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是血管紧张素I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的关键酶,该基因16内含子有287bp的Alu序列,可见插入与缺失多态现象。已有研究证实,ACE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不同种族间基因多态性存在差异,但同一地区、不同民族间是否存在差异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中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对内蒙古地区汉族、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和鄂伦春族人群ACE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2.
乔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27例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乔本甲状腺炎(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复习27例HT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除观察HE切片外,并选择部分病例做HBME-1、CK19、galectin-3、Ret-Oncoprotein和p53。探讨HT癌变的可能机制。结果105例HT中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27例,合并B细胞淋巴瘤2例。2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率占HT的25.7%(27/105),其中乳头状微癌17例,普通型4例,滤泡型2例,实体型2例,弥漫硬化型1例,嗜酸细胞型1例。合并HT的甲状腺乳头状癌镜下形态学表现以及免疫组化HBME-1、CK19和galectin-3表达均与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相似。2006年随访21例(77%)均健在,其余6例失访。结论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好发于中年女性,并且临床多无症状。肿瘤的发生与HT关系密切。由于HT患者中乳头状癌发病率较高(25.7%),而且又以微小癌占多数(63%),因此对中年女性的HT,应该仔细检查。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人结肠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对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黏附、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人结肠CAF及正常成纤维细胞(NF)条件培养基,建立结肠CAF、NF与Lovo细胞间的共培养模型,以无血清培养基处理的Lovo细胞作为空白组.进行细胞增殖、黏附、迁移及Transwell侵袭能力检测。结果Lovo细胞与结肠CAF共培养后。增殖48和72h反映细胞增殖的吸光度(A)值分别为(0.667±0.059)和(0.709±0.030),明显高于空白组[(0.574±0.031)和(0.593±0.031)]和NF组[(0.597±0.036)和(0.652±0.0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黏附细胞的A值为(0.588±0.067),也明显高于空白组(0.226±0.039)和NF组(O.375±0.059),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12h和24h细胞迁移率分别为(35.2±8.7)%和(64.6±7.1)%,明显高于空白组[(14.7±3.6)%和(26.3±10.3)%]和NF组[(14.1±7.3)%和(35.2±9.8)%](P〈O.01);透膜细胞数为(56.2±4.8)个,多于空白组的(14.6±2.2)个和NF组的(22.9~4.5)个(P〈O.01)。结论人结肠CAF具有增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黏附、迁移和侵袭的能力。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CC16在人肺泡上皮细胞中的抗炎作用及调节机制。方法:Western Blot及Real Time PCR检测CC16过表达和敲除以及人工重组CC16(rhCC16)对LPS诱导的炎性因子IL-1、TNF-α、IL-10表达的影响;MTT检测细胞存活率验证rhCC16对人肺泡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利用RNA干扰阻断NF-κB通路后,Western Blot及Real Time PCR检测rhCC16对炎性因子IL-1、TNF-α、IL-10表达的影响。结果:内源的CC16和rhCC16均能抑制LPS诱导IL-1、TNF-α的表达,促进IL-10的表达;rhCC16可保护人肺泡上皮细胞免遭炎症反应的破坏;阻断NF-κB通路后,rhCC16的抗炎作用减弱。结论:CC16可以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反应,保护人肺泡上皮细胞免遭炎性因子的破坏。  相似文献   
85.
肾小球病是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肾穿刺检查是确诊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光镜观察肾组织病变在进行肾小疾球疾病诊断和分类工作中起重要作用[1]。常规HE染色不能清晰地显示肾小球基膜,在实际工作中除免疫荧光抗体检测外, PAS、PASM、Masson 特殊染色才能将基膜清晰地显示出来[2]。尤其是六胺银加马松三色双重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基膜增厚和钉突、双轨,对诊断膜性肾小球肾炎及其它各种肾小球疾病有重要价值,是观察肾小球基膜改变的重要方法之一[3]。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在涎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OPN在68例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20例、腺样囊性癌24例、Warthin瘤24例)和20例瘤旁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OPN在多形性腺瘤和Warthin瘤中均较正常涎腺组织增高(P<0.05);在腺样囊性癌中较正常涎腺组织增高,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OPN在正常涎腺组织和腺样囊性癌中有弱表达,在多形性腺瘤和Warthin瘤中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87.
颈淋巴结转移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颈淋巴结转移瘤的病理学特点,为判断颈淋巴结起源未明转移瘤(metastasis of unknownorigin,MUO)的可能原发部位提供参考性诊断思路。方法:对275例颈淋巴结转移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一般性分析,对其中235例已知原发瘤部位病人的颈淋巴结侧住、转移瘤的组织学类型与原发瘤部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男性MUO率(19.01%)显著高于女性(9.77%)(P〈0.05)。(2)男、女性病人年龄分布均较广泛。(3)Ⅰ~Ⅴ组颈淋巴结转移瘤所在区域与其原发器官淋巴引流区基本相符,而Ⅵ组转移瘤的原发部位除一些常见部位(如肺、乳腺、甲状腺、肾、上消化道)外,还可来自腹、盆腔等远处引流区域且转移至左侧显著多于右侧(P〈0.01)。(4)男性有4个组织学类型,依次为鳞癌、腺癌、未分化癌、髓样癌,相对应的原发瘤部位有16个,女性除上述类型外,还有黑色素瘤共5个组织学类型,相对应的原发瘤部位有15个。结论:颈淋巴结转移瘤的原发部位十分复杂,在寻找其原发部位时除要想到每一区域淋巴结回流的常见部位,任何其他可能的原发灶位置也必须系统地回顾,尤其对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瘤。  相似文献   
88.
正患者女性,43岁,2018年3月体检发现右肺上叶占位,2018年10月复查发现肿物增大,收治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上叶结节,考虑恶性,转移瘤可能。患者无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症状,于2018年10月30日全麻下行胸腔镜手术切除病灶。病理检查眼观:右肺上叶楔形组织1块,大小11 cm×2 cm×1. 5 cm,近胸膜处见一直径1. 8 cm的结节,与周围组织界清,有完整包膜,切面灰白色,实性,质地中等(图1)。  相似文献   
89.
90.
<正>患者男性,62岁,因发现下腹部肿物逐渐增大伴间歇性疼痛2年余入院。体检:脐下腹壁见一直径约5 cm肿物,突出于皮肤表面,呈紫红色,局部破溃,触之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临床诊断:皮肤恶性肿瘤,转移癌可能性大。全身其余各器官影像学及体格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无特殊。患者入院后行皮肤结节切除。病理检查眼观:送检皮肤及皮下组织1块,大小10 cm×8 cm×5 cm,其中皮肤大小8 cm×4 cm×1 cm,皮肤中央局部隆起,直径约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