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及玻璃酸钠(HA)腔内注射在早期前交叉韧带重建(ACLR)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2019年6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ACLR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纳排标准共纳入60例患者,ACLR组20例,ACLR联合玻璃酸钠注射(ACLR+HA)组20例,ACLR联合玻璃酸钠及富血小板血浆注射(ACLR+HA+PRP)组20例。比较三组之间术前、术后的膝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膝关节疼痛、股骨隧道直径变化及移植肌腱的愈合情况。结果:ACLR+HA+PRP组在膝关节功能、活动度方面明显优于ACLR和ACLR+HA组;ACLR+HA+PRP组膝关节疼痛较其他两组明显降低,而且移植肌腱腱骨愈合情况较另两组更优。结论:膝关节镜联合PRP及HA腔内注射在早期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疗效显著,明显增强了膝关节的稳定性,促进移植肌腱的愈合,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背景:引起股骨头坏死最常见的非创伤性致病因素是激素的大量使用,尽管激素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关系密切,但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目的:通过建立股骨头缺血坏死动物模型并检测脂质代谢指标,以探讨脂质代谢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方法:20只健康日本大白兔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通过联合应用马血清和甲泼尼龙建立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于开始注射甲泼尼龙针后第2,4,6,8周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于第2,4,6周分别处死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只动物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学检查;于第8周,剩余动物行DR、CT检查后处死行组织学检查.结果与结论:实验组DR检查显示双侧骨密度降低,骨骺线不清,骨质网状结构模糊;CT显示骨质网状结构密度降低,呈点状分布,骨皮质变薄,骨质疏松,骨骺线不清;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骨小梁结构不清,排列紊乱,骨髓内脂肪细胞增多,骨细胞缺失,血栓形成,肥大细胞增生,而对照组的DR、CT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未见明显异常.实验组造模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证实,联合应用马血清和激素可成功建立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脂质代谢紊乱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后脱位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外院及我院1995年5月~2007年5月THR术后脱位15例进行分析。结果脱位发生于术后1~15周,10例采用手法复位、髋“人”字形石膏固定或患肢牵引,2例行切开复位,3例髋臼假体位置不良,行翻修术。结论THR术后脱位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髋部手术史及术后不恰当的搬运和关节活动,可增加术后脱位的风险。脱位后早期行闭合复位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如系臼杯方向和位置错误导致术后脱位则需行翻修手术。  相似文献   
14.
三种髋关节置换术式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双极与单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2月~2005年2月期间的56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行全髋关节置换术(275例)、双极(195例)与单极(97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随访时间3~15年,平均8.5年.对全部病例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引流量、住院时间、有无并发症以及术后功能恢复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单极组与双橄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引流量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优于全髋组(P<0.05);3组在住院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3组在术后功能评分和术后疼痛率方面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以全髋组为优,双极组次之,单极组最差.[结论]对于相对年轻、术后活动较多且身体条件较好的患者,建议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年龄较大,预期寿命短的患者,建议选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单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存在较多并发症,应尽量避免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术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设计,分析2005年2月至2015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152例髋臼骨折患者术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的情况。其中男93例,女59例;年龄18~67岁,平均40.9岁;平均随访时间为82.3个月。术后按照创伤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非创伤性关节炎组和创伤性关节炎组,将两组患者相关因素(年龄、性别、体重)、骨折相关因素(受伤机制、骨折类型、是否合并髋关节脱位、手术时机、手术入路、术中是否发现有股骨头软骨缺损、复位质量)、术后相关因素(开始负重时间、术后劳动强度)对是否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非创伤性关节炎组111例,男67例,女44例,年龄大于40岁55例,≤4 0岁5 6例;创伤性关节炎组4 1例,男2 6例,女1 5例,年龄4 0岁2 3例,≤4 0岁1 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P=0.473)、性别(P=0.732)、体重(P=0.072)、受伤机制(P=0.441)、是否合并髋关节脱位(P=0.089)、手术入路(P=0.113)、负重时间(P=0.518)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骨折类型(P0.001)、手术时机(P=0.016)、是否有股骨头软骨缺损(P=0.007)及复位质量(P0.001)及手术后劳动强度(P=0.034)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非创伤性关节炎组患者在复杂骨折、晚期手术、合并股骨头软骨缺损、复位质量差、术后劳动强度高方面的比例均低于创伤性关节炎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骨折复位质量(P0.001)和术后劳动强度(P=0.039)是影响创伤性关节炎是否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将手术后残留移位分解为台阶移位和裂隙移位两个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台阶移位与创伤性关节炎的强相关(r=0.699),裂隙移位与创伤性关节炎中等强度相关(r=0.432)。结论骨折复位质量和术后劳动强度是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减轻台阶移位是提高复位质量的重点。