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14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通过大样本病例的调查研究,了解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的中医证候变化特点,归纳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围手术期的主要证候变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择自愿接受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372例,经排除、剔除标准筛选后,最终纳入有效研究样本300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和围手术期各个观察节点的临床症状学资料建立数据库,以频数分析方法研究患者在围手术期各观察节点的症状的分布情况,再通过聚类及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围手术期各观察节点主要的中医证候类型及各证候的诊断要点。结果:围手术期中医基本证候辨证要素的归纳为: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肝阴虚、肝阳虚、肝气虚、肝血虚、脾阴虚、脾阳虚、脾气虚、气滞、血瘀、痰、寒湿、湿热等15种,其中"肾阴虚"、"肾阳虚"在整个KOA围手术期均有较高的发生率:经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围手术期主要中医证候变化:手术前期以"寒湿阻滞证"为主;术后1周以"气滞血瘀证"为主;术后2周以"脾虚气滞证"为主;术后3周以"脾肾亏虚证"为主。结论:"肾阴虚"、"肾阳虚"作为膝骨性关节炎围手术期的主要辨证要素,与上述4证可相兼出现,形成不同的临床证候。  相似文献   
52.
防治阿尔茨海默病药食同源类中药配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药食同源类中药的应用及配伍规律。方法检索中医临床诊疗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筛选1988-2012年治疗AD的临床文献,运用频数统计和关联规则分析的 Apriori 算法分析防治 AD 的中药及药食同源类中药性味归经、高频药对及其配伍规律。结果共纳入222篇临床文献。临床治疗AD最常用的5味药食同源类中药为茯苓、枸杞子、益智仁、桃仁、山药;最常用的5味中药为石菖蒲、远志、川芎、丹参、当归。临床治疗AD最常用的5对药食同源类中药为山药→茯苓、茯苓→陈皮、山药→枸杞子、枸杞子→益智仁、枸杞子→茯苓;最常用的5对药对为石菖蒲→远志、丹参→石菖蒲、川芎→石菖蒲、丹参→川芎、石菖蒲→黄芪。结论防治AD药食同源类中药以补益药为主,药性平和。  相似文献   
53.
目的:总结适宜于社区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中医干预技术,并探讨其在社区应用的策略。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PubMed检索AD社区中医干预相关文献报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3年1月),对AD社区中医干预的现有及可能的手段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AD社区中医适宜干预技术及应用策略。结果:相关研究证据表明中药内服疗法、针灸推拿疗法、药膳食疗、气功、太极拳等运动疗法、情志疗法、五音疗法等中医适宜干预技术可以应用于社区轻度认知损害(MCI)及轻、中度AD的防治,建立健全的社区医疗机构-患者-社区老年人监护人员的AD社区中医干预模式是值得探索的。结论:社区医务人员指导、AD患者自我管理和监护人员协助的AD社区中医综合干预管理策略尚需在具体社区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规范。  相似文献   
54.
运动性疲劳是由机体运动本身所引起的"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续持其功能在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的机体运动能力下降的现象。维吾尔医体液质论认为,体液质的异常是造成人体生理、心理、病理、机能等改变的主要原因,同时认为运动性疲劳属于维吾尔医异常体液质范畴。本文着重从维吾尔医体液质理论角度讨论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维吾尔医体液质的联系,并对运动性疲劳体液质分型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55.
观察与评价“整颈三步九法”在新疆地区治疗风寒阻络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纳入240例风寒阻络型颈椎病的患者,男女性别不限,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试验组采用“整颈三步九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共治疗14次。两种手法操作由四名推拿专业副主任医师来完成。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疼痛(MPQ疼痛评估量表)的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6%与84.03%,临床疗效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与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有一定改善(P<0.05,P<0.01)。结论:改进后的“整颈三步九法”治疗风寒阻络型颈椎病较以往的手法更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而且操作简便,宜于向疆内其它地区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万乃洛韦联合低能量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万乃洛韦,每次300 mg,每日2次,连服10天,治疗期间同时予氦氖激光照射患处疼痛波及的区域,每天1次,每次30分钟:对照组30例,单纯口服万乃洛韦,每次300 mg,每日2次,连服10天。结果:治疗组止痛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止疱、结痂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万乃洛韦联合低能量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治疗老年带状疱疹操作简单,起效快,能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快速检测和鉴定7种常见的念珠菌。方法 对7种常见致病性念珠菌标准株的rDNA 内转录间隔区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分单种和混合两种方式分别进行DHPLC分析。结果 两种方式鉴定的7种念珠菌均能产生特异性峰形图谱;整个鉴定过程约7小时。结论 PCR-DHPLC方法检测和鉴定常见的致病性念珠菌具有快速、简便、特异和高通量的特点,并且能同时检测混合标本中不同的致病菌株,可为临床诊断深部念珠菌感染提供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8.
骨伤熏洗液是我科在新疆名老中医王继先主任医师的经验方基础上,经科学方法制备而成的纯中药制剂,根据临床前药理和毒理研究,证明该制剂治疗伤后肢体功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1].为进一步证实其安全性和疗效的可靠性,我们作了部分病例的临床观察,并设克痛王擦剂为对照组,共治疗60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临床观察60例创伤后肢体功能障碍(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20例,大部分是住院病人,其余为家庭病床、门诊病人,一般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59.
目的建立一种高仿真的硬支气管模拟训练模型并评估其效果。方法将肺部CT扫描的DICOM文件导入MIMICS,三维重建支气管并导入3D打印机,打印硅胶支气管模型。将该模型与AirSim Trucorp儿童头部模型连接,建立完整的模拟气道。8名低年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在3D打印支气管模拟训练系统上进行2 h的模拟训练,记录并比较训练前后连续5次钳夹异物取出平均成功率,3次支气管镜检查异物成功取出平均时长,并比较操作前后信心指数。结果训练后,低年资医师连续5次钳夹异物取出平均成功率从12.5%±10.4%提高到57.5%±16.7%,3次支气管镜检查异物成功取出平均时长从(14.1±2.3)min减少到(7.8±1.3)min,对使用及指导学生操作支气管镜等各方面信心指数均有提升。上述所有指标均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3D打印支气管模型具有较好的仿真度,对硬支气管镜检查异物取出术能起到有效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60.
目的:比较0.1%他克莫司软膏和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对生殖器扁平苔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生殖器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6例,对照组28例,分别给予0.1%他克莫司软膏和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2次治疗,治疗4周,治疗结束时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67%,对照组有效率60.7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56%、16.67%;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3,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1,P>0.05)。结论: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生殖器扁平苔藓比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疗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