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1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4篇 |
内科学 | 10篇 |
外科学 | 196篇 |
综合类 | 30篇 |
预防医学 | 12篇 |
药学 | 4篇 |
中国医学 | 6篇 |
出版年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5篇 |
1978年 | 3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王贵阳|李可为|李甫|修鹏|张晞文|季福|王坚|施维锦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2):140-144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8月施行的71例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一期缝合39例(缝合组),T管引流32例(引流组),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开始流质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缝合组腹腔引流时间及总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引流组(均P<0.05)。两组术后胆瘘、胆管炎、残余结石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术后胆管狭窄和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胆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在术后引流时间和治疗费用方面比与T管引流更具优势,在合适的适应证下应作为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72.
ERCP后胆胰肠结合部损伤的发生率为0.3%~1.3%,早期诊断困难,处理不当病死率在50%以上[1].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共行ERCP 810例,所致胆胰肠结合部损伤2例,发生率为0.2%.本文总结我院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3.
原发性胆囊癌诊治的经验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5例原发性胆囊癌进行临床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45例中22例(48.9%)被延误诊断,其主要原因是临床医生容易忽视,仅满足胆石症的诊断而以轻心,诊断手术的局限性和经验积累的认识不足,以及家属对手术的顾虑。针对上述延误教训,关键是提高早期诊断率和处理癌病变。对50岁以上,结石〉2cm,胆囊萎缩,胆囊壁局限性增厚,磁瓶样胆囊,单发息肉〉1cm,应积极手术,并在术中剖检每例胆踩示本,发现可疑之处立即 相似文献
74.
"六腑以通为用"理论在胰腺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六腑以通为用”是中医对脏腑正常生理功能最经典的阐述之一 ,由此引出的“不通则痛、通则不痛”已成为腹部疼痛最常见的病机和治则。在胃肠道和胆胰外科中 ,这一病机已得到充分的认识和运用。1993年以来 ,我们在诊治慢性胰腺炎的腹痛中深感其指导意义 ,继而将此理论应用于壶腹周围癌胰管梗阻引起的疼痛 ,收到了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 1 慢性胰腺炎资料1 1 1 一般资料 1993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 ,我院共收治 4 0例 ,其中男 2 6例 ,女 14例 ;年龄 15~ 81岁 ,中位年龄 4 9岁。主要症状为中上腹或左上腹疼痛伴腰背部放射 ,3例疼痛剧… 相似文献
75.
目的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率和远期生存率。方法对12例BismuthⅢ型和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施行包括部分肝脏、受侵门静脉和肝动脉在内的整块切除。结果术后病理证实9例(75%)获根治性切除,3例(25%)为姑息性切除。术后发生胆漏、肝功能不全和肺部感染各1例,无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中位随访5年。9例获根治性切除者1年、3年、5年存活率分别为88.8%(n=8)、55.6%(n=5)和44.4%(n=4),最长存活已达9年。获姑息性切除(n=3)和同期仅放置胆道内支架者(n=5),平均中位生存8.2和9.1个月。结论肝门部胆管癌合并左肝叶和受侵门静脉干联合整块切除能显著提高BismuthⅢ型和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率。只有获得根治性切除的患者才有可能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76.
目的 介绍胰管空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的方法,并评估其对晚期壶腹周围癌的疗效,推广胰管空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方法 对25例晚期壶腹周围癌患采用胰管空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治疗。结果 手术后胰高压腹痛都能缓解或减轻,消化道症状改善。结论 本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可作为晚期壶腹周围癌的姑息性治疗,还可作为重病患根治前的第一期手术。 相似文献
77.
四种胆道姑息性引流手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4种胆道姑息引流手术处理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的疗效比较。方法:收集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3例因各种原因而分别行胆管T管外引流术、胆囊空肠Roux-en-Y吻合术、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及胆管空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对4种胆道姑息引流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退黄效果、肝功能恢复情况、手术死亡率、并发症率、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生活质量以及病人生存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获随访者123人,随访率为80.39%。胆管空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组在平均手术时间[(100.31±34.29)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23.97±120.79)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7.84±8.30d)和平均住院费用(22836.6±14112.24元)方面均显著低于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组,而同胆管T管外引流术组和胆囊空肠Roux-en-Y吻合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4种胆道姑息引流手术在退黄效果、肝功能恢复、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率方面经统计学检验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胆管空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兼具T管外引流手术与胆肠内引流手术的优点,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尤其适用于高龄和术前一般情况较差无法耐受长时间手术的病人。 相似文献
78.
ERCP后胆胰肠结合部损伤的发生率为0.3%~1.3%,早期诊断困难,处理不当病死率在50%以上[1].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共行ERCP 810例,所致胆胰肠结合部损伤2例,发生率为0.2%.本文总结我院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9.
毕Ⅱ式胃切除术后胆总管十二指肠残端吻合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改良后的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在胆肠吻合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行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与胆总管进行吻合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进行术后疗效的随访观察。结果:本组15例经8个月至14年(平均随访8年)的远期随访,无1例发生吻合口狭窄及胆道逆行感染。随访中3例因症状复发而再次手术,但术后证实无1例症状是由吻合口狭窄或逆行感染引起。结论:行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将排外的十二指肠与胆总管吻合,可克服胆肠返流、胆道逆行感染、吻合口慢性牵拉造成狭窄等缺点,具有手术安全性大、术后并发症少、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病情危重、且有多次上腹部手术史的病人。但产生盲端综合征的问题可能依旧存在,值得以后在吻合术式的选择中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0.
1 临床资料 例 1,男性 ,5 5岁。皮肤、巩膜黄染进行性加重一月 ,伴有右上腹隐痛 ,既往有乙肝病史。总胆红素 5 48μmol/L ,直接胆红素 30 3μmol/L ,AKP830IU/L。HbsAg(+) ,抗Hbe(+) ,AFP>30 0 μg/L。B超、CT和MRCP均提示肝门占位 ,肝内外胆管扩张 ,有肝门胆管癌可能。积极术前准备 ,择期行手术治疗 ,术中见肝硬化严重 ,呈结节状 ,胆总管内可见 2cm× 1.5cm大暗红色组织。行癌栓清除 ,“T”管引流 ,病理示胆管癌栓 (肝癌细胞 ) ,术后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术后 1月黄疸消退 ,术后 3个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