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918篇
  免费   19411篇
  国内免费   5951篇
耳鼻咽喉   7589篇
儿科学   16090篇
妇产科学   15558篇
基础医学   77097篇
口腔科学   10486篇
临床医学   57042篇
内科学   124101篇
皮肤病学   10511篇
神经病学   52251篇
特种医学   221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4篇
外科学   77164篇
综合类   27612篇
现状与发展   23篇
一般理论   628篇
预防医学   58957篇
眼科学   14078篇
药学   42447篇
  22篇
中国医学   2827篇
肿瘤学   38254篇
  2023年   306篇
  2022年   338篇
  2019年   607篇
  2018年   807篇
  2017年   286篇
  2016年   350篇
  2015年   474篇
  2014年   1278篇
  2013年   641篇
  2012年   61375篇
  2011年   66311篇
  2010年   10741篇
  2009年   6413篇
  2008年   52634篇
  2007年   55927篇
  2006年   59258篇
  2005年   58140篇
  2004年   48855篇
  2003年   46693篇
  2002年   42414篇
  2001年   30957篇
  2000年   40957篇
  1999年   18146篇
  1998年   3242篇
  1997年   1777篇
  1996年   1525篇
  1995年   1867篇
  1994年   1491篇
  1993年   1376篇
  1992年   1315篇
  1991年   1305篇
  1990年   980篇
  1989年   770篇
  1988年   731篇
  1987年   783篇
  1986年   633篇
  1985年   825篇
  1984年   915篇
  1983年   796篇
  1982年   659篇
  1981年   571篇
  1980年   436篇
  1959年   2245篇
  1958年   4495篇
  1957年   4632篇
  1956年   4445篇
  1955年   4181篇
  1954年   3897篇
  1949年   547篇
  1948年   74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Larson  A.  M.  Poison  J.  Fontana  R.  J.  宋平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8):43-44
严重的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常常会引起急性肝衰竭(ALF),作者在美国的22所三级护理中心调查了由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肝衰竭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预后,用超过6年的时间收集到662例完全符合ALF(包括肝源性凝血症和肝性脑病)标准的患者资料,详细分析后发现:其中有275例(45%)是由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调查发现,对乙酰氨基酚相关性ALF的年度百分比由1998年的28%上升至2003年的51%。对乙酰氨基酚的中位摄入量为24g(相当于48个高含量的片剂)。在上述275例中,误服过量者有131例(48%),有意服用者(即有自杀倾向者)有122例(44%),还有22例(8%)为不明意图。在误服组中38%同时服用了两种或多种对乙酰氨基酚制剂,63%患者服用了含有镇静剂的复合制剂。据报道,81%患者因为急性或慢性疼痛误服了对乙酰氨基酚和(或)其他镇痛剂。总体上,有178例研究对象(65%)存活,74例(27%)未经肝移植而死亡,23例(8%)进行了肝移植,其中71%的患者仅存活了3周。未接受移植的存活率和肝移植存活率在误服组和有意服用组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82.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描述在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时患者自述的各种问题,同时检测用药时患者自述问题与患者依从性间的关系。设计:横断面研究。受试者:向4个不同地区眼科的青光眼患者发放调查问卷。排除仅使用1种抗青光眼药物的患者。共32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方法:计算每例患者对其抗青光眼药物治疗方案的平均依从百分比。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查患者使用抗青光眼药物的特点及问题与患者依从性间的关系。主要观察指标:患者前1周依从性是否<100%。结果:发现60%患者自述用药时出现1种以上的问题。14%患者报道前1周对青光眼药物治疗方案的依从…  相似文献   
83.
目的:评估用不同参考平面偏移分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和视神经乳头(ONH)参数在使用OCT检测早期青光眼改变及相关视功能中的作用。方法:这是一项横断面研究,包括41例正常受试者和30例早期青光眼患者和40例晚期青光眼患者。在分别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 PE)水平之上95μ  相似文献   
84.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反复胚胎移植失败的患者进行受精卵输卵管内转移(ZIFT)的价值。研究设计:132例患者进行141个周期的ZIFT,97例患者进行145个周期的胚胎移植(ET),每次移植胚胎数目≥5个。对既往曾发生≥5次ET失败的患者比较经宫颈宫腔内ET及ZIFT的结局。ZIFT组获取卵母细胞24~27h后腹腔镜下将胚胎植入输卵管。ET组获取卵母细胞第3天将胚胎经宫颈移植入宫腔内。结果:ZIFT和ET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4±4.9岁和34.9±5.0岁。hCG注射当天基础FSH及E2水平、获取及受精的卵母细胞数目无显著性差异。ZIFT和ET组着床率、临床妊娠…  相似文献   
85.
