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4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8篇
临床医学   165篇
内科学   14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122篇
综合类   341篇
预防医学   18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44篇
  6篇
中国医学   145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81.
目的:总结老年A型主动脉夹层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提高老年主动脉夹层手术疗效.方法:主动脉夹层手术的老年患者31例,其中男25例,女6例,年龄61-78岁,平均65岁.术前严密控制血压心率并完善术前准备,升主动脉根据受累部位采用Wheat、Bentall、David术,弓部及远端均行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术后带气管插管入重症监护室( ICU)进行严密系统监护,积极防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6.5%),神经系统并发症4例,切口愈合不良2例,血管吻合口出血1例;肾功能衰竭3例,1例治愈,2例放弃治疗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规范完善的围术期处理是提高老年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82.
支气管镜能直接观察支气管肺癌病变生长方式、部位、大小,同时局部活检、刷检等检查可提高诊断率,提高病理学诊断的准确性,减少治疗的盲目性,但钳检、刷检阳性率的高低影响因素颇多,为了探讨支气管镜下带针活检钳对气道纵行皱襞病变的诊断价值,我科采用先钳夹活检后行刷检序贯取材的方法,针对临床上疑诊肺癌,无气道新生物,仅有明显气道纵行皱襞形成的患者,常规使用带针活检钳进行镜下取材,以评价这种方法对提高肺癌诊断率的价值,特别是周围型肺癌.  相似文献   
983.
张骅  徐鹏  张民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5):767-769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带针活检钳对气道纵行皱襞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54例疑诊肺癌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134人,采用先钳夹活检后行刷检的方法,使用带针活检钳对气道纵行皱襞处进行镜下取材,即刻进行术中细胞病理学检查;B组120人,仅对气道纵行皱襞处刷检,术后行细胞病理学检查。分别对两组的麻醉效果进行评级、评分及细胞学、病理学的分析。结果采用先钳夹活检后行刷检的方法,并使用带针活检钳对气道纵行皱襞处进行镜下取材诊断肺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的取材方法。结论支气管镜先钳夹活检后行刷检的序贯取材法,常规使用带针活检钳对气道纵行皱襞处进行镜下取材可以提高对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84.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观察正常脾动脉解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观察正常脾动脉解剖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0例患者接受上腹部CT增强扫描,测量脾动脉起始处血管内径(dSA)、脾动脉主干长度(lSA)及横断面上脾动脉与腹腔动脉的夹角(aSA/CA)。 结果 200例脾动脉显示清晰,其中25例脾动脉起源变异,变异率为12.50%(25/200)。dSA、lSA、aSA/CA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年龄段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SCT可以直观、立体地显示脾动脉的正常解剖及其变异。  相似文献   
985.
目的:探讨冠脉旁路移植术中获取桡动脉的技术及安全措施。方法:通过对桡动脉解剖的认识,从术前判断、术中获取技术和术后防止血管桥痉挛3个方面回顾总结63例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中获取桡动脉的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无前臂运动功能障碍,3例出现短暂感觉异常。无前臂及手部缺血并发症。桥血管近期通畅率满意。结论:正确的术前评价、术中和术后适当地保护桡动脉是安全获取桡动脉作为血管桥材料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986.
目的 探讨荧光素钠术中实时显像在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术中应用荧光素钠实时显像的胶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肿瘤位于不利手术区域78例,位于有利手术区域50例.根据术中使用荧光素钠后肿瘤是否显色分为染色组和未染色组.结果 在有利手术区域,染色组全切除40例(95%),次全切除2例;未染色组全切除2例(25%),次全切除6例,两组全切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在不利手术区域,两组全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2),但染色组术后KP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 0.002),未染色组手术前后KPS评分无显著差异(P= 0.335).染色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较未染色组缩短(P= 0.002和P = 0.001),结论术中荧光素钠实时荧光显像对胶质瘤治疗和预后有意义.  相似文献   
987.
目的 观察创伤愈合过程中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iocyte/macrophage colony - stimulating factor,GMCSF)经ERK通路活化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 - Κb诱导创伤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dermal fibroblasts,HDFs)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创伤部位HDFs,并用GMCSF处理。作用不同时间后,采用RT - PCR和ELISA分别检测HDFs VEGF Mrna和蛋白水平;应用GMCSF作用HDFs后,采用Western blot观察ERK磷酸化水平的改变;进一步应用ER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预处理HDFs。再用GMCSF刺激已预处理过的细胞,收集细胞和上清液,采用Western blot检测VEGF蛋白水平的变化;进一步通过抑制ERK信号通路,采用免疫荧光检测NF - Κb的活化。另外,应用核质抽提试剂盒分离胞质和胞核,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F - Κb的活化。结果 随着GMCSF浓度的增加,VEGF Mrna及蛋白水平也逐步增加,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GMCSF作用于HDFs 2 h后,VEGF Mrna水平开始升高,至4~6h达到峰值。GMCSF能够显著活化ERK磷酸化过程;与GMCSF组相比,ERK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能显著抑制GMCSF诱导VEGF的表达(P<0.05)。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抑制ERK后NF - Κb的活化受到显著抑制。结论 GMCSF可通过ERK信号通路活化NF - Κb从而诱导HDFs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988.
徐鹏  侯双兴 《武警医学》2021,32(12):1043-1047
 目的 探讨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急诊收治的ACI患者92例,按照入组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在抗血小板、抗凝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dl-3n-butylphthalide,NBP)25 mg/次静脉滴注,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最终完成临床研究且实验结果可靠的有75例,其中对照组40例,观察组3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估治疗前后神经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测定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100B蛋白]、血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低切黏度、中切黏度、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及其凝血状态指标[血小板分子标志物1(PAC-1)和D-二聚体(D-Dimer)]的变化,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arthel)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低切黏度、中切黏度、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NSE、S100B蛋白、PAC-1、D-Dimer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EGF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中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0%,低于与观察组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针刺治疗能很好地改善ACI患者的神经功能及其血凝状态,进而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89.
990.
慢性肾衰竭(CRF)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病理损伤形成后很难逆转,需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且需终身治疗与调理。本文提出CRF 在治疗上应根据病情的不同发展阶段,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早、中期以延缓CRF 进展为目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尿毒症期需在肾替代治疗的基础上,降低透析或减少肾移植并发症的产生,提高生存质量。从中医汤剂的辨证论治的角度、中医外治以及具有中医特色的慢性肾脏病管理等3 个方面着手对CRF 进行一体化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