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3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宁夏某医院患者结核分枝杆菌(TB)DNA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754例结核疑似患者进行TB的DNA检测,比较不同标本类型、不同年份、不同性别感染情况。结果 TB总阳性率为7.82%,尿液和痰液阳性率较高,分别为19.44%和15.58%;男性和女性阳性率分别为7.69%和7.98%;51岁年龄组人群TB病原体感染者所占比例最高(30.51%);2009、2010和2011年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81%、10.00%和5.15%。结论 2011年TB的DNA感染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2.
牛宁奎  师志云  王自立  施建党 《吉林医学》2012,33(18):3819-3820
目的:探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在超短程化疗治疗脊柱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27例超短程化疗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抗痨治疗前、治疗5~6个月及治疗后1~2年外周血中的结核分枝杆菌Ag85B mRNA。结果:抗痨治疗前、治疗5~6个月及治疗后1~2年外周血Ag85B mRN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4.07%(20/27)、22.22%(6/27)、18.52%(5/27),抗痨治疗前与治疗5~6个月、治疗1~2年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5~6个月与治疗1~2年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CR技术能够监测脊柱结核患者外周血Ag85B mRNA的变化,从分子水平证明超短程化疗治疗脊柱结核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评价双氯芬酸、乙哌立松及甲钴胺联合用药治疗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0月间门诊就诊的保守治疗下腰痛伴神经症状患者62例,应用双氯芬酸缓释片、乙哌立松及甲钴胺"三联"治疗,于治疗后第1、2、4周分别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腰椎疾患疗效评分(JOA)评价疗效。结果:治疗1、2、4周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不同程度改善。VAS及JOA评分在治疗1、2、4周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3组1、2、4周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氯芬酸缓释片、乙哌立松及甲钴胺联合用药可以显著缓解下腰痛及神经症状,明显提高保守治疗患者生活质量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经后路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相邻多椎体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相邻多椎体胸腰椎骨折28例患者资料。其中连续2椎体骨折27例,三椎体骨折1例。按AO分型:A1+A3型者20例,A2+A2型3例,A2+A3型2例,A1+C1型2例,A1+A1+A3型1例。改良Frankel分级评定脊髓神经功能。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伤椎前缘、中线及Cobb角进行对比。结果随访13~24个月(平均16.4个月)后,伤椎高度恢复、后凸畸形矫正及骨性融合均满意。19例脊髓神经功能受损的病例中18例获得1~2级的改善。术后伤椎椎体前缘、中线高度和Cobb角明显大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是治疗以A2和A3型骨折为主伤椎的相邻多椎体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经后路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相邻多椎体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相邻多椎体胸腰椎骨折28例患者资料。其中连续2椎体骨折27例,三椎体骨折1例。按AO分型:A1+A3型者20例,A2+A2型3例,A2+A3型2例,A1+C1型2例,A1+A1+A3型1例。改良Frankel分级评定脊髓神经功能。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伤椎前缘、中线及Cobb角进行对比。结果随访13~24个月(平均16.4个月)后,伤椎高度恢复、后凸畸形矫正及骨性融合均满意。19例脊髓神经功能受损的病例中18例获得1~2级的改善。术后伤椎椎体前缘、中线高度和Cobb角明显大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是治疗以A2和A3型骨折为主伤椎的相邻多椎体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6.
脊柱结核26例再手术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与关节结核在我国为常见病,尤以脊柱结核多见。自五十年代倡导并应用病灶清除疗法以来〔1〕,大为缩短了该病的疗程,提高了治愈率。但近年来,结核病例又有增多趋势,而且再手术率有所增长。我科自1990年1月~1997年1月,7年间共收治脊柱结核手术病例17...  相似文献   
47.
