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5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4篇 |
内科学 | 8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1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36篇 |
预防医学 | 8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6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6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6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4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1990~1997年云南IDUs HIV-1 B亚型分离株膜蛋白V3环顶端四肽基因序列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云南静脉药瘾 (IDUs)HIV 1分离株env基因V3环顶端四肽氨基酸和相应核苷酸序列随时间推移的变化。方法 根据 1990~ 1997年间 6 2株HIV 1分离株env基因C2 V3区DNA序列 ,对HIV 1膜蛋白V3环顶端四肽基因序列 (基序 )及其编码核苷酸进行分析 ,并探讨其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趋势。结果 1990~ 1997年间 6 2株HIV 1毒株膜蛋白V3环顶端四肽基序有程度不同的氨基酸变异 ,主要表现在第四位氨基酸的改变 ,变异呈现一定的趋向性。 6 2株云南标本中有 46例(74 2 % )为GPGR ,10例 (16 1% )为GPGQ ,4例 (6 4% )为GPGK ,另有 2例 (3 3% )为GPER且四肽基序编码核苷酸的变异主要表现为A→G的改变。结论 1990~ 1997年这一时期内 ,云南IDUs特定感染者范围内HIV 1分离株膜蛋白V3环顶端四肽序列已表现出较大的趋向性 ,符合HIV 1国际B亚型SF2株的GPGR模式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 探讨正常中国人海马T2弛豫时间(HCT2)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60例10~59岁的正常中国人,使用SE序列双回波斜冠状面所获得图像进行HCT2的测量,并分析侧别、性别、利手、年龄对其影响.结果 10~59岁正常中国人平均右侧HCT2为86.4251 ms;左侧HCT2为86.5716 ms;HCT2右/左侧比率为0.9985,两侧HCT2无明显差别(P=0.709).性别、利手对HCT2无明显影响(P>0.05),而右侧、左侧HCT2均与年龄有明显负相关(r=-0.606, -0.522;P=0.000, 0.000).结论 SE序列双回波图像测量10~59岁正常中国人HCT2相当稳定,在应用HCT2绝对值判断海马硬化(HS)时无需考虑侧别、性别、利手因素,但需考虑年龄因素.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分析3种方法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162例楔状缺损患者162颗患牙按其使用材料的不同分为三组,甲组51例患者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及配套的酸蚀、釉质黏合剂;乙组50例患者采用GC Fuji II型玻璃离子黏固剂材料,丙组61例采用3M玻璃离子材料修复患牙楔状缺损破损,修复后随访6~12个月,观察三种材料的治疗效果。结果丙组治疗一次成功率达91.8%,按其治疗效果顺位依次是丙组、甲组、乙组,三组一次成功率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6~12个月,继发龋齿、密合度、脱落例数顺位分别是丙组、甲组、乙组三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M玻璃离子材料是口腔科新型充填材料,具有一次充填成功率高、强度高、黏结度高、操作简单的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7.
88.
[摘要] 目的:探讨海马T2弛豫时间(HCT2)在特发性颞叶癫痫(TLE)评价中的价值,并为后续的TLE病例HCT2测量与手术预后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36例全面性癫痫(GEP)、23例非颞叶部分性癫痫(NTPE)、26例TLE以及60例正常对照者(CL)进行HCT2测量,并分析其差异。结果:TLE组高侧平均HCT2较CL组增高7.5518ms,较GEP组及NTPE组增高4.1639ms和3.7293ms。TLE组低侧及GEP组和NTPE组低侧、高侧较CL组相应侧别分别增高2.7547ms、3.1347ms、3.2829ms、3.4669ms和3.9016ms。TLE组平均HCT2低/高比率较CL组、GEP组、NTPE组分别降低0.0482、0.0456和0.0425。结论:TLE组病灶侧HCT2明显高于CL组、GEP组及NTPE组,HCT2低/高比率降低是TLE的较特异表现。 相似文献
89.
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商品名:雅博司)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引起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如:解除诱因,限制饮食中蛋白含量,保持大便通畅与水、电解质平衡),静滴谷氨酸盐、谷胱甘肽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40mL和醒脑静注射液20mL,疗程7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氨和肝功能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42.10%(16/38),有效44.74%(17/38),无效13.16%(5/38),其中死亡1例,总有效率86.84%(33/38);对照组显效30.00%(12/40),有效37.50%(15/40),无效32.50%(13/40),其中死亡4例,总有效率67.50%(27/40)。治疗组昏迷时间缩短,清醒例数增多,血氨下降明显,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醒脑静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血氨,治疗肝性脑病。 相似文献
90.
湖北海棠中根皮苷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湖北海棠不同部位的根皮苷含量,为湖北海棠的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根皮苷含量。结果:湖北海棠嫩枝中根皮苷含量最高,为12.94%;高海拔(1600m)生长的湖北海棠叶中含根皮苷8.27%,明显高于低海拔(50m)生长的湖北海棠。结论:湖北海棠可作为富含根皮苷的资源植物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