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9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408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 探讨组合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颈椎损伤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32具颈椎标本行枢椎椎板轴向CT加密扫描,测量枢椎椎板的长度、高度,枢椎椎板上、中、下部的厚度,椎板轴线与欠状面的夹角.8例颈椎损伤患者中,Anderson Ⅱ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关节向后脱位2例、向前脱位1例、齿状突骨不愈合1例,Ⅲ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关节不稳、横韧带撕裂2例,Ⅱ型Hangman骨折伴C<,2~3>不稳1例,寰枢关节前脱位伴横韧带断裂1例.牵引复位后,根据患者病情组合枢椎椎板螺钉进行组合式固定,并行后路自体髂骨植骨融合.结果 枢椎椎板的长度为(26.2±1.2)mm,高度为(12.8±1.6)mm,枢椎椎板上、中、下部的厚度分别为(300±1.4)mm、(6.0±1.6)mm、(5.6±1.2)mm、椎板轴线与矢状面的夹角平均为43.5°.8例患者枢椎椎板螺钉位于椎板中,无偏斜.全部患者随访6~14个月,平均10.5个月.术中和术后没有任何并发症发生,获得了良好的骨性愈合.本组无一例发生螺钉松动及断裂.结论 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技术避免了螺钉置入过程中损伤椎动脉的风险.此技术操作简单,不受C2横突孔中椎动脉的位置限制.全程在直视下进行,该方法可作为传统枢椎后路螺钉固定技术的补充.  相似文献   
72.
通过对176例外伤性颈脊髓损伤中24例无骨折、脱位病例的回顾分析,认为MRI对不伴骨折或脱位的颈髓损伤的诊断是目前较可靠手段。提出这些病例可分为脊髓压迫型和无脊髓压迫型。治疗上前者以前路减压为佳,而脊髓内外联合减压术对阻止后者神经损害的进展有帮助。早期诊断,尽早制动,牵引乃至手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zoledronic acid on the expression of HIF-1α and VEGF in osteosarcoma LM8 cell line under hypoxic condition. Methods The hypoxic culture model was established. After LM8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zoledronic acid, semi-quantitative PCR was used to assess the expression of HIF-1α and VEGF mRNA. The expression of HIF-lct and VEGF protein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d ELISA respectively. Results Compared with cells in normoxic conditions, cells in the hypoxic environment and cells treated with zoledronic acid in the hypoxic condition did not show a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mRNA level of HIF-1α(P >0. 05). However,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HIF-1α was markedly decreased in the cells treated with zoledronic acid in the hypoxic envi-ronment. In contrast, both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of VEGF were down-regulated in the zoledronic acid treatment hypoxic group (P <0.05). Conclusion Under hypoxic conditions in vitro, zoledronic acid inhibited the expression of HIF-1α protein, which decreased VEGF mRNA level and protein expression in osteosarcorna LM8 cell line.  相似文献   
74.
创伤、肿瘤及医源性骨性结构破坏等因素均可引起颈椎不稳,往往需要颈椎后路的固定和融合。颈椎后路经关节内固定技术包括经寰枕关节螺钉、经寰枢关节螺钉及下颈椎经关节内固定技术等。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已被广泛研究,而经寰枕关节螺钉和下颈椎经关节内固定技术至今未见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5.
跟骨骨折是一种难以处理的骨折,极具挑战性。既往国内一般采用闭合斯氏针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的方法,近年来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越来越多。但是跟骨骨折的软组织修复和感染问题较其他部位的骨折突出,术后易发生感染、皮肤坏死、切口裂开等,其他还有跛行,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44 ~70岁,中位数56岁.过伸型损伤16例,屈曲型损伤10例,受伤机制不明确2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22例,其中中央型脊髓损伤16例;完全性脊髓损伤6例.伤后均行颈椎X线、CT和MRI检查,明确3个或3个以上节段颈椎管狭窄,未发现颈椎骨折或脱位.MRI检查示均有颈髓损伤征象,其中颈髓水肿16例,颈髓挫伤血肿12例.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椎管中矢径/椎体中矢径≤0.75)5例,后纵韧带骨化8例,黄韧带骨化2例,多节段退变性颈椎椎管狭窄13例.均无颈椎前凸消失和颈椎不稳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2h至10 d.术后随访观察神经功能改善、椎管扩大和维持、门轴侧骨愈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颈髓后移程度.结果:手术时间(123.5±21.6) min,手术失血量(310.0±63.3) mL.Centerpiece钛板和钛钉置入均顺利,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及门轴断裂等情况.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 ~ 24个月,中位数12个月.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JOA评分由术前(5.5±1.7)分升至术后(11.7±2.3)分,改善率为(53.9±9.8)%.颈髓向后漂移距离为(2.9±0.2)mm,颈髓受压解除、肿胀消退.C5节段椎管矢状径由术前(7.7±2.1)mm提高至术后(13.3±1.5)mm,椎管扩大率为(70.2±10.3)%.术后6个月CT检查示门轴侧缝隙消失,均达到骨性愈合.所有患者术后X线及CT显示椎管扩大明显,开门的椎板无再关门现象.均无脑脊液漏,感染,C5神经根麻痹,内置物松动、断裂和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操作简单,出血量少,能有效解除颈髓受压,颈髓神经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7.
78.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9.
枢椎经椎板螺钉固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C2)螺钉无论是对于寰枢融合还是在下颈椎固定中均提供着重要的稳定性.目前临床常用的C2固定技术包括2椎弓根螺钉、侧块螺钉、经1/2关节螺钉和经2/3关节螺钉,以上技术均有着损伤椎动脉的风险.2004年Wright[1]首次提出2经椎板螺钉固定技术,并进行了10例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尽管2经椎板螺钉固定有其优点,但至今仍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骨肿瘤患者行人工假体置换术保肢治疗后的生存率和肢体功能。方法:对宁波市第六医院骨科1992-06/2002-06原发骨肿瘤保肢的患者28例进行临床分析。股骨颈骨样骨瘤5例;股骨近段骨肿瘤3例;股骨远段骨肿瘤9例;胫骨上段骨肿瘤8例;左肱骨上段骨肿瘤3例。术后评估:①根据生存率的寿命表法进行生存期统计。确定诊断与死亡之间的时间为生存,确定诊断与肿瘤复发之间的时间为无病生存。②应用Enneking评分评估:根据疼痛、肢体功能、情感接受、支撑、步行能力、步态6项对保肢手术后功能进行综合评分,满分30分,每项最高5分为正常,最低0分为严重障碍;术后症状改善率根据疼痛、肢体肿胀及全身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估;术后满意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评估,内容包括疼痛、肢体肿胀、全身症状、生化指标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28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后随访10年(生存期不足10年者,随访至生命终止)。①保肢手术后功能评价结果:术后Enneking评分为20~29分,平均26分。②术后症状改善率:74%~92%,平均87.3%。③术后满意率:60%~92%,平均81.5%。④患者保肢治疗后生存期及生存率:5年期时生存率为50%,10年期时生存率为43%;5年无病生存率为62%,10年为25%。5年局部无复发率为64%10年为43%。结论:本文随访结果说明:①人工假体在骨肿瘤保肢术中能改善患者术后症状。②无病生存率是体现生活质量的一个有说服力的指标。③保肢患者5年生存率为50%,优于其他文献报道的病例,但10年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低于国外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