不同术式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前路减压椎体间撑开植骨内固定与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减压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0年9月-2006年3月,收治34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前路减压椎体间撑开植骨内固定治疗,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17~54岁.骨折椎体节段:T11 2例,T12 5例,L1 8例,L2 3例.术前Cobb角为(36.33±3.13)°;伤椎前后缘高度差为(22.34 4±11.61)mm;神经功能JOA评分为(10.44 ±1.12)分,病程为8~50个月,平均25个月.B组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减压内固定治疗,其中男8例,女8例;年龄18~56岁.骨折椎体节段:Tu 2例,T12 6例,L-7例,L2 1例.术前Cobb角为(38.55 ±4.22)°伤椎前后缘高度差为(20.61 ±10.22)mm神经功能JOA评分为(10.23 ±2.23)分.病程为10~60个月,平均28个月.既往采用非手术治疗A组12例,B组10例;手术治疗A组6例,B组6例,均为椎板减压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两组各4例.术前两组患者年龄、病程、Cobb角、JOA评分及伤椎前后缘高度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 3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46个月,甲均13.5个月.Cobb角A组为(12.78 ±3.76)°,较术前改善(24.23±1.64)°;B组为(10.56±4.23)°,较术前改善(26.66±1.66)°.JOA评分,A组为(14.21±1.08)分,较术前改善(3.92 ±1.33)分;B组为(13.14 ±2.32)分,较术前改善(3.12 ±1.95)分.术后测量伤椎前后缘的高度筹A组为(3.11 ±1.06)mm,较术前改善(18.03 ±2.14)mm;B组为(2.56 ±1.33)mm,较术前改善(20.36 4-3.78)mm.两组以上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改善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胸腔积液2例,局限性肺不张4例,肋间神经痛1例,经对症治疗后治愈.B组发生脑脊液漏3例,未经特殊处理自愈.两组均无其他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神经症状均无加重. 结论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不全损伤患者选择前路或后路手术,均可获得满意的后凸畸形矫正和神经减压,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手术并超短程化疗治疗脊柱结核的5年以上疗效,探讨脊柱结核彻底病灶清除术后超短程化疗方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对1998年1月~2007年1月经手术治疗的226例脊柱结核患者,根据化疗疗程不同分为:超短程化疗组(A组),137例,疗程4~6个月,平均5.5个月,化疗方案为2SHRZ/2~4HRZ;标准化疗组(B组),89例,疗程9~18个月,平均12个月,化疗方案为2SHRZ/7~16HRZ.术前年龄、性别、病灶部位、累及脊椎节段数、出现脓肿例数、后凸Cobb角、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神经功能ASIA评分及合并脊柱外结核,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例均行彻底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手术.在治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改良的督导下化疗(DOTS)方案.末次随访时,观察ESR、CRP、神经功能ASIA评分、生活与工作能力恢复情况、后凸Cobb角矫正与丢失情况、植骨愈合情况及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时间,A组73~86个月、平均79.4个月:B组64~87个月,平均70.3个月.末次随访时,ESR、CRP降至正常者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ASIA评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组内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A组后凸Cobb角矫正率为70.3%,丢失率8.0%:B组矫正率为68.2%,丢失率为7.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植骨愈合时间,A组平均4.6(3.0~5.0)个月,B组平均4.1(3.0~5.0)个月,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A组融合率为100%,B组为98.9%,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未愈合的1例为严重急性肾功能衰竭未能按要求化疗者.生活、工作能力恢复正常,A组为129/137 (94.2%),B组为85/89(95.5%),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出现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A组11例(8.0%),B组18例(20.2%),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按各自设计化疗方案治疗结束时疗程还需延长者,A组19例(13.9%),B组6例(6.7%),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脊柱结核患者彻底病灶清除术后采用超短程化疗的5年以上疗效与标准化疗相似;在严格超短程化疗适应证、彻底病灶清除的基础上,脊柱结核超短程化疗是可行的,超短程化疗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pRNA-3WJ-siLNA gapmer(Mce4)-aptamer(CD40)纳米微粒(简称pRNA纳米微粒)在脊柱结核细胞模型中对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成骨细胞建立脊柱结核细胞模型.先培养及准备人成骨细胞,人成骨细胞培养至第三代;然后构建培养荧光结核分枝杆菌;将培养良好...  相似文献   
50.
俯卧位脊柱手术后失明4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俯卧位脊柱手术后失明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4例俯卧位脊柱手术后失明的病人资料分析总结。结果术后1个月,4例患者视力无恢复,视神经萎缩,1例内直肌的功能逐渐恢复。结论术中俯卧位的体位原因所致失明一旦出现,极难医治。失明的原因有病人和手术两方面的因素。早期认识,才能更好地防止此灾难性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