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1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01.
目的:通过科学设计的调查表,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患者的延迟诊断情况进行临床调查,从而辨别影响口腔鳞癌患者患源性延迟的影响因素以及延迟特点。方法:共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原发口腔鳞癌患者514例,包括334例男性和180例女性,男女构成比例为1.85 :1,年龄21~89岁,中位年龄57.6岁。发病部位按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分为唇、颊、牙龈、磨牙后区、腭、口底、舌及口咽部共8个部位,年龄分组以10年为分隔,教育程度分为未受教育、初级教育水平(高中以下学历)和高级教育水平(高中及以上学历),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以18 kg/m 2和25 kg/m 2为界分为3个等级,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患者术前的疼痛情况。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问卷调查以了解其延迟诊断的可能因素和特点,并运用SPSS 18.0软件,采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来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口腔鳞癌发生的部位按延迟时间长短排序依次为唇部(6.1个月)、颊部(4.1个月)、口底(3.9个月)、舌部(3.6个月)、口咽部(2.9个月)、磨牙后区(2.7个月)、腭部(2.4个月)、牙龈(2.4个月),不同部位间延迟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不同性别、教育程度、疼痛、吸烟、饮酒、疼痛程度间延迟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所在部位与延迟诊断具有相关性,唇部是最容易发生延迟诊断的口腔部位,对于唇明显变大的肿物,应建议患者及时就诊,同时接诊医师尽早采取合适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02.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曲马多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剖宫产产妇150例,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3组: Ⅰ组于胎儿取出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ml,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药物配方为曲马多1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设置背景输注剂量为1.5ml/h,PCA 2ml,锁定时间15min;Ⅱ组于胎儿取出后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3μg/kg,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微泵10min静脉推注完毕,术后PCIA配方和设置同Ⅰ组。Ⅲ组于胎儿取出后静脉微泵推注右美托咪定0.3μg/kg,使用方法同Ⅱ组,术后PCIA配方为曲马多1g+右美托咪定200μ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术后PCIA设置同Ⅰ组。观察术后4、8、24h 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曲马多的用量;观察术后6h恶露排除量和泌乳开始时间;记录24h内心动过缓、低氧血症、恶心、呕吐、眩晕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产妇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结果 3组产妇一般情况无统计学意义,均完成了24h镇痛观察,没有产妇需要额外的镇痛治疗。与Ⅰ、Ⅱ组比较,Ⅲ组术后4、8、24h VAS评分和曲马多用量降低,产妇满意度提高(P<0.05);三组产妇术后6h恶露排出量,产后泌乳开始(挤压双侧乳房有明显乳汁泌出)时间无统计学意义;三组产妇术后各时间点Ramsay评分有所不同,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均未发生心动过缓、低氧血症、恶心呕吐等副作用,Ⅰ组、Ⅱ组、Ⅲ组各有5、1、0例产妇术后第一次起床时出现眩晕症,未特殊处理,休息后好转。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曲马多用于择期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曲马多。  相似文献   
303.
由于新的诊疗方法特别是侵入性操作手段的出现 ,使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呈广泛复杂的趋势。连续、系统地开展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特征 ,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布特征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实验情况及其存在问题等的监测 ,形成灵敏而准确的医院感染预警评价体系 ,及时对医院感染的流行趋势和危险度进行预测、预警 ,变被动的控制为主动的预防至关重要。以下是本人对医院感染预警体系运行模行的几点看法。1 完善医院感染预警领导体系 ,加大经济投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把医院感染预警工作做为传染病预警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一项中心…  相似文献   
304.
 目的 回顾分析原发骨非霍奇金淋巴瘤(PLB)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疗效,结合文献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并分析经病理证实的PLB 2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放化疗综合治疗23例(88.5 %),单纯化疗3例(11.5 %),3例还接受过手术治疗。结果 26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8~70岁,中位年龄49岁。病理类型中,弥漫大B细胞型15例(57.7 %),小淋巴细胞型1例(3.8 %),B细胞来源未具体分型4例(15.5 %),T细胞型5例(19.3 %,其中间变大细胞型3例),未分型1例(3.8 %)。Ann-Arbor临床分期ⅠE期15例(57.7 %),ⅡE期和ⅢE期各3例(11.5 %,11.5 %),ⅣE期5例(19.3 %)。全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9.16 %和31.37 %,11例患者死亡,其中3例为接受手术切除后出现原发灶复发,9例发生其他部位侵犯。中位剂量50 Gy的放射治疗未观察到放疗后骨折发生。结论 PLB以骨盆较常见,病理类型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居多,临床分期Ⅰ、Ⅱ期为主,多不伴有B症状。放化疗综合治疗仍是目前主要治疗手段,放疗中位剂量50 Gy较为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05.
