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4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112篇
耳鼻咽喉   12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97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469篇
内科学   197篇
皮肤病学   76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82篇
综合类   755篇
预防医学   363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424篇
  8篇
中国医学   300篇
肿瘤学   8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0篇
  1977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正男科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从临床学科(内科、外科)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男科虽然起步较晚,但近20余年来,在治疗男性不育、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等男性疾病方面发展较快,成果凸显。然而,男科学的教育,尤其是中医男科学的临床教学仍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科,师资力量较薄弱,广大学生对临床男科学疾病的重要性缺少基本认识,亟待加强临床男科学课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与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H型高血压)动脉血管狭窄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血管狭窄患者36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H型高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 (1)MT增厚在HHcy组较单纯高血压组更为显著;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发生率HHcy组较单纯高血压组更高,HHcy组的血清Hcy水平与IMT呈正相关;(2)高血压和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狭窄程度有关联,不同血管狭窄程度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比较,H型高血压与血管狭窄部位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均为引起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随着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增高,血管狭窄程度也逐渐增高,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BALB/c小鼠采用高脂饮食建立肥胖模型的差异。方法:32只4周龄无特定病原体级BALB/c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雌性对照组、雌性高脂组、雄性对照组和雄性高脂组,每组8只。雌性对照组和雄性对照组采用普通饮食,雌性高脂组和雄性高脂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喂养12周后测量小鼠体重、内脏脂肪比、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血脂、代谢相关激素水平,并采用16S rRNA测序检测小鼠粪便菌群构成。结果:高脂饮食干预导致雄性小鼠体重和内脏脂肪比明显增加,病理表现为单个脂肪面积明显增大,肝脏脂肪滴堆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口服糖耐量试验时间-血糖曲线下面积以及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上升(均P<0.05),并出现明显胰岛素抵抗(P<0.01)。而雌性高脂组体重、内脏脂肪比、血清胰岛素和瘦素水平与雌性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脂干预后小鼠肥胖相关肠道菌群相对丰度显著变化并存在性别差异,其中雄性高脂组肥胖相关菌属(如布劳特菌)相对丰度明显增加,菌群结构变化更明显。结论:高脂饮食喂养12周4周龄BALB/c雄性小鼠可稳定建立以内脏脂肪堆积、代谢功能紊乱和肠道菌群变...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冠心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5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氯吡格雷组及冠心宁组,每组各15只。灌胃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变化,检测心肌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表达、心肌组织中氧化应激因子[活性氧(ROS)、细胞总抗氧化能力(T-AOC)]、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心脏彩超指数[左室室间隔收缩期厚度(IVSs)、左室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结果 相较空白对照组,氯吡格雷组及冠心宁组大鼠的心肌超微结构变化更显著,且冠心宁组对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炎性损伤明显减轻。氯吡格雷组、冠心宁组心肌组织中PI3K、AKT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且冠心宁组高于氯吡格雷组(P<0.05)。氯吡格雷组、冠心宁组心肌组织中PI3K、AKT表达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冠心宁组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氯吡格雷组、冠心宁组心肌组织中ROS低于空白对照组,T-AOC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冠心宁组心肌组织中ROS低于氯吡格雷组,T-AOC水平高于氯吡格雷组(P<0.05)。氯吡格雷组、冠心宁组血清TNF-α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TGF-β1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冠心宁组血清TNF-α水平低于氯吡格雷组,TGF-β1水平高于氯吡格雷组(P<0.05)。氯吡格雷组、冠心宁组IVSs低于空白对照组,LVFS高于空白对照组,冠心宁组IVSs低于氯吡格雷组,LVFS高于氯吡格雷组(P<0.05)。结论 冠心宁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超微结构与心功能,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及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13K/AKT信号通路、增强线粒体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5.
杨X,女性,28岁,一九八八年发现双侧腋下皮肤出现棕黄色皮诊,先后到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就诊,均诊断为“毛囊角化病”,服用维生素A治疗无效.近两年皮损范围不断扩大,肩胛部、腹股沟等处相继发现类似皮损.一九九0年因皮诊和双眼“黑色漂浮物”入我院.  相似文献   
46.
