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51.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高血压社区干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在宁夏回族自治区5个城市社区抽取的6 071名≥18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宁夏回族自治区城市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和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5.47%和1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30岁、汉族、体质指数≥24、有糖尿病、高血压家族史、吸烟和饮酒是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是居民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宁夏回族自治区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年龄、民族、文化程度、体质指数、糖尿病史、高血压家族史、吸烟和饮酒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ASD)患者介人治疗前后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36例ASD患者介人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清cTnI的水平。结果所有患者术前血清CT-nI水平处于正常值范围内,治疗组患者术后6h(0.04±0.02 vs 1.65±0.62,P〉0.01)及24h(0.04±0.02 vs 0.55±0.23,P〉0.01)较术前均升高。对照组与治疗组术前无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比术后6、24h cTnI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术后72h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D的介人治疗引起可逆性的心肌微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治疗前后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12例行右心导管检查的患者(对照组)和28例行导管封堵术的VSD患者(治疗组)介入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清cTnI的水平,并比较其差异.结果 术前两组血清cTnI水平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术后6h及24h,VSD组术后较术前明显升高,对照组术后与术前无差异,但两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72h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的介入治疗引起可逆性的心肌微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
刘海燕  陈淑萍  马萍  徐清斌 《天津医药》2011,39(12):1095-1098
目的:探讨N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C677T位点突变与宁夏回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H)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EH组)146例,健康体检正常血压者(NT组)112例,抽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PCR-RFLP)多态性技术检测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EH组和NT组CC、CT和TT基因型总体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H组TT基因型频率及T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N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基因型组和CT+TT基因型组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收缩压、脉压和平均动脉压CT+TT基因型组高于CC基因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CT+TT基因型,女性,BMI、TG、BUN增高为EH的危险因素,GLU为保护因素。结论: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可能与宁夏回族EH发病有关,T等位基因有可能是宁夏回族人群EH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56.
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贴壁法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培养方法,分离大鼠主动脉,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进行内皮细胞原代培养并纯化传代,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鉴定CD31抗原。结果,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形成单层后,呈典型的鹅卵石样或铺路石样排列,并产生接触抑制现象。抗CD31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呈阳性。结论,大鼠内皮细胞贴壁培养法较简便经济。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植入急性心肌梗死 (AMI)区的转归及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冠脉转运的方法将幼猪自体骨髓MSC移植至AMI区 ,8周后观察MSC的分化、促血管生长情况 ,用核素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观察心肌灌注的改善及心脏功能变化。结果 移植的细胞表达β肌球蛋白重链 (β MHC)和连接蛋白Connexin4 3,8周后 ,治疗组心肌灌注显像明显改善 ,毛细血管密度、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骨髓MSC经冠脉转运在心肌微环境下可向心肌细胞分化 ,并能促血管生成及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的特点。方法应用心理弹性量表、应对方式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29例住院行PCI术的AMI患者进行调查。同时以210例正常人做为对照组。结果 AMI行PCI术后患者组的心理弹性总分、坚韧性、力量性、乐观维度及自我效能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19、0.006、0.018、0.000、0.000;效果量rpb2分别为0.013、0.017、0.013、0.035、0.039),而面对应对方式和屈服应对方式高于对照组(P值为0.006和0.004;rpb2为0.017和0.018)。结论 AMI患者PCI后心理弹性处于中等水平,趋向于采取积极面对应对方式,同时又易采取屈服消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和培养方法。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法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体外培养并观察其形态学特点。结果 细胞呈梭形或星形,4-5代内具有良好的增殖能力。结论 该方法是一种较理想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60.
摘要: 目的 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生长分化因子(GDF) -15 水平的变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 CHF 患者 100 例 (心衰组) 和健康体检者 30 例 (对照组); 心衰组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 (NYHA) 心脏功能分级分为 NYHAⅡ级组 35 例、 Ⅲ级组 32 例、 Ⅳ级组 33 例, 按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分为 LVEF<0.4 组 52 例和 LVEF≥0.4 组 48 例。采用 ELISA 法检测血浆 GDF-15、 B 型利钠肽 (BNP) 水平, 常规超声心动图测定 LVEF、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 收缩末期内径(LVDs)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 分析 GDF-15 与 NYHA 分级、 BNP 及超声心动图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NYHAⅡ~Ⅳ级组 BNP、 GDF-15、 LVDd、 LVDs 基本呈升高趋势, LVEF、 LVFS 基本呈下降趋势(P<0.05)。对照组、 LVEF≥0.4 组和 LVEF<0.4 组 BNP、 GDF-15、 LVDd、 LVDs 依次升高, LVFS 依次降低, 组间多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血浆 GDF-15 水平与 BNP、 NYHA 分级、 LVDd、 LVDs 呈正相关 (r=0.524、 0.286、 0.453、 0.531, 均 P < 0.05), 与 LVEF、 LVFS 呈负相关 (r= -0.592、 -0.587, 均 P < 0.05)。结论 血浆 GDF-15 可作为 CHF 诊断、 治疗、 判断预后的又一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