手术中提高骨折复位质量,尽量减轻台阶移位,手术后减轻体力劳动强度是降低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或延缓其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经皮空芯螺钉联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40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关节镜监视下经皮空芯螺钉联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17例(治疗组),采用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髌骨骨折23例(对照组),于术后1、3、6、9、12个月进行随访,评价膝关节功能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同对照组膝关节功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同对照组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的对比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直视下经皮空芯螺钉内固定联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创伤小、出血量小、复位准确、关节活动早、功能恢复快,比较容易被患者接受,是现代医学的潮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WHTO)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的手术和术后下肢力线的疗效。方法原发性膝内侧骨关节炎伴内翻畸形病人28例,根据病人意愿分成两组,HTO组16例,行OWHTO术;TKA组12例,行TKA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费用。使用目测类比法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ROM)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价术后疗效,下肢全长X线片测量股胫角(FTA)和髋-膝-踝角(HKA)评估下肢力线。结果 HTO组手术时间(92.10±7.58)分钟、术中出血量(394.40±54.03)ml、切口长度(7.20±1.80)cm、住院费用(30893.10±1177.70)元,TKA组分别为(104.30±7.20)分钟、(505.80±70.51)ml、(10.40±2.19)cm和(45801.90±1097.18)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前及术后6个月VAS评分、ROM测量和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O组术后1个月VAS(4.30±0.93)分、ROM(109.30±3.61)°、HSS(71.90±5.09)分,TKA组分别为(5.30±1.07)分、(105.10±2.75)°、HSS(67.50±4.2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TA和HKA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O组术后FTA(173.80±2.18)°、HKA(185.00±1.41)°,与术前FTA(183.10±4.25)°、HKA(171.40±3.50)°比较,TKA组术后FTA(174.00±1.65)°、HKA(184.30±1.66)°,与术前FTA(181.40±4.21)°、HKA(169.50±3.42)°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WHTO技术简单,创伤小,畸形矫正较精确,恢复快,花费少。  相似文献   
18.
何小俊  邱波  刘世清  陶海鹰  方洪松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4):209-212,F0003
背景:各种关节损伤、关节手术后导致的创伤性骨关节炎较为常见,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已被视为一种治疗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 目的:以前交叉韧带切断的方法建立兔创伤性骨关节炎模型,观察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对其关节软骨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 材料:实验于2003—04/12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选取清洁级5-6月龄大耳白兔16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透明质酸钠注射组、生理盐水对照组,8只/组。透明质酸钠(上海建华精细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2000第366095号)。 方法:①两组均建立创伤性骨关节炎模型。每只兔以氯胺酮1.0mg/kg体质量麻醉,单侧膝关节行前交叉韧带切断造模。(9术后第5周,透明质酸钠注射组患膝关节腔注射质量浓度为10g/L的透明质酸钠0.3mL,1次/周,连续5周。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3)术后10周处死,观察两组股骨内髁关节软骨的大体形态学(0分:关节面光滑,色泽正常;1分:关节面粗糙,有小的裂隙,色泽灰暗;2分:关节面糜烂,软骨缺损达软骨表层或中层;3分:关节面溃疡形成,缺损达软骨深层;4分:软骨剥脱,软骨下骨质暴露)和组织学病理变化,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软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情况。 主要观察指标:(1)两组股骨髁关节面标本大体观察结果。(2)两组股骨内髁软骨光镜组织学观察结果。(3)两组软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 结果:实验选取清洁级大耳白兔16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股骨髁关节面标本大体观察结果: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股骨髁关节面病理变化,透明质酸钠注射组软骨退变程度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减轻。(2)两组股骨内髁软骨光镜组织学观察结果:透明质酸钠注射组见软骨膜变性脱落,表层软骨细胞变性、坏死、排列紊乱,形成糜烂;生理盐水对照组见软骨细胞变性、坏死,排列紊乱,溃疡病变达软骨深层,并见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溃疡底部见纤维组织增生。(3)两组软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透明质酸钠注射组软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量均值为1.09&;#177;0.18,生理盐水对照组的表达量均值为1.26&;#177;0.23,两组基本相似(P〉0.05)。 结论: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对早期骨关节炎软骨具有修复和保护作用,能有效减轻早期创伤性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的退变,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没有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19.
舟骨骨折由于其解剖特点,早期易出现漏诊,保守治疗时间长,较高的不愈合率,是治疗欠佳的主要原因。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2例,采用微创可埋头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背景:透明质酸钠是一种治疗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1,3,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2表达失调对骨关节炎有重要影响。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对兔创伤性骨关节炎模型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前交叉韧带切断法构建创伤性骨关节炎模型兔,造模后4周关节腔注射体积分数1%透明质酸钠0.3 mL,每周1次,连续5周,设为透明质酸钠组,同时设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作对比。术后11周麻醉处死动物,获取软骨并提取总RNA,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分析各组软骨内基质金属蛋白酶1,3,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2 mRNA表达。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相比,透明质酸钠组经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软骨损伤范围和程度均减轻(P < 0.01),软骨组织学评分明显降低(P < 0.05)。模型组软骨内基质金属蛋白酶1,3,9 mRNA表达增强,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2 mRNA表达下调,而透明质酸钠组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2 mRNA的表达并无显著变化。结果说明,基质金属蛋白酶1,3,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2参与了创伤性骨关节炎软骨退变过程,虽然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可以延缓创伤性骨关节炎软骨退变,但透明质酸钠并不是通过调节上述因子的表达来发挥修复作用的,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