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7篇
综合类   161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目的研究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老年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T细胞、NK细胞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镇痛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92例老年宫颈癌患者根治术病例,根据所使用的镇痛方式分为3组:PCIA组(38例),PCEA组(36例),对照组(18例)。在诱导麻醉前、手术开始2 h、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3 d、术后7 d时间点上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结果 3组病例在麻醉和手术后NK细胞活性明显下降、CD4降低、CD8升高,CD4/CD8比值下降,在术后3 d左右开始恢复,术后7 d左右恢复接近诱导麻醉前水平。但PCIA组、PCEA组相对对照组程度上要轻,且恢复快,尤其是PCEA组。结论老年癌症患者术后应该积极采用术后镇痛,方式上以PCEA方法更佳。  相似文献   
4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3岁,体质量61 kg,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同种异体肝移植供体右半肝切除术.术前血压109/64 mm Hg,心率83次/分;心电图示:窦性心率,正常心电图;K+:4.4 mmol/L;Na+:141 mmol/L;肌酐(Cr) 82 μmol/L;清蛋白(Ab)45 g/L;渗透压:295 mosm/L;余肝、肾功检验结果均正常.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吸入1.2%异氟烷5h后成年和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及海马α4型烟碱乙酰胆碱受体(alpha 4 nicotine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4nAChR)表达改变。方法健康成年和老年SD大鼠各50只,分为老年对照组(A0),水迷宫老年对照组(WA0),水迷宫老年异氟烷1(WA1)、3(WA3)、7d组(WA7),成年对照组(B0),水迷宫成年对照组(WB0),水迷宫成年异氟烷1(WB1)、3(WB3)、7d组(WB7),每组10只。WA1、WA3、WA7组和WB1、WB3、WB7组分别吸入1.2%异氟烷5h后与WA0、WB0组水迷宫训练检测学习记忆功能,WA1和WB1组于第1天,WA3和WB3组于第3天,A0、WA0、WA7、B0、WB0和WB7组于第7天处死取海马,Westernblot检测α4nAChR表达,并观察海马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分布。结果水迷宫实验表明WA0、WB0组无明显差异,WA7(第3、4、5天)潜伏期与WA0(第3、4、5天)、WB0(第3、4、5天)及WB7组(第3、4、5天)相比明显延长(P<0.05),WA3(第3天)潜伏期与WA0(第3天)、WB...  相似文献   
45.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是研究不涉及DNA序列改变的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可遗传修饰,即探索从基因演绎为表型的过程和机制的一门新兴学科.DNA的甲基化是调节基因表达的一种表观遗传方式[1].DNA甲基化因其与人类发育和肿瘤的密切关系,已经成为表观遗传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所谓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转移酶(DNMT)作用下,将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SAM)的甲基基团共价结合到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5'碳位上的过程.  相似文献   
46.
腹腔镜胆管探查术中难取结石的体内冲击波碎石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刚  尹思能  龙飞伍  刘安  易斌  王征夏  陈先林 《四川医学》2009,30(11):1723-1725
目的探讨体内冲击波胆管碎石技术在腹腔镜胆管探查取石术中对难取结石的运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08年10月在腹腔镜胆管探查取石术中对胆管镜取石困难的53例患者运用体内冲击波胆管碎石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完全取净结石49例(92.4%)。未取净结石4例(7.6%),分别为原发肝内胆管二级支结石伴有局部胆管开口狭窄3例,胆总管下端嵌顿结石1例。全组16例安放T管,37例做一期胆管缝合。一期缝合有4例术后轻度漏胆。6例胆总管下端嵌顿结石,碎石过程中轻度渗血,经生理盐水冲洗后停止,无大出血、无胆管击穿及胆管撕裂伤,无死亡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结论体内冲击波胆管碎石治疗腹腔镜胆管探查术中难取结石,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深入探索研究和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47.
麻醉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但需阅读许多专业文献,更重要的是必须进行大量的临床操作实践和总结[1].针对麻醉科临床实习的特点,我们根据教学实习大纲及医院的要求,在47名麻醉科实习同学教学工作中引入量化考核,使临床实习的管理工作向科学化、正规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以适应医学教学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48.
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清中(1-3)-β-D-葡聚糖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0例可疑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真菌培养法28例阳性,阳性率为46.7%;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法阳性38例,阳性率63.3%,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法阳性率明显高于真菌培养法(χ2=24.7620,P<0.05).深部真菌感染培养阳性组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为(68.84±21.28)pg/ml,深部真菌感染培养阴性组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为(31.94±10.65)pg/ml,20例健康对照组两法均为阴性,统计学处理表明深部真菌感染组血清(1-3)-β-D-葡聚糖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6040、2.0978,P<0.05),而且深部真菌感染培养阳性组血清(1-3)-β-D-葡聚糖浓度亦明显高于深部真菌感染培养阴性组(t=2.347,P<0.05).结论 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较传统的真菌培养法简便、快速、阳性率高,可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49.
50.
再次腹腔镜手术处理胆管残石和胆管再生结石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前,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管残石及腹腔镜胆道探查术(LCDE)后胆管再生结石的处理,多采用经内镜乳头切开(ES)或者开腹胆道探查(OCDE)。我院从1997年6月到1999年2月,对5例LC术后胆管残石和2例LCDE术后胆管再生石,选用再次LCDE处理。两次手术间隔1天到5年。术中一次取净结石。2例术后安置T管,5例胆管一期缝合。T管于术后6周拔除,并经T管窦道行胆道镜检查。胆管一期缝合者,术后3月行静脉胆道造影(IVC),均未发现残石和狭窄。结论:腹腔镜手术的微创优越性,使再次腹腔镜手术处理胆管残石和再生石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