目的通过经阴道修补直肠前突术和PPH术治疗直肠前突疗效比较,探讨两种术式治疗直肠前突方面的优缺点。方法对2004~2011年采用经阴道修补直肠前突术式(A组)和PPH术式(B组)治疗直肠前突各30例,在有效例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恢复工作时间、术后疗效等指标作对比分析。结果 PPH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等方面优于经阴道修补直肠前突术式,两种术式有效率相近。结论 PPH术式治疗直肠前突是一种有效方法,手术简单,疗效好。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研究影响肝癌自发破裂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因素,评估选择性一期肝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2002年4月至2006年11月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确诊为肝癌的4209例患者中,有200例肝癌自发破裂.回顾性分析200例自发破裂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评估不同治疗手段的预后,并与随机选取的202例同期未发生破裂的肝癌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肝硬化、高血压、血管癌栓、肝外侵犯及肿瘤大于5 cm是肝癌自发破裂的预测因素.在200例肝癌自发破裂患者中,105例行肝切除治疗、33例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62例保守治疗.所有肝癌破裂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个月(1 ~72个月),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32.5%、10%和4%.肝切除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1~72个月),TACE组为4个月(1~30个月),而保守组为1个月(1~19个月).行肝切除的肝癌破裂患者(105例)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7.1%、19.0%和7.6%,而同期未破裂肝切除肝癌患者(98例)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7.1%、59.8%和41.2%(P<0.001).结论 对于伴有肝硬化、高血压、血管癌栓、肝外侵犯及肿瘤大于5 cm的肝癌患者,应警惕肝癌自发破裂的高风险.选择性一期肝切除治疗的肝癌破裂患者能够获得长期生存,尽管其总体预后较肝癌未发生破裂患者差.  相似文献   
48.
肝内胆管结石伴晚期肝内胆管癌临床特点及漏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性研究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细胞癌而行手术治疗患者中,术中方明确诊断为肿瘤腹腔内广泛转移而仅行剖腹探查者的临床特点,探讨预防发生此种情况的方法。方法对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细胞癌的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结果自2006年6月-2008年6月连续收治499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其中36例合并存在胆管细胞癌,发病率为7.2%,有7例术中方明确诊断为肿瘤腹腔内广泛转移而仅行剖腹探查术,7例CA199阳性中强阳性6例,合并腹水6例。7例均在术后8月内死亡。结论肝内胆管结石继发胆管细胞癌患者的恶性程度较高,对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中CA199强阳性并且合并腹水的患者,应考虑到已发生癌变及已发生肿瘤扩散的可能而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锁孔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41例均在全麻下手术 ,作颞部长5cm斜切口 ,直径 3cm的圆形骨窗 (环钻 ) ,显微镜下分开侧裂池或脑沟、皮质 ,清除血肿并彻底止血 ,复位固定骨瓣。结果 :存活 3 6例 ,根据ADL(日常生活能力 )分级 :Ⅰ级 6例 ,Ⅱ级 17例 ,Ⅲ级 9例 ,Ⅳ级 3例 ,Ⅴ级 1例。结论 :此术式副损伤小 ,止血及清除血肿彻底 ,手术路径短、视野清晰。  相似文献   
50.
原发性肝癌术后胸腔积液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胸腔积液的原因并总结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7月至2004年6月各类右肝切除手术5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3例行肝切除术的患者,术中采用氩气电刀游离肝脏,术后出现胸腔积液20例,发生率为3.8%;同期行右肝切除的467例患者,术中采用常规方法游离肝脏且肝切除后常规对拢缝扎膈肌创面,术后出现胸腔积液49例,发生率10.5%,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术后膈下积液、术后肝功能不全伴中等量以上腹水、肝门阻断时间长、肝硬化等是肝癌肝切除术后胸腔积液发生的重要原因。结论采用氩气电刀游离肝脏且不常规对拢缝扎膈下创面能较好地预防术后胸腔积液的发生;伴有临床症状的中等量以上的胸腔积液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