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目的初步探讨莪术醇(Curcumol)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细胞)凋亡、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莪术醇溶于无水乙醇中,初始浓度为9 mg/mL,设实验1、2、3、4、5组,莪术醇的浓度分别是7.5、15、30、60、120μg/mL,并以含1%无水乙醇的培养液为对照组。采用台盼蓝(Trypan blue)、噻唑蓝(MTT)法检测SGC-7901细胞的活性及莪术醇对SGC-7901细胞抑制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FACSCalibur)检测莪术醇对SGC-7901细胞的凋亡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莪术醇作用于SGC-7901细胞后,其MMP2的表达情况;NO试剂盒检测莪术醇作用SGC-7901细胞后的细胞培养液上清的NO含量。结果 30μg/mL的莪术醇在药物浓度与抑制肿瘤生长方面效果较佳,与对照组比较,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莪术醇实验组能促进细胞凋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莪术醇实验组作用细胞后,其MMP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研究表明,随着莪术醇实验组浓度的增加,其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NO含量逐渐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μg/mL的莪术醇浓度是最佳药效组,它能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明显促进肿瘤的细胞凋亡,显著抑制MMP2的表达,降低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NO含量,从而发挥系列抗肿瘤作用。本研究从细胞分子水平探讨莪术醇治疗胃癌可能存在的部分机制,为临床应用莪术醇及其衍生物或结构类似物治疗胃癌提供理论与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2.
目的了解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现状,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1月产科剖宫产手术出院患者54例,对剖宫产围手术期用药品种及频度、用药时间、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4例剖宫产全部使用抗菌药物,使用频度最高的药物是头孢西丁、头孢硫脒、氨曲南。头孢西丁、头孢硫脒的药物利用指数(DUI)大于1。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会诊的方法和体会。方法对医院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实践和体会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在参与会诊时,根据自身优势和患者病情特点为临床医师的诊断及药物治疗提供合理建议,以提高临床疗效。结论药师参与临床会诊,可发挥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方面的优势,充分体现临床药师的价值。  相似文献   
54.
兔心肺复苏后经腹腔诱导亚低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兔心肺复苏后经腹腔灌注低温液体能否诱导亚低温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实验一:15只成年新西兰兔依据灌注首剂4℃低温液体剂量的不同分为30,40,60,80和100 mL/ks5组,选择鼓膜温度卜降迅速、稳定的一组连接腹腔灌流装置(专利号Z1200820201265)维持亚低温12h,随后进行复温,并以该组的首剂剂量作为实验二的首剂量.观察血浆生化指标的变化和肝、小肠、肾组织的损伤情况.实验二:12只成年新西兰兔,用电致颤的方式建立心肺复苏(CPR)模型,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向腹腔内灌入首剂4℃低温液体,达到目标温度后连接腹腔灌流装置维持业低温12h,观察生化指标的变化.腹腔灌液前后生化指标的比较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一:兔腹腔内灌注80 mL/kg低温液体后鼓膜温度(30±2.00)min达到目标温度,通过腹腔灌流装置能稳定维持亚低温和缓慢复温,腹腔灌液后没有出现生化指标的紊乱和造成肝、肾、肠的组织学损伤.实验二:ROSC后兔腹腔内灌注80mL/kg 4℃低温液体后鼓膜温度(26.00±6.99)min达到目标温度,腹腔温度不足10min达到甘标温度,ROSC后腹腔内灌注4℃低温液体没有出现生化指标的紊乱.结论 兔心肺复苏后经腹腔灌注低温液体能安全、快速诱导亚低温.  相似文献   
55.
文洁 《临床荟萃》2022,37(1):35-38
目的 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望江医院健康体检中心2020年5月-2021年5月行彩色超声初次诊断为NAFLD且未经过药物治疗的160例体检者作为NAFLD组,随机选取160例同期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的年龄、身高、体重、血...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CDKN2B-AS1靶向miR-98-5p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肺癌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pcDNA组(转染pcDNA)、CDKN2B-AS1组(转染pcDNA CDKN2B-AS1)和双转染组(转染pcDNA CDKN2B-AS1、pcDNA ...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fMELD)与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蛋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PHC住院患者资料,应用Spearman’S等级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研究MELD与PHC患者血清蛋白之间的关系。结果按MELD评分,将患者分为MELD评分〈10分、10-20分、〉20分3组,3组患者间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自蛋白和α2球蛋白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和d2球蛋白百分比与MELD评分的关系密切,二者的数值越低,MELD评分越高。结论MELD评分与PHC患者的血清蛋白存存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8.
正2017年2月,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学组组织专家对全球相关领域循证医学证据进行了系统回顾,结合中国乳腺癌患者的特点,制定了《中国乳腺癌患者生活方式指南》,《中国乳腺癌患者生活方式指南》就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和疾病稳定期的长期生存问题提出针对其日常生活的建议和推荐,为医务人员、卫生服务人员、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