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和血清睾酮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性. 方法:依据既往暴力史及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区分攻击组40例和非攻击组40例.比较两组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激素(TT4)及血清睾酮(Testo)水平.攻击组MOAS总分及各因子分与血清TSH、FT3、FT4、TT3、TT4及血清睾酮水平之间作相关分析. 结果:攻击组在TSH、FT3、TT3、男性睾酮上高于非攻击组(P<0.05或P<0.01),在TT4上低于非攻击组(P<0.01);攻击组TSH、男性睾酮与MOAS对他人攻击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攻击组FT3与MOAS的自身攻击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攻击组TT4与言语攻击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 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TSH、FT3水平的变化呈正相关,与TT4水平变化呈负相关,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睾酮水平的变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睡眠不足对肺结核病空洞发生的风险。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8年7月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慢性病防治站收治的肺结核病患者139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采集患者确诊之前的睡眠时间、睡眠时点信息,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睡眠不足对肺结核病空洞发生的风险。结果:睡眠不足者发生肺结核病空洞的风险增加(OR=15. 558,P 0. 05)。结论:睡眠不足是肺结核病空洞发生的危险因素,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预防肺结核病空洞的发生。  相似文献   
23.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是一种非侵入性脑成像技术, 可用于评估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皮质激活情况和功能连接水平等。观察不同神经康复治疗方法对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大脑皮质激活的影响, 可以为评定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和神经可塑性变化提供依据, 有利于个体化、精准化康复。  相似文献   
24.
目的:综合分析男男性行为(MSM)人群梅毒(Syphilis)高危行为同伴群干预研究。方法招募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有过肛交或者口交(MSM)人群资料131名,并且在MSM人群知晓的情况下参与调查实验,建立同伴群干预队列。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MSM人群的资料以及干预前、干预3.5个月后的MSM同伴群的梅毒高危行为。结果干预前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为36.88%,干预后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为85.98%,干预后131名MSM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梅毒感染率为12.1%,干预后梅毒感染率为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最近1次与男性固定性伴侣发生肛交或者口交的安全套使用率为46.54%,干预后最近1次与男性固定性伴侣发生肛交或者口交的安全套使用率为8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核心人物发起与同伴趋动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显著降低梅毒感染率,减少MSM人群无保护肛交或者口交行为。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和4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TIMP-1的表达。结果:TIMP-1在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50%,高于正常癌旁组织(25%)(P〈0.05),在非小细胞肺癌中,TIMP-1表达随着肿瘤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增加而有增高趋势(P〈0.05)。TIMP-1的表达与有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TIMP-1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TIMP-1的表达可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病理分级及转移和预后的指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撑开螺钉提拉与常规复位治疗创伤性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6-05,收治的120例创伤性颈椎骨折脱位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60例,观察组行颈椎前路撑开螺钉提拉复位术治疗,常规组患者行常规复位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患者椎体完全复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所有患者均随访24个月以上,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常规组明显缩短(P0.05),组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1.67%;术后椎体完全复位率为95.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3.33%;术后Frankel分级为E级患者占比70.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51.67%,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JOA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24个月的JOA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复位治疗相比,对创伤性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采用颈椎前路撑开螺钉提拉治疗的疗效更为突出,不仅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且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7.
戴磊  陈铭伍  冼磊 《广西医学》2011,33(1):8-10
目的 研究肿瘤转移基因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检测80例NSCLC癌组织和4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 MMP-9在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1.25%(57/80),高于癌旁组织的45.00%(18/40),差异有统...  相似文献   
28.
目的:面向基层重点监测人群(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构建简易、可靠的新发心房颤动(房颤)风险预警模型。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20年12月在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参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度体检的8443例受试者,将其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建模组和验证组,随后建模组将按照随访期间是否新发房颤分为无房颤组和新发房颤组。将两组基线差异变量经Stepwise筛选后,得出模型最终变量,并构建风险列线图。结果: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警模型包含3个极易获取的变量(年龄、舒张压、BMI)。无论在建模组还是验证组,该列线图的3、4、5年AUC均达到了0.7以上,校准曲线也体现了良好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警模型可有效面向基层重点监测人群识别新发房颤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29.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种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MSC对多种肿瘤组织的归巢及定向迁移能力为其成为潜在的抗肿瘤基因载体奠定了基础,并且MSC自身参与重塑肿瘤微环境,影响其侵袭、增殖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许多研究已经证实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与人类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等抗肿瘤基因与MSC结合构成复合物可针对肿瘤细胞双重靶向杀伤,但对正常组织无损伤.然而,目前许多问题和确切的机制仍尚待解答.文章就MSC归巢机制、MSC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MSC-抗肿瘤基因复合物用于肿瘤治疗的现状及前景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脾切除术后术持续性发热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至2010年收治的182例因门脉高压症行脾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观察肝功能、术后并发症与术后持续性发热的关系。结果:182例门脉高压行脾切除术患者,发生持续性发热42例,有明确并发症的37例。有明确并发症37例中6例存在持续发热,与无并发症组相比,发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持续性发热原因主要与肝功能分级相关,与术后并发症无明确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