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4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Helicobacterpylori (H .pylori)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developmentofchronicgastritis ,pepticulcer,gastricadenocarcinomaandgastricmucosa associatedlym phoidtissue (MALT)lymphoma .Mostpatientsremainla tentinfectionandonlysomedevelopintodiseasessuchaspepticulcerorgastriccancer[1,2 ] .Althoughwhatcausesaninfectionremainsunknown ,thereareseveralputativeviru lencefactorsthatmaycontributetothemucosaldamageandthenleadtovariousclinicaloutcomesbyH .pyloriinfec tion .cagpathogenicityisland (PAI)wascon…  相似文献   
82.
背景:细胞因子具有免疫佐剂效应,但将其用作幽门螺杆菌(H.pylori)核酸疫苗佐剂的研究报道尚少。目的:构建同时含H.pylori尿素酶B亚单位(ureB)基因和小鼠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的重组活减毒鼠伤寒沙门菌核酸疫苗,体外鉴定其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体内检测其对H.priori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priori ureB基因和小鼠IL-2基因,分别插入pUCmT载体,测序,通过一系列酶切、连接反应分别克隆人真核表达载体pIRES,酶切、PCR鉴定;重组质粒pIRES-ureB和pIRES-ureB-IL-2分别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菌LB5000,抽提质粒,进一步转化终宿主菌SL7207,反复传代培养。以Lipofectamine^TM2000将重组质粒分别体外转染COS-7细胞,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以疫苗菌经口接种小鼠,4周后予H.pylori攻击,攻击后4周鉴定H.pylori感染状况。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扩增出的ureB和IL-2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H.pylori ureB和小鼠IL-2序列一致,酶切、PCR鉴定证实ureB和IL-2基因已克隆人pIRES载体,并成功构建了稳定的含H.pylori ureB和小鼠IL-2基因的重组活减毒鼠伤寒沙门菌核酸疫苗。蛋白质印迹法显示,pIRES-ureB-IL-2转染的COS-7细胞表达特异性UreB和IL-2蛋白。体内实验显示,疫苗接种组小鼠的免疫保护率显著高于PBS对照组(P〈0.01),其中ureB-IL-2疫苗组又显著高于ureB疫苗组(87.5%对62.5%,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编码H.pylori ureB和免疫佐剂IL-2基因的重组活减毒鼠伤寒沙门菌核酸疫苗,体外实验证实其可表达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蛋白和佐剂蛋白,体内实验证实其对小鼠H.pylori感染具有免疫保护性,免疫佐剂IL-2可提高核酸疫苗的免疫保护率。  相似文献   
83.
目的构建含幽门螺杆菌(Hp)粘附素(HpaA)基因和白细胞介素(IL)-2的核酸疫苗,体外转染COS-7细胞,鉴定其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Hp标准菌株CCUG17874基因组DNA扩增HpaA基因;从重组质粒pCIneo—IL-2扩增小鼠IL-2基因,并通过TA克隆分别克隆人pUCmT载体。检测HpaA及IL-2的核苷酸序列,酶切、连接反应将HpaA和IL-2同时克隆人真核表达载体pIRES,再经PCR法和酶切反应进行鉴定;通过脂质体法将重组载体pIRES-HpaA—IL-2转染COS-7细胞,SDS-PAGE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重组载体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菌LB5000,抽提质粒,转化人SL7207,反复传代,鉴定重组核酸疫苗菌的稳定性。以该疫苗菌经口接种小鼠,4周后再用Hp攻击,鉴定感染状况。结果测序结果证实扩增的HpaA基因与HpHpaA序列一致,IL-2序列和小鼠IL-2序列一致。PCR和酶切鉴定结果证实,HpaA和IL-2基因克隆人载体pIRES,成功构建含HpaA和IL-2基因的核酸疫苗质粒pIRES-HpaA—IL-2,Western印迹法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000和14000的HpaA和IL-2蛋白条带。小鼠体内实验显示HpaA—IL-2及HpaA组分别有75.0%、58.4%获免疫保护,与P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HpaA和IL-2的Hp减毒沙门核酸疫苗菌,其免疫原性和保护性均得到证实,免疫佐剂IL-2可提高免疫保护率。  相似文献   
84.
