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 对93例不孕症患者进行血清LH、FSH、E2、T、PRL的测定,探讨女性不孕症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对诊断、治疗的意义.方法: 将93例不孕症患者分为月经正常组(31例)、月经紊乱组(62例).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5项性激素,选取同一年龄组健康育龄女性(6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月经正常组5项性激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月经紊乱组与对照组比较,LH、FSH、PRL差异有显著性(P<0.05),E2和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测定5项性激素,可较准确、较全面地反映体内内分泌情况,对判断女性不孕症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粒细胞上CD55和CD59分子表达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hemoglobinuria,PNH)及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综合征(AA-PNH)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20例PNH综合征、10例AA-PNH综合征、40例AA患者和30名正常人外周血粒细胞膜表面CD55和CD59的表达情况。结果 PNH组CD55和CD59明显低于AA-PNH组、AA组、对照组(P<0.01)。结论粒细胞上CD55和CD59分子表达率可作为PNH及AA-PNH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模式与血清甲胎蛋白(AFP)及肝功能检查的关系.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ELISA法及用速率法生化分析分别检测116例PHC患者.进行了甲胎蛋白、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标志物及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I)、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及碱性磷酸酶(ALP)血清检测.结果 116例PHC患者HBV总感染率为97.4%(113/116).HBsAg阴性为8.62%(10/116).PHC患者HBV血清标志物感染模式,以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模式(小三阳)感染类型最多.表明该模式的乙肝患者为原发性肝癌的高危人群.只有3例(2.6%)PHC无HBV感染标记.116例PHC患者AFP测定有29例(25.0%)结果阴性,87例测定结果阳性,阳性率达75.0%.116例PHC患者全部病例均行肝功能检查,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异常者有较高的发生率.肝功能损害各个指标浓度呈不同程度的增高.结论 HBV与PHC之间的关系非常明确,HBV感染不仅是肝癌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而且表明肝癌病人常伴有HBV的复制活跃.提示仍有25.0%PHC患者血清AFP检测结果呈阴性而易被漏诊.约有50%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损害.因此,积极预防和控制HBV感染流行,恰当治疗、保肝和护肝措施,是减少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利用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MEACK—MAN COULTERLH750)检测48例糖尿病病人和50例正常人的血小板4项参数,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MPV)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测定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糖尿病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25.
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β2微球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D甲亢)对β2-微球蛋白(β2-MG)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87例GD甲亢患者治疗前后FT3、FT4、TSH、血清及尿液β2-MG含量,并和4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前β2-MG以及FT3、FT4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TSH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FT3、FT4及β2-MG含量与治疗前对比明显降低,TSH增高(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好转及无效组β2-MG含量与FT3、FT4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TSH低于对照组(P<0.01);复发组β2-MG含量与FT3、FT4含量升高,TSH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均(P<0.01);不同疗法β2-MG、FT3、FT4及TSH含量比较(P均>0.05).治疗前β2-MG与FT3含量呈显著正相关;β2-MG与FT4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TSH呈负相关.结论 甲状腺疾病患者β2-MG含量与甲状腺激素有密切关系,β2-MG可作为GD甲亢疗效观察、病情变化及预后判断的一项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运用全身骨显像(SPECT whole body bone imaging),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eer,NSCLC)骨转移与未转移患者明确临床诊断及肿瘤标志物(Tumour Markers)的优化组合检测,探索在早期骨转移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13例NSCLC患者应用99mTe-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进行全身骨显像。并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CEA,和免疫放射分析法检测CA-50、CA15-3血清检查。结果NSCLC113例患者提示为60.2%(68例)出现骨转移,其中多发转移灶58例,单发转移灶10例。提示为39.8%(45例)肺癌患者未出现转移。68例骨转移肺癌患者与45例未转移者CEA对照比较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CA-50对照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CA15-3骨转移患者差异显著高于未转移(P〈0.01);68例骨转移与45例未转移CEA、CA-50和CA15-3血清检测浓度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差异显著。结论NSCLC易发生骨转移,以多发性和溶骨性损害为特征,其中腺癌骨转移发生率较高。好发部位为胸部占50%(34/68),胸部又以肋骨最多见占79.4%(27/34)。骨转移患者与TM有着密切关系,提示TM优化组合检测,可弥补全身骨显像的假阴性率,提高临床诊断NSCLC骨转移的阳性率,有效监测肺癌早期骨转移一项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在急性白血病(acure leukemia,AL)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m,DIC)中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使用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对30例正常对照组,37例AL合并DIC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和D-二聚体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 ①AL治疗前Fbg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T、APTT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D-二聚体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② AL治疗后各项凝血及纤溶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T、APTT、Fbg及D-二聚体是AL合并DIC的重要观察指标,对AL患者早期DIC的诊断、指导临床进行纠正治疗及疗效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凝血及纤溶指标在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m,DIC)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使用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对30例正常对照组,45例急性白血病合并DIC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和D-二聚体(D-Dimer)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1.AL治疗前Fbg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lt;0.01),PT、APTT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P&;lt;0.01),D-Dimer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lt;0.01)。2.AL治疗后各项凝血及纤溶指标与正常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gt;0.05)。结论PT、APTT、Fbg及D-Dimer是急性白血病合并DIC的重要观察指标,对AL患者早期DIC的诊断、指导临床进行纠正治疗及疗效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骨显像和血清骨型碱性磷酸酶对鼻咽癌早期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1例鼻咽癌患者进行骨显像并测定血清骨型碱性磷酸酶水平,比较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的血清骨型碱性磷酸酶水平。结果:71例鼻咽癌患者中,骨转移者44例,无骨转移者27例,转移率62%;骨转移组血清骨型碱性磷酸酶水平与无骨转移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鼻咽癌骨转移率较高,且血清骨型碱性磷酸酶与骨显像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40例(病毒携带组)、慢性乙型肝炎30例(慢性组)、乙型肝炎肝硬化15例(肝硬化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及其亚群(CD4、CD8),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3组乙型肝炎患者的CD3、CD4及CD4/CD8比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明显增高(P<0.05).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细胞亚群的变化程度与病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