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8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97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27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122篇 |
外科学 | 346篇 |
综合类 | 51篇 |
预防医学 | 14篇 |
药学 | 23篇 |
中国医学 | 4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26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53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48篇 |
2009年 | 70篇 |
2008年 | 66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3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目的 总结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儿童四肢创面的针对性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医院2008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利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创面的107例患儿,年龄2~15岁,平均6.7岁。下肢创面86例,上肢创面21例。在游离皮瓣移植常规护理基础上,评估患儿整体状态和配合程度,并进行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结果 107例患儿共移植110块股前外侧皮瓣。术前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术后按患儿配合程度分组并进行针对性护理。术后血管危象5例,探查后部分坏死3例,完全坏死2例;余皮瓣均完全成活。术后并发症:皮瓣边缘坏死7例,局部感染6例,伤口裂开4例。结论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是修复儿童四肢创面的可靠方法,在常规游离皮瓣护理基础上,采用儿童皮瓣针对性护理能保障皮瓣安全成活,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3.
回顾医疗队赴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抗震救灾的实施过程,探讨在亚热带丛林地区开展医学救灾的特点,为以后救灾及部队卫勤保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低旋转点的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11月,笔者应用低旋转点的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前足或达前足处的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26例,对手术治疗的方法、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4例皮瓣完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2例皮瓣术后2 d皮瓣远端出现肿胀、水疱,经抬高患肢及拆除皮瓣远端过紧缝线等处理后,皮瓣远端逐渐出现浅表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供区植皮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厚薄、颜色、质地接近受区,按照国际手外科联合会制定的感觉功能分级标准:皮瓣感觉恢复至S5级14例,皮瓣感觉恢复至S4级12例。骨折均于术后8~12周愈合。患足负重行走正常,皮瓣及植皮区皮肤无破溃。结论低旋转点的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临床应用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5.
86.
87.
88.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因创伤、肿瘤或骨病等原因造成骨缺损的病人越来越多.对骨移植材料的需求大大刺激了人工骨移植材料发展,成为骨缺损修复的重要手段,并对骨修复治疗提出了新的认识和要求. 相似文献
89.
手舟骨骨折损伤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舟骨骨折的原因、机制,为减少手舟骨骨折的发生提供预防措施。方法2006年11月-2007年11月,临床收集手舟骨骨折病例16例,详细询问并记录病史,结合X片、CT表现,从物理力学的角度分析受伤机制。结果16例均为腕过伸位着地受伤;5例为军事训练(单双杠、倒功)中受伤,其中1例受伤时上臂呈后伸位,4例呈前屈位;8例为打球时受伤,其中2例受伤时上臂呈后伸位,6例呈前屈位;3例为高处坠落(2-6m)时受伤,均为上臂前屈位手掌着地所致。结节部骨折0例,远端(粉碎性骨折)3例,腰部横形骨折10例,斜形骨折3例,纵形骨折0例,近端骨折0例。结论手舟骨骨折主要发病原因为高强度训练、运动及高处坠落时腕关节过伸位手掌着地受伤。受伤时手掌的不同位置及人体的不同运动倾向综合作用,通过不同的损伤机制造成手舟骨不同类型的损伤。 相似文献
90.
唐辉徐永清李春晓沙勇汤迅周田华崔轶杨晓勇施容茂陈太邦张曦娇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8,(2):105-111
目的探讨Ilizarov骨搬运技术结合病灶截骨清创、置管冲洗治疗合并骨缺损的Cierny—MaderIV型慢性胫骨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9例Cierny—Mader1V型慢性胫骨骨髓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3例,女6例;年龄8~54岁,平均33.8岁。清创并于病灶处截骨,采用2/3环外固定支架固定,于胫骨远或近干骺端截骨进行骨搬运,本组患者2处截骨11例,近端截骨21例,远端截骨7例,术后3~5d于截骨端起始进行骨搬运,速度为0.5~1.0mm/d,中后期根据骨折愈合及疼痛情况调整骨搬运速度,术后每2周摄x线片观察骨搬运情况,并及时调整。患者搬移时间为50~130d,平均62.4d。结果39例患者术后获11~49个月(平均21个月)随访。软组织缺损创面全部愈合,骨髓炎无复发。32例患者骨断端、延长区一期愈合,5例患者出现骨断端不愈合,2例患者出现骨延长区成骨不良,上述7例患者经二期植骨术后骨折愈合。5例患者发生对合不良,其中4例经及时调整后对合良好;1例无法调整,行断端植骨术后愈合。7例患者出现踝关节跖屈畸形,背伸障碍,其中5例予以功能锻炼后好转;2例功能锻炼效果不佳,拒绝手术松解,残留踝关节功能障碍。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针道感染,其中1例因感染重予以拔除克氏针,局部麻醉下更换克氏针好转;其余均经加强换药好转。结论Ilizarov骨搬运技术结合病灶断端大段截骨可有效治疗Cierny—Mader Ⅳ型慢性胫骨骨髓炎。但由于多种并发症的存在,应在充分了解Ilizamv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该技术,同时加强术后宣教和护理,定期随访,可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