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异常是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 ,AA)的发病基础 ,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除继发性AA有明显的药品及化学品等诱因外 ,大多数AA患者无明显诱因 ,其中约 70 %患者的机体免疫调节机制紊乱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1] 。应用免疫抑制剂如抗胸腺细胞或淋巴细胞球蛋白 (ATG或ALG)以及环胞菌素A(CyA)治疗AA ,其疗效为 5 0 %~ 80 %[2~ 4 ] 。因此 ,对AA免疫发病机制的探讨有助于临床的治疗。本文就此作一综述。1 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功能异常大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AA与T淋巴…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以左旋门冬酰胺酶为主的改良VDLP方案治疗难治复发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3例难治复发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方案均选用改良VDLP方案:长春新碱1.4 mg?m-2?d-1,第1天;左旋门冬酰胺酶6000 U?m-2?d-1,第1天至第7天;多柔比星或表柔比星30 mg?m-2?d-1,第1天至第3天,泼尼松40 mg?m-2?d-1,第1天至第7天。21 d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均接受2~6个周期,中位3.5个周期,病灶局限的患者,化疗后加用侵犯野放疗。结果 13例患者中,总有效率61.5 %(8例),完全缓解46.1 %(6例),部分缓解7.6 %(1例),病情稳定7.6 %(1例),进展38.5 %(5例)。中位随访27(13~51)个月,全组预期3年生存率为63.4 %;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占 30.4 %,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以左旋门冬酰胺酶为主的VDL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的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小且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在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混合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半相合异体骨髓移植(Mixed-HSCT)后,继予供体淋巴细胞输注+白介素2(DLI+IL-2)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3例AML患者在完全缓解期采用TBI+VEMAC预处理方案,实施Mixed-HSCT。造血恢复后给予DLI+IL-2治疗1-8次。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ANC)≧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4(12-17)天,白细胞(WBC)≧4.0×108/L的中位时间为17(16-21)天。血小板(PLT)≧20×108/L的中位时间为21(19-23)天,PLT≧50×108/L的中位时间为25(24-27)天。+16至+21天时骨髓检查示恢复期骨髓象,无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发生,有6例形成混合嵌合体(46XX/46XY)。经过3年以上随访,存活15例,长期无病存活率(DFS)为65.2%。结论:Mixed-HSCT后应用DLI+IL-2治疗对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长期无病生存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观察以左旋门冬酰胺酶为主的改良VDLP方案治疗难治复发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3例难治复发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方案均选用改良VDLP方案:长春新碱1.4 mg·m-2·d-1,第1天;左旋门冬酰胺酶6000 U·m-2·d-1,第1天至第7天;多柔比星或表柔比星30 mg·m-2·d-1,第1天至第3天,泼尼松40mg·m-2·d-1,第1天至第7天.21 d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均接受2~6个周期,中位3.5个周期,病灶局限的患者,化疗后加用侵犯野放疗.结果 13例患者中,总有效率61.5%(8例),完全缓解46.1%(6例),部分缓解7.6%(1例),病情稳定7.6%(1例),进展38.5%(5例).中位随访27(13~51)个月,全组预期3年生存率为63.4%;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占30.4%,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以左旋门冬酰胺酶为主的VDL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的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小且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75.
Ⅱ型糖尿病眼底病变与全血锌的关系徐淑芬,达万明,欧英贤,刘维强,明维珍兰州军区总医院(兰州730050)糖尿病眼底病变的治疗,至今仍是一个难题,有人认为微量元素锌与糖尿病眼底病变关系密切。我们检测了18例Ⅱ型糖尿病合并眼底病变的病人,10例Ⅱ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76.
自1984年7月至1985年6月两院共收治上置输卵管可逆性节育器(Revercible Criducal Device,简称RCD),术后并发异位妊娠19例(友谊15例,五院4例),其中17例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峡部妊娠及腹部妊娠各1例,上述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将综合报告如下: 1.年龄:27—37岁。 2.孕次及分娩经过:19例中均为一胎分娩,无多次流产史,产期经过顺利。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9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与对照组42例,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对照组单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温变化、呼吸道症状、肺部哕音变化、血常规测定、胸部X线及细菌学测定结果,同时观察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肺部感染疗效明显,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78.
近期我们用小剂量放、化疗后输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PBSC)临床治愈骨髓增生异常骨髓纤维化综合征 (MD MFS)1例 ,报告如下。患者 ,男 ,33岁。因间断发热、头昏、乏力 3年余 ,于 2 0 0 1年 5月 1 9日入院。 1 998年 7月无诱因间断发热 ,体温 39℃以上 ,伴头昏、乏力。 1 998年 9月~ 2 0 0 1年 2月在外院住院 3次 ,查血常规 :WBC 1 .3× 1 0 9 L ,Hb 30g L ,BPC 2 6× 1 0 9 L。骨髓增生不良 ,红系中、晚幼阶段偏高 ,可见核畸变、豪 焦小体及双核红细胞 ,外周血可见泪滴状红细胞 ,粒系中晚幼阶段偏低。组织化学 :环状铁粒幼红细胞 0 …  相似文献   
79.
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组综合征。尽管再障的病因不明,并且是一组不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过程的异质性疾病,但越来越多的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研究证据表明,免疫机制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免疫抑制治疗已成为再障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1 再障的免疫抑制治疗机制及临床应用1.1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TG/ALG) 再障的病理机制较为复杂,但至少部分再障患者存在CD8 T淋巴细胞数量上的增加,这种T淋巴细胞已被证实可对造血前体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或分泌肿瘤…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93例患者按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采用不同的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化疗后给予rhIL-11皮下注射;对照组81例患者化疗方案与治疗组相同,但化疗后不给予rhIL-11治疗。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CR+PR)76例,rhIL-11治疗后血小板恢复总有效率75.0%;对照组CR+PR65例,血小板自行恢复占61。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输注血小板的数量,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国产rhIL-11治疗AL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耐受性良好,确实能提高AL患者化疗后的血小板计数,减少血小板输注的数量,有利于及时开始第二疗程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