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3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脊柱结核26例再手术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与关节结核在我国为常见病,尤以脊柱结核多见。自五十年代倡导并应用病灶清除疗法以来〔1〕,大为缩短了该病的疗程,提高了治愈率。但近年来,结核病例又有增多趋势,而且再手术率有所增长。我科自1990年1月~1997年1月,7年间共收治脊柱结核手术病例17...  相似文献   
52.
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相邻多椎体脊柱结核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植骨及内固定术治疗相邻多椎体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1999年1月~2007年1月手术治疗27例相邻多椎体脊柱结核患者.病变累及3个椎体15例,4个椎体7例,5个及以上椎体5例,病变单纯累及胸椎者5例,单纯累及腰椎者7例,累及胸腰椎者11例,累及腰骶椎者4例.术前有神经功能损害者11例,Frankel分级B级1例,C级2例,D级8例.后凸Cobb角26°~43°,平均35°±7°.术前均采用口服异烟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并肌注链霉素(S)四联药物方案(HRES)抗结核治疗3周,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16例,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11例.术后继续HRES扰结核治疗3个月,然后口服HRE三联药物方案抗结核治疗9个月.采用吴启秋骨结核治愈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手术时间150~300min,平均240min;术中出血量600~1400ml,平均1000ml.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1例术后伤口出现寞道Ⅱ期愈合,其余均Ⅰ期愈合.脊柱后凸Cobb角恢复至120~20°,平均15°±5°.2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48个月,平均18个月,有神经功能损害者于术后8个月内恢复至正常;植骨伞部融合,融合时间5~14个月,平均7个月.随访期间内固定无松动及折断.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获临床治愈.结论:在有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多椎体脊柱结核采用彻底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加强脊柱稳定,可提高植骨融合率和治愈率.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3.
非典型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前脊柱结核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检查及病灶局部的病理改变来确诊,细菌培养处于滞后状态,现行的实验室病原学检测及菌种鉴定方法远不能满足  相似文献   
54.
<正>由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辑部主办,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宁夏医学会承办,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医院(解放军第309医院)、中南  相似文献   
55.
脊柱结核术后未愈及术后复发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德国著名的科学家Koch于1882年发现结核杆菌,为今后可能消除结核病带来了希望,然而道路却并不顺利。尽管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有效的抗结核药物不断发现,使结核病流行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近年来,由于不少国家对结核病的忽视,AIDS的流行,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的增多,对结核病控制规划的实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骨关节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尤以脊柱结核多见。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应用带锁髓内针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疗效。方法 应用带锁髓内针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共29例.术中均给扩髓和取髂骨植骨术。结果 所有病例均随访半年以上,29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2个月。结论 应用带锁髓内针是一种中央型内夹板固定骨折的固定稳定、扩髓和植骨的生物刺激效应利于骨痂形成。  相似文献   
57.
骨关节结核占所有结核病例的2.2%~4.7%,占肺外结核的10%~15%,其中约50%~75%为脊柱结核[1、2].骨关节结核病灶组织破坏的最大特点是骨质的吸收及破坏[3].骨吸收和骨破坏不仅影响了脊柱的支撑和保护功能,还常常压迫或侵及神经导致神经功能障碍.严重的骨质破坏可致脊柱后凸畸形,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外观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宁夏某医院TB DNA感染现状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就诊的疑似结核病感染患者1828例进行回顾分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浆TB DNA。结果 TB DNA阳性患者32例,总阳性率为1.75%,男、女性阳性率分别为2.17%和1.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童年组(0~6岁)阳性率最高为2.86%,与其他年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春季(3~5月份)TB DNA阳性率最高为3.21%,与其他季节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2017年TB DNA阳性率有逐年下降趋势(2.06%、2.00%、1.16%)。TB DNA阳性患者就诊临床科室主要以泌尿外科(6.11%)、呼吸内科(5.26%)、肝胆外科(4.35%)为主。结论 TB DNA检测有助于结核病的早期诊断,为临床防治结核病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9.
髌骨巨细胞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合并创伤性膈疝的损伤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回顾分析612例以胸腰椎骨折为主的多发伤中4例合并膈疝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分析漏诊原因。结果胸腰椎骨折合并膈疝的发生率为0.65%,4例中有2例漏诊。结论(1)暴力致腹压骤升是形成膈疝的主要原因;(2)因创伤严重,膈疝症状易被掩盖,早期的胸腹部损伤症状是膈疝漏诊的主要原因;(3)对合并难以解释的胸腰椎骨折要及时行胸腹腔部X线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