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6篇 |
内科学 | 2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45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1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探讨肺穿刺活检的阳性率、病理结果、并发症.方法:对32例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皮肺穿刺活检组织经病理学诊断30例,其中鳞癌14例,腺癌7例,小细胞肺癌1例,其它恶性肿瘤2例,脓肿1例,结核球3例,炎性假瘤2例.肺穿刺活检阳性率为93.8%,并发症(气胸5例,出血1例)占18.7%.结论: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阳性率高,并发症轻,安全易操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2.
恶性淋巴瘤属于免疫系统恶性肿瘤,可分为霍奇金病(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以NHL为多见。笔者收集2000年以来我科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20例恶性淋巴瘤,就其胸部CT表现及诊断价值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3.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小牛脱钙骨修复胫骨缺损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小牛脱钙骨对兔胫骨长段骨-骨膜缺损修复情况的观察,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小牛脱钙骨联合应用于负重骨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1-10/2002-08在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进行。①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编号后从自体骨髓中分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小牛脱钙骨于体外复合培养,并将这24只大白兔制备成双侧胫骨中段10mm骨-骨膜缺损模型,行常规钢板螺钉固定。②随机选取其中的20只,对同一只兔将复合物植入右侧胫骨缺损处作为实验组,将小牛脱钙骨植入左侧胫骨缺损处作为对照组;另4只兔作为空白组,双侧骨缺损不植入任何材料。然后分栏放养,观察各组兔术后一般情况。③在8,12,16,24周各时间点分别取出骨缺损修复标本,进行大体观察和骨密度测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比较各组修复骨缺损的能力。结果:实验大白兔2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兔术后一般情况:术后各组动物恢复及进食均正常,伤口无炎性反应,愈合良好。②各组兔骨缺损修复标本大体观察:术后8周实验组骨缺损部分修复,12,16周骨缺损完全修复,8,12,16,24周时实验组的骨缺损修复和骨痂生长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24周时空白组的各缺损区均未发现有骨组织形成。③各组兔骨缺损区的骨密度测量结果:术后8,12,16周时各缺损区的骨密度测量结果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0.945±0.063,1.246±0.027,1.568±0.059;对照组:0.601±0.024,1.001±0.023,1.219±0.033,P<0.05)。24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1.627±0.054,1.462±0.107,P>0.05)。空白组骨缺损未修复。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骨早期修复骨缺损能力较强,且与单纯小牛脱钙骨相比成骨量大、迅速,能够对负重骨缺损进行有效的修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