价值,同时秉持比价合理的原则,推行以成本为基础的DRG病种组定价制度。 相似文献
30.
通过梳理工伤康复服务项目规范与支付标准制定等相关政策,阐述“国家版”和“广东省版”工伤康复服务项目和支付标准制定情况,分析新增工伤康复服务项目管理现状。选择广东省40家协议医院为样本,基于专家咨询法,计算专家采纳率,建立新增工伤康复服务项目目录,并通过基准项目赋值定价,为新增工伤康复服务项目遴选及支付标准提出管理措施。文章建议进一步细化新增工伤康复服务价格项目立项审批流程,建立新增工伤康复服务项目管理办法,规范管理制度。探索新增工伤康复服务项目纳入工伤保险目录管理机制,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学会或协会的作用,加强卫生技术评估准入评审与价格制定管理决策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