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进一步评价维生素在胃癌发生中的变化,为维生素防治胃癌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微量生化法检测胃癌、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外周静脉血,供癌或溃疡灶动静脉血,手术切除胃癌标本各部位粘膜细胞内,内镜下活检粘膜组织细胞内维生素A,C,E及β-胡萝卜素的含量。 结果 胃癌与胃溃疡外周血清4种维生素含量均低于常人(P<0.01),供癌灶动静脉血中β-胡萝卜素含量之差明显大于供良性溃疡灶者(P<0.01),胃癌者静脉血中维生素C含量高于动脉血。而良性溃疡则相反;胃癌手术标本粘膜细胞内4种维生素的含量基本上按癌区→癌旁→外周正常区顺序递增,萎缩性胃炎活检胃粘膜细胞内4种维生素含量高于大体标本中类似病理改变的粘膜细胞。 结论 胃癌的发生发展中4种抗氧化维生素,尤其是β-胡萝卜素有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62.
胃肠道多发性淋巴瘤息肉病(multiplel ymphomatosis polyposis,MLP)是一种罕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自1961年第1例报道至今,资料完整的病例报道全世界不足70例。本病的发现在于内镜普查,确诊有赖于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并排除其他疾病的存在。  相似文献   
63.
瑞巴派特可提高胃溃疡的组织学愈合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质子泵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将根除幽门螺杆菌(H.pytori)感染作为治疗胃溃疡的主要手段,极大地提高了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愈合率,但溃疡易复发的难题仍亟待解决。溃疡愈合质量,尤其是组织学愈合质量正日益受到关注。目的:观察活动性胃溃疡患者应用瑞巴派特联合法莫替丁与单用奥美拉唑治疗前后的胃黏膜组织学变化,比较两组溃疡的组织学愈合质量。方法:将110例经胃镜检查证实伴有H.pylori感染的活动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瑞巴派特片和法莫替丁片,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胶囊,疗程均为6周。治疗结束后。两组复查胃镜。内镜下取胃溃疡周围黏膜(相当于原取材点处)组织2~4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胃黏膜组织学变化,着重从炎性细胞浸润程度、黏膜形态结构和上皮细胞内中性黏液含量三个方面观察胃黏膜组织学恢复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胃黏膜组织形态好转程度相似,但治疗组胃黏膜上皮细胞内中性黏液含量恢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039),腺体密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485)。结论:无论H.pylori感染根除与否,瑞巴派特均可使胃黏膜上皮细胞内中性黏液含量和腺体密度较快恢复,增强胃黏膜上皮细胞成熟程度,提高胃黏膜防御功能,从而提高溃疡的组织学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慢性肝病患者肝脏卵圆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并探讨卵圆细胞数量和肝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在3例正常人和29例慢性肝病患者的肝脏切片中寻找卵圆细胞,对符合卵圆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并呈胞浆阳性染色的细胞进行计数。结果 正常肝脏组织中未见到卵圆细胞。在慢性肝病患者肝脏组织中,卵圆细胞主要存在于汇管区和纤维隔内,以细胞核呈卵圆形、细胞体积小和胞浆量少为特征。0~4期肝纤维化组的卵圆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高脂而不同n6/n3脂肪酸构成对大鼠血清微量元素锌(Zn)、铜(Cu)、硒(Se)、铬(Cr)、锰(Mn)的影响。方法将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实验油A、B、C、D组的脂肪酸n6/n3比值分别为6.48∶1、2.07∶1、1∶1.07、1∶3.18,猪油组作为对照。饲料Zn、Cu、Se、Cr、Mn的含量相同,脂肪占总能量的36%,喂养时间为8周。结果与实验前组相比,实验油A、B组和猪油组的血清Zn含量明显下降、Cu含量明显升高。各组血清Cr含量均显著低于实验前组,由低到高依次为实验油A、B、C、D组。实验油C、D组和猪油组的全血Se浓度低于实验前组,实验油A、B组与实验前组的差异无显著性。各组大鼠血清Mn水平与实验前组的差异无显著性。实验油A、B、C、D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猪油组(P<0.05)。随着n6/n3比值的减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有升高趋势,TG有下降趋势。结论n6/n3比值在1∶1.07~3.18范围可促进大鼠血清Zn、Cr潴留,阻止血清Cu含量升高,并使全血Se消耗增多,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脂肪酸n6/n3比值为2.07~6.48∶1时血清Zn、Cr含量降低,Cu升高。  相似文献   
66.
67.
本实验利用末端脱氧核苷酸酶转移法(TDT法)在胃癌石蜡切片上观察胃癌的自发性细胞凋亡,并用外源性重组TNF作用MKN-45胃癌细胞株,用TDT法,流式细胞仅(FCM)、DNA凝胶电泳同步观察胃癌细胞的诱发性凋亡,并用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评估细胞死亡情况。结果显示:胃癌细胞自发性凋亡<5%,重组TNF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TDT法结果与FCM分析及DNA电泳结果相符。重组TNF能抑制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68.
~(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旨在评估~(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靠性。方法:我们在82例因胃病而行胃镜检查的患者胃窦和胃体取多个活检标本,作组织学、牯膜涂片和快速尿素酶试验,以决定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并作~(13)C-尿素呼气试验。~(13)C-尿素呼气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是与组织学和尿素酶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的结果比较而计算得到。结果:~(13)C-尿素呼气试验的敏感性97.92%,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7.14%,准确性98.78%。结论:~(13)C-尿素呼气试验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确定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是一可靠的无创伤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9.
施尧 《胃肠病学》2000,5(2):135-136
欧美和日本诊断消化道(食管、胃和大肠)腺瘤/异型增生和癌的病理标准有很大差别,这给欧美评价日本消化道癌(特别是早期癌)带来了不少麻烦,也引起了一定的混乱。1998年9月5~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消化道早期肿瘤组织学诊断会议,共有12个国家的31名(日本11名)病理医师参加。会议前几个月,全体参加者先用各自的诊断标准对76张切片(胃病变20例35张切片,大肠病变20例20张切片,食管病变5例21张切片)预先读片作出诊断。结果持欧美观点的病理医师诊断为“癌疑”或“肯定癌”(suspectedordefinitecarcinoma)的百分率分别为胃17%~66…  相似文献   
70.
180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分3组接受胶体次拘椽酸铋(CBS)合并的两联治疗。A组方案为CBS 240mg,交沙霉素1000mg;B组为CBS 240mg,强力霉素100mg;C组(对照组)为CBS 240mg,羟氨苄青霉索l000mg。上述剂量每日2次,疗程2周。162例完成治疗后停药4周后胃镜复查。结果显示:A、B和C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69.6%(39/56)、16.3%(9/55)和43.1%(22/51),各组间的Hp根除率有非常显著差别(P<0.01或P<0.001):A、B和C组的十二指肠溃疡(DU)愈合率分别为86.9%(20/23)、60.8%(14/23)和75.O%(12/16),A组的DU愈合率显著高于B组(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