目的:直肠腺瘤和其他疑似为良性的病变应用经肛门内镜切除术并未普及。该项研究旨在评估经肛门内镜切除术的效能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在1993-2004年之间3所斯德哥尔摩医院中经肛门内镜切除术的患,内容包括患自身及病变特性、并发症、随访时间和复发率。结果:180例中共131例行经肛门内镜切除术。160例经组织学诊断为腺瘤,12例为癌瘤,其余8例分别为增生、纤维化或正常黏膜。直肠腺瘤患中,77例仅行单次经肛门内镜切除术,16例因巨大腺瘤而多次行该手术,27例因复发而需另行经肛门内镜切除术或其他手术。中位复发时间为7个月,但未出现直肠癌。16例手术患出现并发症。2例患必须行Hartman手术,1例因肠穿孔,另1例因出血。手术期间无死亡。未复发的中位随访期为32个月(极差0—67)。[编按]  相似文献   
86.
背景:介入超声内镜引导的胆管造影(IEU C)已经逐步取代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术(PTC)作为ER CP失败的胆管梗阻患者的治疗方法。目的:回顾作者自己的操作经验。设计:研究持续3年,到2005年7月为止,调查ERCP失败改行IEUC的患者。机构:提供ERCP和介入EUS的一所三级医疗中心。患者:28例IEUC候选患者。2例大出血并被建议行介入放射学治疗,1例有十二指肠腔占位性病变,2例拒绝行IEU C。干预:EUS引导导丝顺行通过梗阻部位,完成逆行或顺行引流后结束。主要结果指标:IEUC胆管减压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23例患者成功实施IEU C,10例采用经…  相似文献   
87.
目的:为老年性黄斑变性(A M D)建立基于眼底照相的严重程度分级。方法:老年性眼疾病研究组(A REDS)分别于基线、2年随访期及其后的每年对被调查者行立体眼底彩色照相。对眼底改变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其中包括:玻璃膜疣的特征(大小、类型和面积)、色素异常(色素增加、脱色素和地  相似文献   
88.
背景:接受化学药物治疗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 BsAg)阳性患者,在停止预防性应用拉米夫定之后,其肝脏疾病的预后目前尚不清楚。目的:该研究旨在调查停止预防性应用拉米夫定之后,乙型肝炎病毒被再次激活的概率。方法:46例H BsAg阳性患者,在化疗开始前1周,预防性应用拉米夫定,并持续用药至整个化疗期间。预防性使用拉米夫定的中位停药时间为化疗结束后3.1个月(极差3.0~3.4个月)。停止预防性使用拉米夫定之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结果:停止应用拉米夫定后的中位随访期为25.7个月(极差5.7~75.7个月)。11/46例(23.9%)在停止使用拉米夫定之后…  相似文献   
89.
胰腺胆汁反流通常发生在胰腺胆管连接异常的患者,同时可能与胆囊癌的发生有关。作者报道了1例胰腺胆汁反流病例,尽管其胰腺胆管连接正常(潜隐性胰腺胆汁反流,O PBR),但切除的胆囊显示存在重度发育异常。超声仪和CT扫描显示该例61岁老年女性患者的胆囊壁增厚。虽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显示胰腺胆管连接正常,但患者胆总管中的胆汁淀粉酶水平为1.030×105U/L,胆囊中的胆汁淀粉酶水平为1.535×105U/L。发育异常的胆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有许多p53阳性细胞核,大约50%发育异常细胞显示对K i-67弥漫性核染色。本病例中,对潜隐性胰腺胆汁反流…  相似文献   
90.
背景:以前已经有一些在成年患者应用经皮内镜下盲肠造瘘术(PEC)及顺行保留灌肠(ACE)的个例报道。到目前为止牵拉法PEC均采用厚套管的导管。作者采用10F Chait Trapdoor盲肠造瘘术导管(CTCC)对成年患者进行介入法(IM)PEC。目的:报道作者应用新方法对成年患者进行PEC的经验。设计:病例序列研究。机构:日本单个研究机构。患者:5例肠梗阻患者和15例慢性重度便秘患者。干预:干预方法为牵拉法PEC或者IMPEC加引流或者ACE。对5例小肠梗阻患者,应用18F~24F的套管导管采用牵拉法PEC对扩张的肠道进行减压。对15例慢性便秘患者,应用球囊导管(11F或15F)和CTCC进行IMPEC。ACE隔日进行一次。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且有效地(减压和排泄)完成了PEC。采用IMPEC的患者中,有5例置入了15F球囊导管,10例置入了11F球囊导管。1例患者发生了即刻出血。球囊破裂发生在置管后的第1个月或者平均1个月内。10例置入11F球囊导管的患者中有9例改为CTCC。与套管导管相比,使用CTCC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突发性的球囊破裂,减少漏出和肉芽组织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