对下咽鳞癌是否常规预防照射鼻咽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下咽鳞癌放射治疗靶区是否需对整个鼻咽部进行预防照射存在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下咽鳞癌是否需要常规预防照射鼻咽部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5月至2006年8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96例下咽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TNM分期,Ⅰ期3例,Ⅱ期26例,Ⅲ期38例,Ⅳ期129例.全组患者均接受以手术或/和放疗为主的治疗,其中放射治疗94例,手术治疗49例,放疗与手术综合治疗53例.按接受放疗的靶区分为鼻咽部预防照射患者78例和鼻咽部未预防照射患者69例,比较其治疗疗效.结果:全组患者3年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8.57%和21.69%,Ⅰ、Ⅱ、Ⅲ、Ⅳ期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43.08%、27.57%和13.99%.单纯手术和放疗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3.90%和10.60%.综合治疗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44.08%.鼻咽部预防照射和未预防照射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4.44%和20.68%(X2=0.10,P=0.76),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5.99%和10.91%(X2=0.65,P=0.42),两者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全组39例患者颈部淋巴结复发,未随访到鼻咽部复发.鼻咽部预防照射和未预防照射的患者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6,P=0.21).结论:晚期下咽鳞癌的治疗模式需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对于下咽鳞癌原发灶的照射,不需要常规对鼻咽部进行预防照射.积极处理颈部淋巴结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  相似文献   
306.
我院自1984年9月至1985年6月所收治的12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重型39例,危重型17例,死亡12例,病死率为10%。主要死亡原因为:肾衰、出血、休克、感染、高血容量综合征。误诊及院外不适宜之治疗对予后也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307.
适应行为量表在上海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了美国精神缺陷学编制的适应行为量表在上海市区706名4-12岁学生中的应用。又选择了14名8-9岁的低智儿童作了对照,结果表明,本量表具有较好信度及效度,可在我国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08.
目的 观察临床应用1.23%氟化泡沫对儿童牙面菌斑微生物组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市海淀区幼儿园的10名学龄前儿童,平均年龄3.7岁;常规口腔检查,记录龋失补牙面数;样本采自1.23%氟化泡沫干预前后1个月内不同时间(基线及涂氟后第1、2、3、4、7、10、15、21、30天)相同牙面的菌斑;应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表达菌斑微生物DNA图谱,通过GelComparⅡ分析软件解析菌斑微生物的群体相关性,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微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通过聚类统计分析样本微生物群落不同时间点的相似性及种群聚类分析.结果 10名儿童基线菌斑微生物DNA的条带数为26.9±2.9,使用氟化泡沫干预3d后菌斑微生物DNA条带数下降至20.1 ±3.8,与基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nnon-Weiner指数在基线为3.18±0.31,干预3d后为2.92 ±0.2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0名儿童的微生物电泳图谱戴斯系数(Dice coefficient)和个体微生物群落聚类分析表明,氟化泡沫干预后菌斑微生物种群结构发生变化,但1个月后菌斑结构与基线相似.结论 1.23%氟化泡沫对儿童牙面菌斑微生物在一定时间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应用氟化泡沫后菌斑微生物种群结构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后还能恢复至原有状态.  相似文献   
309.
15年间儿童心理门诊的资料分析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目的:了解从1985年8月本院正式成立儿少心理咨询门诊以来的15年患儿就诊的情况,以掌握了解儿童和少年精神障碍的发展趋势.方法:从1985年8月到1999年6月30日之间就诊患儿的病历中,每年随机抽取200份,共3000份病历,做逐一记载,然后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5年来门诊中外地患儿呈增高趋势;患儿年龄在门诊初期主要集中于儿童期,以后涉及到儿童和青少年的各年龄段,以儿童期和少年期最多;文化程度以中,小学生居多,在初期,精神障碍各类论断单一,论断不规范,90年代以后论断趋于标准化,位于前三位的论断是:儿童多动症,情绪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治疗以药物为充,利他林是治疗“多动症“的常用药物,各种心理治疗呈逐年增多趋势.结论: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已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社会对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医学和需求普遍增国,加强儿少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干预和治疗是专业人员的责任.  相似文献   
310.
藏、汉族的中学生行为问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藏族中学生行为问题的特点,比较藏、汉族中学生的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方法采用Achenbach青少年自评量表(YSR)和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上海市某中学623名藏族中学生和148名汉族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藏族中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2.4%,汉族中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6.1%。(χ^2=4.76,P〉0.05),藏族学生的行为问题各因子得分均高于汉族学生(P〈0.01)。藏族男生在抑郁、不受欢迎、违纪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女生,女生在躯体诉述、思维障碍因子得分明显高于男生。来自日喀则地区的藏族学生在YSR各因子得分明显高于来自拉萨地区的学生。学习汉语时间8年以上的藏族学生在抑郁、攻击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学习汉语时间8年以下的藏族学生。结论 藏、汉中学生的行为问题有明显差异,藏族中学生的行为问题与性别、地区以及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