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2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4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228篇
预防医学   392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96篇
中国医学   83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DNA条形码( DNA Barcoding )技术是一种新的物种识别方法,它是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相结合的产物。在最近几年里,该技术已成为生物分类学中引人注目的研究热点。这一概念认为,类似于商店里使用扫描仪读取条形码,对地球上每一种生物通过快速分析其DNA中的一段基因(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 mt COⅠ)加以识别。理论上, DNA条形码已被证明在生物分类鉴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推动了一系列相关学科的发展,但目前不同分类学家对其持的意见也不尽相同。本文综述了DNA条形码技术的产生、发展概况、原理与操作及其在分类中的应用,并概括了DNA条形码在应用于物种分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2.
本文克隆白蚊伊蚊气味受体基因OR21a分析其是否与搜寻宿主或吸血行为相关。通过设计简并引物,PCR扩增得到白纹伊蚊气味受体基因OR21a段,采用SYBR荧光定量PCR方法,以自纹伊蚊β-肌动蛋白基因作为内参,比较了OR21a因在未吸血雌蚊、雄蚊、打断吸血雌蚊和饱血雌蚊头部表达量的差异。结果显示,白纹伊蚊OR21a因在未吸血雌蚊头部表达量最高,饱血雌蚊头部表达量最低,而在雄蚊头部的表达量介于打断吸血雌蚊和饱血雌蚊之间。本研究发现白蚊伊蚊会依据不同的生理需求改变OR21a因的表达量,推测可能与白纹伊蚊搜寻宿主及吸血行为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3.
<正>2010年来到了。从欢庆元旦开始,我们翻开了新的一页。新年到,新气象。在新的一年里,又将看到些什么呢?已经过去的一年使我们的视角更加开阔了,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折射出未来的光芒。我们看到,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的愿望和能力以及自我保健意识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保障逐步完善已成为  相似文献   
44.
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defensin A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PCR技术从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基因组中扩增出defensinA基因 ,并与文献报道的defensinA的5个型的cD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 ,发现此两序列中存在内元 ;从埃及伊蚊体内扩增的片段为蚊虫defen sinAl的前体AaDefAl;从白纹伊蚊体内扩增的片段为defensinA的 1个新型 ,命名为DefA6。  相似文献   
45.
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使用简并引物分别从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敏感品系和抗溴氰菊酯品系中扩增出钠通道ⅡS4~ⅡS6区域的基因片段,长度为359bp.该基因片段所编码的氨基酸与黑尾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家蝇(Musca domestica)、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冈比亚按蚊(Anopheles gambiae)及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等昆虫相应区域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同源性分别为95.8%,95.0%,100.0%,98.3%和95.0%.经序列比对,确认抗溴氰菊酯品系淡色库蚊钠通道基因在1014位点发生了突变该位点的碱基"A"突变为"T",其对应氨基酸由亮氨酸(L)变为苯丙氨酸(F),该突变(L1014F型)在多种昆虫中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46.
天然林保护对莱姆病自然疫源地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西部大开发中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莱姆病自然疫源地特征的影响,选择了天然林保护区和苗圃林保护区两个样区,从媒介、宿主以及人群感染等自然疫源地特征方面分析了自然环境变化对莱姆病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林保护区内,莱姆病的媒介、宿主在种群数量、种群多样性指数方面均高于苗圃林区;媒介和宿主潜能以及自然疫源地活力也显著高于苗圃林。可见,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于莱姆病的媒介、宿主在一定程度上起保护作用,其潜能、自然疫源地活力等增加,人群感染的危险性明显增高,提示了对进入天然林保护区的人员加强防护与监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7.
自然界中登革病毒在蚊虫与哺乳动物宿主内交替循环复制,研究病毒与不同类型宿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理解病毒基因突变与毒力变化的关系.本研究将登革2型病毒在人肝癌细胞(Huh-7)和蚊虫细胞(C6/36)之间交替传代模拟登革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人类与蚊虫间的交替感染,通过检测第10、18代病毒对小鼠的毒力以及在蚊虫中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48.
目的 通过比较肺癌与对应癌旁组织的含水量、细胞核大小以及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激活情况以明确肺癌细胞是否存在肿胀应激。方法 采用干湿质量比较法检测10例人肺腺癌、 12例肺鳞癌以及对应的癌旁正常肺组织新鲜标本的含水量差别。用磷酸化和非磷酸化抗体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30例肺腺癌、 32例肺鳞癌、 10例正常肺泡上皮细胞和10例正常肺支气管上皮细胞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p38 MAPK的表达及磷酸化激活情况。最后采用HE染色结合图像分析软件估算肺腺癌和肺鳞癌的癌细胞和对应癌旁正常肺泡上皮细胞及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大小差别。结果 干湿质量比较法发现肺鳞癌和肺腺癌的平均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其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p38 MAPK在肺腺癌和肺鳞癌及癌旁组织均高表达。ERK在肺腺癌和鳞癌组织均弱表达,但是在肺癌旁组织高表达。JNK在肺腺癌及癌旁组织均弱表达。在肺泡上皮组织和支气管上皮组织中JNK、 p38 MAPK、 ERK1/2均未被磷酸化激活。但是,肺腺癌、肺鳞癌组织中JNK被磷酸化激活,而p38 MA...  相似文献   
49.
实验水池是评价杀虫剂效应和安全生的重要场所,水池中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和种群动态是评价杀虫剂的基础资料和考核指标,本文报告1992年至1993年在美国佛罗里达中部地区对应用于杀虫剂评价的实验水池中昆虫与其它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优势种的种群动态研究结果,用羽化诱捕、勺舀、网拉及挖取底物法,从实验水池中共采到昆虫与其它无脊椎动物50余类,其中,羽化诱捕到的昆虫中摇蚊占93.9%,蜉蝣目昆虫占4.6%,  相似文献   
50.
本文采用MTT微量酶反应比色法,研究了溴氰菊酯对白纹伊蚊C6/36细胞的杀伤作用、形态影响以及受损细胞的恢复。结果发现用溴氰菊酯处理24h后,对C6/36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IC50)为7488μg/ml,且毒性作用强度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溴氰菊酯浓度在20μg/ml以上时可以诱发C6/36细胞形态学改变,表现为细胞呈多形性、细胞间有间隙、胞质内充满颗粒,以后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胞质出现空泡、染色质凝成粗大颗粒或无结构大块、大片细胞脱落、崩解、死亡。高浓度溴氰菊酯(160μg/ml)作用于C6/36细胞,其受损细胞的恢复与作用时间有关,作用24h的细胞,在经历一段生长停滞后,可缓慢恢复,而作用48h的细胞,则不可逆转的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