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51篇 |
免费 | 266篇 |
国内免费 | 13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篇 |
儿科学 | 29篇 |
妇产科学 | 27篇 |
基础医学 | 172篇 |
口腔科学 | 23篇 |
临床医学 | 336篇 |
内科学 | 244篇 |
皮肤病学 | 28篇 |
神经病学 | 54篇 |
特种医学 | 8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88篇 |
外科学 | 243篇 |
综合类 | 849篇 |
预防医学 | 280篇 |
眼科学 | 31篇 |
药学 | 335篇 |
10篇 | |
中国医学 | 426篇 |
肿瘤学 | 8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80篇 |
2023年 | 164篇 |
2022年 | 155篇 |
2021年 | 156篇 |
2020年 | 162篇 |
2019年 | 103篇 |
2018年 | 125篇 |
2017年 | 66篇 |
2016年 | 78篇 |
2015年 | 52篇 |
2014年 | 177篇 |
2013年 | 147篇 |
2012年 | 116篇 |
2011年 | 147篇 |
2010年 | 135篇 |
2009年 | 112篇 |
2008年 | 105篇 |
2007年 | 138篇 |
2006年 | 103篇 |
2005年 | 97篇 |
2004年 | 104篇 |
2003年 | 60篇 |
2002年 | 65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69篇 |
1999年 | 57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46篇 |
1994年 | 50篇 |
1993年 | 41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26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21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24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11篇 |
1965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肝复康中剂量浓度含药血清对肝星状细胞T6(hepatic stellate cell-T6,HSC-T6)细胞株中核因子-κB(NF-κB)、Ⅰ型胶原(TypeⅠCollagen,ColⅠ)及Ⅲ型胶原(TypeⅢCollagen,ColⅢ)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常规方法制备肝复康中剂量浓度含药血清,并用肝复康含药血清干预,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观察分析NF-κB、ColⅠ和ColⅢ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经乙醛刺激后的HSC-T6细胞株NF-κB、ColⅠ和ColⅢ表达均上调,肝复康中剂量浓度含药血清处理后可明显下调上述基因的表达。结论:中药肝复康抗纤维化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F-κB及ColⅠ、Col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特异诱骗寡核苷酸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和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特异诱骗寡核苷酸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并转染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特异诱骗寡核苷酸,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染后不同时间点对照组与实验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及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划痕法测定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距离。结果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及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的mRNA和蛋白在对照组、诱骗组及诱骗对照组中均有表达。在不同时间点,诱骗组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及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转染后48 h,对照组、诱骗组及诱骗对照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距离分别为105.23±7.81μm、58.65±12.68μm、106.47±7.60μm,诱骗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距离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转染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特异诱骗寡核苷酸可以抑制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及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的mRNA和蛋白表达,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83.
1995年5月~1998年5月我们对脑出血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大黄煎剂,使患者的运动功能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68例均为住院病人,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届脑出血病专题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犤1犦,发病24h内入院。按随机原则分成大黄组38例,常规组30例,大黄组男26例,女12例,年龄<45岁1例,46~55岁8例,56~65岁15例,≥66岁14例。出血部位:基底节区28例,顶叶3例,枕叶1例,额叶1例,颞叶2例,脑干1例,小脑2例;出血量7.0~56.5(… 相似文献
84.
85.
86.
RP—HPLC测定人参各部位人参皂苷compound K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人参皂苷 compound K 是否存在于人参植物体中并测定其含量。方法:采用氯仿-甲醇(15∶1)超声提取,并用 Zorbax SB C_(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乙腈和水作为流动相进行二元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人参花和人参果中人参皂苷 compound K 的含量分别为0.02%和0.04%。人参皂苷 compound K 在0.523~10.4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55%。在人参茎叶、鲜人参主根、红参芦头、红参主根、红参须根中未检出人参皂苷 compound K。结论:在人参植物体中存在人参皂苷 compound K。本方法简便、灵敏和准确,可作为人参皂苷 compound K 的有效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7.
视力低下是我国学生重点防治的6种常见病之一,其患病率居高不下,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为了解三门县城区高中学生视力低下情况,为青少年近视防治提供依据,对2007年三门县城区高中学生视力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三门县城关普通高中高一至高三学生共5460人,其中男生3084人,女生2376人;职业技术学校高一至高三学生共1602人,其中男生956人,女生646人。2方法采用“E”字标准对数灯光视力表箱检查视力。凡裸眼视力≥5·0为视力正常,<5·0为视力低下,其中4·9为轻度;4·6~4·8为中度;4·5度为重度。双眼视力不一致按较低视力进行统计。3统计学分析数据以Excel建库管理,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录入,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视力低下状况普通高中学生5460人,视力低下4476人,占83·0%;职业技术学校学生1602人,视力低下825人,占51·5%;普通高中视力低下率高于职业技术学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74,P<0·005),见表1。普通高中以重度视力低下为主,占80·9%;职业技术学校以中度和轻度视力低下... 相似文献
88.
目的基于膜原理论,探讨柴胡达原饮对大肠杆菌性腹膜炎大鼠血清及腹腔灌洗液促炎及抗炎因子的影响,从膜原的角度论证柴胡达原饮抗腹膜炎症的有效性。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胡达原饮组,每组18只,实验周期为10天。模型组、柴胡达原饮组按大鼠体重20mL/kg予以大肠杆菌配置液腹腔注射建立大鼠腹膜炎模型,柴胡达原饮组给与柴胡达原饮治疗,正常组、模型组无治疗。每天测量记录大鼠体温、体重,分别于干预后第1、3、10天取材,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及腹腔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前列腺素E2(PGE2)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柴胡达原饮组给药后1~3h体温明显降低(P<0.05),腹腔粘连明显改善。炎症因子方面,与模型组相比,柴胡达原饮组第1、3天血清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5);柴胡达原饮组第1、3、10天血清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柴胡达原饮组第10天血清PGE2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柴胡达原饮组第1、3、10天腹腔灌洗液中TNF-α浓度显著升高(P<0.01);柴胡达原饮组第3、10天腹腔灌洗液中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柴胡达原饮组第10天腹腔灌洗液中PGE2浓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柴胡达原饮能够升高腹腔内促炎因子TNF-α水平,降低血清TNF-α水平,同时能够升高血清及腹腔灌洗液中抗炎因子IL-10、PGE2水平,调控促炎及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 分析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患儿婴儿期内因下呼吸道感染再入院的临床特征及病原体特点。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BPD早产儿1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择同期住院的同等例数的非BPD早产儿为对照,比较2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肺功能指标及呼吸道病原学结果。结果 与非BPD组相比,BPD组患儿胎龄、体重小,更容易出现气促、喘息及发绀,喘息缓解时间长(P<0.05)。肺功能检查方面,与非BPD组相比,BPD组患儿每公斤体重潮气量、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25%潮气量呼气流量、50%潮气量呼气流量、75%潮气量呼气流量均降低,而呼吸频率增快(P<0.05)。BPD组患儿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检出率高于非BPD组(P<0.05)。结论 BPD患儿婴儿期下呼吸道感染后需更关注气促、喘息及发绀等临床特征,肺功能表现为阻塞性改变及小气道功能障碍,呼吸道病原更易检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3,2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