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针刺肝胆经穴治疗偏头痛207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针刺肝胆经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及对照组,按各组方案针刺或服药,并在治疗前后检测颈静脉血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P物质(SP)含量。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针刺组治疗前偏头痛患者颈静脉血中CGRP及S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针刺治疗后CGRP及SP含量较治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针刺肝胆经穴不仅对偏头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CGRP及SP的释放。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加味逍遥散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毒副反应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加味逍遥散合用化疗治疗乳腺癌33例和单纯化疗治疗乳腺癌32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两组在化疗后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及生活质量等方面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逍遥散能明显减轻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毒副反应,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氯膦酸二钠预防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芳香化酶抑制剂内分泌治疗引起骨丢失的效果。方法 64例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经本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回顾性分为治疗组(氯膦酸二钠与芳香化酶抑制剂连用)和对照组(单用芳香化酶抑制剂)。随访24个月,观察不同时期两组患者前臂远端桡骨+尺骨的骨密度,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生率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氯膦酸二钠组前臂远端桡骨+尺骨的骨密度与单用芳香化酶抑制剂组相比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骨丢失事件的发生间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12个月时,治疗组骨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24个月时,治疗组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除治疗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外(P<0.05),两组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似(P>0.05)。结论氯膦酸二钠对芳香化酶抑制剂内分泌治疗引起的骨丢失有明显的预防作用,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4.
1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四肢无力,麻木2月入院。患者2005年8月因感冒后出现四肢乏力、行走不稳、肢端麻木、声嘶以及反复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显;9月初开始出现视物模糊、耳鸣、双耳失聪、小便障碍等,复在当地就诊,加用“激素”治疗肌力改善,于10月17日入住本院。入院时体查:P86次/m in,T36.6℃,R20次/m in,BP140/93mmHg,神清,声嘶,构音障碍,双眼球水平震颤,无复视,咽反射减弱,颈软,克氏征阴性,双上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力2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消失,四肢末端呈袜套样感觉过敏,指鼻试验欠准。入院后完善各相关检查:三大… 相似文献
25.
针刺肝经腧穴对偏头痛大鼠脑干组织G蛋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针刺肝经腧穴对实验性偏头痛大鼠肝干组织G蛋白亚基(Gsa和Gia)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皮下注射硝酸甘油(10mg/kg)建立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将动物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模型对照组和针刺治疗组,运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1ot)检测脑干组织Gia和Gsa的含量.结果皮下注射硝酸甘油4h后脑干组织Gsa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1),Gia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Gsa/Gia蛋白比值升高;针刺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脑干组织中Gsa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Gia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1),Gsa/Gia蛋白比值降低.结论偏头痛发作可能与大鼠脑干组织G蛋白信号传导系统功能障碍有关,针刺介导的G蛋白信号通路可能是其防治偏头痛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核糖核酸Ⅱ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4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后,再给予胸腔内注药。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应用核糖核酸Ⅱ加顺铂胸腔灌注;对照组20例,单纯应用顺铂治疗。治疗结束后4周观察两组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核糖核酸Ⅱ加顺铂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为90%,优于单用顺铂组。结论置入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后注射核糖核酸Ⅱ联合顺铂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7.
针刺对偏头痛大鼠血浆神经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偏头痛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atoningene-ralatedpeptide,CGRP)、P物质、内皮素、神经肽Y、心钠素、神经降压肽(neurotensin,NT)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针刺对照组和针刺治疗组。按各组方案造模,或针刺治疗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颈静脉血浆中多种神经肽的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CGRP(319.64±53.12)ng/L;P物质(126.76±39.29)ng/L;心钠素(366.11±83.12)ng/L;内皮素(785.00±186.64)ng/L;神经肽Y(4567.06±1041.86)ng/L均较正常对照组(152.87±31.82),(57.43±21.03),(278.31±58.76),(516.88±126.89),(3232.75±424.87)ng/L有明显升高(t=2.283~2.791,P<0.05或0.01),而模型对照组NT(56.64±21.21)ng/L较正常对照组(113.12±35.92)ng/L明显降低(t=2.842,P<0.01);针刺治疗组CGRP(148.54±19.18)ng/L;P物质(60.76±22.31)ng/L;心钠素(287.63±68.64)ng/L;内皮素(524.38±122.55)ng/L;神经肽Y(3324.56±576.77)ng/L均明显下降(t=2.833~2.481,P<0.05或P<0.01),NT(101.13±27.69)ng/L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升高(t=2.669,P<0.05)。结论:针刺调节脑神经肽的合成与释放,是其治疗偏头痛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8.
针刺对偏头痛大鼠脑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偏头痛大鼠脑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强度及针刺对CGRP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及针刺防治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参照Knyihar-Csillik方法复制大鼠偏头痛模型,将动物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针刺预防组和针刺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CGRP浓度;采用RT-PCR法测定CGRPmRNA表达。结果颈静脉血CGRP含量:正常大鼠保持低水平恒定量,模型对照组大鼠CGRP含量显著升高(P<0.01),针刺预防组及针刺治疗组与正常大鼠相近,但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脑干及三叉神经节CGRPmRNA的表达变化:正常对照组表达在较低水平,模型对照组表达显著增强(P<0.01),针刺治疗组及针刺预防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表达显著减弱(P<0.01)。结论实验性偏头痛大鼠脑内CGRP的过度表达,可能是偏头痛发作的分子机制之一;针刺调控CGRPmRNA表达可能是针刺防治偏头痛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