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5-3及CA19-9联合应用对鉴别良性胸腔积液(BPE)和恶性胸腔积液(MPE)的价值。方法收集327例2013-01-01-2015-06-30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174例)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53例)住院的胸腔积液(PE)患者,其中MPE患者119例,BPE患者208例。取PE标本及配对血清标本,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CEA、CA125、CA15-3及CA19-9在血清及PE中的浓度,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L1正则化(LASSO)方法将患者基本信息与PE、血清中4种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5-3及CA19-9进行不同方式的联合,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和比较不同联合诊断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PE中CEA+CA15-3+CA19-9的联合模型对应ROC曲线下面积(AUC)值最大(0.90),血清中此联合模型对应的AUC值也是最佳(0.863),PE中的联合模型优于血清中的联合诊断模型,P=0.0125,综合预测能力最强。PE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浓度差值中CEA+CA15-3+CA19-9的联合模型对应的灵敏度最佳(80.2%),特异度为79.1%。基于LASSO变量选择方法的联合模型在PE中的特异度最佳(96%),此时灵敏度为73%,阳性似然比22。以上结果均P<0.001。PE中CEA+CA15-3+CA19-9的联合模型对应的AUC值(0.90)优于PE中CEA对应的AUC值(0.824),P<0.001。结论联合应用CEA、CA15-3及CA19-9在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等方面优于其他组合,且优于PE中的CEA对BPE/MPE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2.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65岁以上老年人群。由于股骨颈解剖结构的特点,骨折不愈合率较其他骨折高,骨折后易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及塌陷等不良后果,加之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内科疾病,且机体修复缓慢,因此优良的护理是决定手术成败、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我院于2008年10月~2010年6月对4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周边部视网膜切除治疗伴有重度前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anterior proliferative vitroretinopathy,aPVR)的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并探讨其并发症及预防的方法.方法应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结合治疗17例伴有重度aPVR的视网膜脱离,术中都采取了不同范围的周边部视网膜切除.结果随访3~18个月,平均12.3个月,术后视力在0.01以上9例,占52.9%;视网膜复位者11例,占64.7%.结论尽管传统手术治疗伴有重度aPVR的视网膜脱离的效果不理想,但是经过这种手术方式的治疗能使多数患者保持和改善部分的视力.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儿童脑性瘫痪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9例痉挛型儿童脑性瘫痪病儿的临床资料,均应用机器人辅助无框架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手术治疗;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88,GMFM-88)分别评估病儿术前、术后1周和3月的运动功能,并...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三苯双脒和阿苯达唑对感染旋毛虫小鼠的疗效。方法将85只昆明小鼠(每鼠感染旋毛虫幼虫100条)分成3组,A组(成虫期,即感染后5d)、B组(幼虫移行期,即感染后15d)和C组(幼虫成囊期,即感染后35d)。A组小鼠35只,均分为7组,三苯双脒和阿苯达唑各治疗3组,两药给药剂量相同,分别为顿服6.25、12.5和25mg/kg,另设1组为对照组。B、C两组各25只小鼠,各均分为5组,三苯双脒和阿苯达唑各治疗2组,两药给药剂量相同,分别为100和200mg/(kg·d),另各设1组为对照组。A组小鼠治疗后2d处死,计数小肠内成虫。B、C两组小鼠连续治疗7d,治疗结束后15d处死,剖取全部膈肌,消化液消化,镜下计数幼虫。计算各组平均虫数和减虫率,统计分析各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三苯双脒各组平均成虫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减虫率分别为63.3%、86.2%和98.5%;阿苯达唑6.25和12.5mg/kg组的平均成虫数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5mg/kg组的平均成虫数则少于对照组(P0.05),减虫率为41.2%。B组,两种药物平均虫数都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三苯双脒治疗组减虫率分别为64.4%和89.6%,阿苯达唑组减虫率分别为56.7%和78.4%。C组,仅阿苯达唑200mg/(kg·d)组的平均幼虫(成囊期)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减虫率为71.8%,其余各组均无效。结论三苯双脒对小鼠旋毛虫成虫和移行期幼虫有较好的疗效,但对成囊期幼虫无效。较大剂量阿苯达唑对小鼠旋毛虫成虫、移行期和成囊期幼虫均有效。  相似文献   
56.
测了新疆四大片鼠疫自然疫源地内不同宿主、不同年代的109株鼠疫菌的质粒,发现除一株1970年分离自玛纳斯灰早獭的菌株自然缺失6Mdal质粒、只携带45和65Mdal二种质粒、并伴随鼠疫杆菌素表型丧失外,其余所有的菌株均携带三种质粒。其中80%的菌携带6、45和65Mdal质粒。  相似文献   
57.
目的 研究老年胰腺癌的临床首发症状及增强CT影像征象,以提高对老年胰腺癌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老年医院2014年2月至2021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65例胰腺癌患者,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43例(年龄≥60岁)和中年组22例(45≤年龄<60岁),总结老年胰腺癌患者的特点,同时对2组患者的临床首发症状及增强CT影像征象进行对照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胰腺癌患者65例,其中老年组43例(66.2%),中年组22例(33.8%)。老年组发生在胰头部、出现黄疸、消瘦及胰管扩张的比例分别为51.2%(22/43)、55.8%(24/43)、53.5%(23/43)及58.1%(25/43),高于中年组27.3%(6/22)、13.6%(3/22)、27.3%(6/22)及27.3%(6/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发生在胰尾部、出现腹痛、腹部压痛及肝转移比例分别为9.3%(4/43)、32.6%(14/43)、44.2%(19/43)及23.3%(10/...  相似文献   
58.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血压升高是脑卒中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水平与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为连索,持续并且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血压越高,心肌梗死、心衰、脑卒中和肾脏疾病危险性越大。我院自2000年2月~2002年12月共收治轻、中度高血压患者38例,联合应用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肺炎患儿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及分类(DF)的检测结果,探讨hsCRP、WBC及分类在肺炎患儿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感染病原体的不同将920例肺炎患儿分为细菌组(n=205)、病毒组(n=280)、支原体组(n=435)。10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hsCRP、WBC及分类的不同。结果:细菌组hsCRP、WBC及N%、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毒组、支原体组hsCRP及L%高于对照组(P〈0.05),N%低于对照组(P〈0.05);各感染组组间比较hsCRP、N%及L%的变化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炎患儿联合检测hsCRP、WBC及分类可有效鉴别细菌、病毒、支原体感染,进而指导临床早期诊疗。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 76例COPD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观察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噻托溴铵,其他治疗一致。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FEV1(第1秒呼气量)/预计值和FEV1/FVC(用力肺活量)及血气变化。结果两组各有36例完成治疗。治疗前两组之间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自觉症状改善明显,FEV1/预计值和FEV1/FVC差异明显(P〈0.01),PaO2显著升高(P〈0.01),PaCO2降低(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是治疗COPD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