由于掌、指骨短小且周围附着腱性组织较多,掌指关节脱位后传统的石膏、支具及小夹板固定较难达到理想的复位效果且易移位,进而形成陈旧性脱位.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我科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陈旧性第一掌指关节脱位23例,术后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伤口护理膜在处理中厚皮片供皮区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行中厚皮片移植术的患者,根据皮片供区创面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方法组)和观察组(伤口护理膜组)各38例,对两组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和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在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等方面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伤口护理膜处理中厚皮片供皮区创面,可明显降低创面感染率,更有利于创面的愈合,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86.
患者女,2岁10个月,拍片发现右胫骨近端肿物3d入院。查体:行走无跛行,右小腿近端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为3 cm×2 cm,稍突出皮肤表面,表皮无红肿,无明显触痛,右膝关节活动不受限。DR示右胫骨中上段见膨胀性骨质破坏区,骨皮质变薄,其内密度不均,可见多发纤细分隔(图1)。全身静态骨显像见右胫骨中上段核素分布异常浓聚(图2)。MRI表现:右胫骨中上段骨质膨胀,内见多发囊状长T1、长T2信号影,水抑制成像呈高信号,其内可见多发液-液平面,邻近骨皮质受压变薄(图3,4)。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β-蜕皮甾酮(β-Ecd)介导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对膝骨关节炎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按体重将3月龄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用手术方法制备骨关节炎小鼠模型。于造模2个月后,实验组皮下注射β-Ecd 5 mg·kg^-1,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0.9%NaCl,每天2次,连续2个月。以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关节软骨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X形胶原(Col X)和骨钙素(OC)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的MMP13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2,1.87±0.03和1.22±0.04;这3组的Col X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1±0.04,2.92±0.21和1.61±0.10;这3组的OC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5,1.72±0.03和1.19±0.02;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β-Ecd介导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可延缓关节软骨退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关节软骨组织的相关基因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微型锚钉联合克氏针治疗手指伸肌腱止点开放性断裂伴末节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9例36指手指伸肌腱止点开放性断裂伴末节指骨骨折患者,急诊行清创骨折复位克氏针固定及伸肌腱止点锚钉修复重建术,术后6~8周行远指间关节主、被动屈伸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10±2.5)个月,29例创口均一期愈合,末节指骨骨折均愈合;根据Dargen功能评定方法评定,优23指,良10指,可3指,优良率91.7%。结论:微型锚钉联合克氏针治疗手指伸肌腱止点开放性断裂伴末节指骨骨折,疗效肯定,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植皮术在治疗截肢术后残端皮肤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截肢术后残端皮肤坏死的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植皮法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传统打包加压植皮法治疗,7~10d后观察两组植皮成活情况。结果:治疗组植皮成活率、植皮平均愈合时间、感染率、皮片色泽及外观平整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植皮术治疗截肢术后残端皮肤坏死,具有植皮成活率高、植皮平整外观好,成活皮片瘢痕组织少、耐摩擦性好及有利于截肢佩戴等优势。  相似文献   
90.
通常,胰管高压的患者以腹痛为主要症状,常见于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胰空肠吻合口狭窄及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的患者,主要解决方式为外科手术或内镜下减压,如括约肌切开术、逆行胰管支架置入术、胰管狭窄扩张术等。一项随机试验显示,慢性胰腺炎导致胰管阻塞的治疗中外科介入的有效性优于内镜介入,然而并未考虑患者主观接受程度与创伤大小。一些由于一般条件不允许行外科手术或拒绝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会选择内镜介入治疗,但对于有解剖结构改变者,如Whipple术后患者,经典的ERCP术往往不能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