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近期我们用小剂量放、化疗后输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PBSC)临床治愈骨髓增生异常骨髓纤维化综合征 (MD MFS)1例 ,报告如下。患者 ,男 ,33岁。因间断发热、头昏、乏力 3年余 ,于 2 0 0 1年 5月 1 9日入院。 1 998年 7月无诱因间断发热 ,体温 39℃以上 ,伴头昏、乏力。 1 998年 9月~ 2 0 0 1年 2月在外院住院 3次 ,查血常规 :WBC 1 .3× 1 0 9 L ,Hb 30g L ,BPC 2 6× 1 0 9 L。骨髓增生不良 ,红系中、晚幼阶段偏高 ,可见核畸变、豪 焦小体及双核红细胞 ,外周血可见泪滴状红细胞 ,粒系中晚幼阶段偏低。组织化学 :环状铁粒幼红细胞 0 …  相似文献   
82.
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组综合征。尽管再障的病因不明,并且是一组不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过程的异质性疾病,但越来越多的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研究证据表明,免疫机制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免疫抑制治疗已成为再障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1 再障的免疫抑制治疗机制及临床应用1.1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TG/ALG) 再障的病理机制较为复杂,但至少部分再障患者存在CD8 T淋巴细胞数量上的增加,这种T淋巴细胞已被证实可对造血前体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或分泌肿瘤…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93例患者按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采用不同的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化疗后给予rhIL-11皮下注射;对照组81例患者化疗方案与治疗组相同,但化疗后不给予rhIL-11治疗。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CR+PR)76例,rhIL-11治疗后血小板恢复总有效率75.0%;对照组CR+PR65例,血小板自行恢复占61。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输注血小板的数量,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国产rhIL-11治疗AL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耐受性良好,确实能提高AL患者化疗后的血小板计数,减少血小板输注的数量,有利于及时开始第二疗程化疗。  相似文献   
84.
总结3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实施运动想象疗法联合间歇性导尿治疗的康复护理。康复护理重点是做好运动想象疗法,重视膀胱功能训练,根据康复训练前、中膀胱容量和残余尿情况,做好间歇性导尿护理。30例患者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间歇性导尿8周后,膀胱容量增加,残余尿量减少,尿动力学明显好转,均无泌尿系感染及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85.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观察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疗效 ,从 1997年 3月至 2 0 0 3年 1月共进行了 2 1例急慢性白血病的Allo PBSCT。 2 1例的供者中 19例为HLA Ⅰ /Ⅱ抗原完全相合的同胞 ,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患者的供者为HLA半相合母亲 ,1例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供者为 1个B位点不合的胞妹。 2 1名供者均用rhG CSF动员 ,第 5天起用CS 3 0 0 0plus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1-3次 ,预处理方案采用常用的TBI与联合化疗方案。所有病人均采用环胞菌素A和短程MTX进行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结果表明 ,移植后粒细胞恢复至≥ 0 .5× 10 9/L平均为 12天 ,血小板恢复至≥ 2 0× 10 9/L为 15天。 17例患者中发生急性GVHD 8例 (47% ) ,其中 1例为子母间移植 ;慢性GVHD 12例 (70 % ) ;4例存活的女性患者 ,包括 1例 1个B位点不合的ALL患者 ,均无急、慢性GVHD发生。 10 0天移植相关死亡 3例 (14 % ) ,复发 2例 (9.5% ) ,均为移植时未缓解患者。至报告时无病存活 11例 (52 .4% ) ,存活时间平均 40 (15-70 )个月。结论 :Allo PBSCT后造血恢复较快、白血病复发率相对较低 ,急性和重度GVHD的发生并无明显增加 ,但慢性GVHD发生率明显增高 ,并成为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非骨髓清除性方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N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 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NSCT ,例 1为霍奇金淋巴瘤 (HL)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后 2年复发、肿瘤广泛浸润 ;例 2为骨髓增生异常骨髓纤维化综合征 (MDS MFS) ;另一例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预处理方案均采用低剂量放化疗方案。回输CD 34 细胞分别为 6.3 6× 10 6 个 /kg、2 9.4× 10 6 个 /kg、2 .8× 10 6 个 /kg。结果移植后分别于 18、 2 8、 11天造血重建。例 1移植后 2 4天出现aGVHDII度。 3 0天复查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 :10 0 %供者核型。 60天达完全缓解 ,但于 12 0天出现再次复发并死亡。例 2自体造血恢复 ,并达临床治愈。例 3于移植后 2 8天出现混合嵌合体 ,并于 4 5天转变为完全供者染色体 ,至 2 40天仅出现轻度cGVHD发生。 3例患者均无移植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NSCT移植相关毒性小 ,可适用于移植前一般状况较差及骨髓增生不良的患者 ;可诱导双向免疫耐受 ,从而使移植的HLA限制性有所放宽  相似文献   
87.
现临床采用的一次性胃管包装时前端形成一定弯度 ,插胃管时利用此弯度可有效帮助我们顺利插入胃管 ,特别是对脑血管病后遗症吞咽困难、颈部僵硬不能顺利插管的患者。现将此法介绍如下。方法 准备、查对、解释工作同常规插胃管法。插管前用甲紫于胃管弯侧距前端 13cm处做标记 ,润滑胃管前端后 ,将胃管弯度向下 ,沿一侧鼻孔插入 ,至 13cm时 ,不能张口的患者观察口腔内前端弯侧的方向 ,轻轻旋转胃管 180度 ;能张口的患者 ,通过观察甲紫的标记 ,将甲紫标记转向前方 ,再徐徐插入至所需长度。优 点  ( 1)胃管前端通过鼻腔时弯度向下适应鼻腔弯…  相似文献   
88.
杨坤  徐淑芬 《山东医药》2005,45(11):48-48
1994~2003年,我们收治4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现将术后并发症预防的几点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骨髓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再障免疫抑制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48例分别接受常规和常规联合免疫抑制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T细胞亚群及CD4+/CD8+比值,将患者分为比值正常型和比值倒置型2个免疫亚型,分析和比较各亚型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总有效率为62.5%(29/48),常规治疗组有效率(43.2%)显著低于免疫抑制剂治疗组(72.2%,P〈0.05),比值倒置型患者采用免疫抑制治疗时其总有效率(89.3%)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46.4%,P〈0.05)。结论:再障患者存在CD4+/CD8+比值失调,其发病与免疫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研究成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治疗方案。方法 观察以免疫抑制CSA、ATC联合SSL方案治疗成人SAA10例的临床疗效。结果 7例有效,其中4例达治愈标准。结论 CSA、ATG联合SSL方案治疗成人SAA较单用CSA或ATG疗效有明显提高,SSL方案可作为成人SAA病人经CSA或ATG综合治疗后的长期维持治疗,方法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