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166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97篇
中国医学   96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PDCD5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克隆形成,增殖以及凋亡的作用.方法 收集行手术切除的子宫内膜癌及对应癌旁组织共60例,采用q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DCD5 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在子宫内膜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重组PDCD5(rhPDCD5)处理HEC1A子宫内膜癌细胞,检测其对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DCD5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应癌旁组织(P<0.05);肿瘤组织中PDCD5低表达与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以及肿瘤淋巴结转移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低表达PDCD5的患者总生存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重组的PDCD5蛋白能够通过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结论 PDCD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低表达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及不良预后显著相关,并能够通过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进而抑制细胞增殖及克隆形成,PDCD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进程,并可作为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的重要分子.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龙眼叶不同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方法:通过建立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龙眼叶提取物进行活性筛选,并对提取物浓度与抑制活性关系进行研究。结果:龙眼叶乙酸乙酯提取物(IC_50=0.105 2mg/mL)和正丁醇提取物(IC_50=0.1261mg/mL)均有较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抑制活性大于阳性对照药阿卡波糖(IC_50=0.1960mg/mL),且抑制活性呈浓度依赖性。结论:龙眼叶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具有开发治疗糖尿病降血糖药物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3.
面部皮质类固醇皮炎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面部皮质类固醇皮炎是一种因面部较长时间外用皮质类固醇制剂所引起的以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潮红、粟丘疹、痤疮样疹、皮肤萎缩等为临床表现的皮肤病。近年因医源性滥用及患者自用呈增多趋势。我们收集1997年6月~10月间门诊所见的49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9...  相似文献   
104.
凯特瑞在肿瘤化疗抗呕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凯特瑞(康泉)治疗化疗引起的呕吐进行临床观察。:全组80例病人共分3个组,A组22例病人口服凯特瑞,B组32例病人静脉注射凯特瑞,C组26例病人用甲氧氯普胺,氟美松作为对照。结果:抗呕控制率:A组91%,B组92.4%,C组46.2%。与C组相比,A组与B组抗呕控制率较高(P〈0.01)。结论:口服凯特瑞片剂用肿瘤化疗的抗呕治疗显示出方便,有效,便宜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105.
聚合物系统中药物的非扩散控制释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徐晖  丁平田  郑俊民 《药学学报》2000,35(9):710-714
1 前言药物从聚合物控释系统中的释放机理及其数学模型一直是药剂学研究的重点[1~ 3] 。药物的释放一般遵循扩散机理 ,其数学模型大多是基于Fick方程在一定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下的解析解。然而在多孔骨架型给药系统 ,在某些条件时药物的释放具有溶出控制的特征[1] 。用Fick扩散机理无法解释其释药机理 ,况且除扩散控制外 ,药物的释放还包括磁场、化学控制和溶剂活化控制系统等 ,这些控释系统 ,浓度差不是控制药物释放的主要因素 ,因此 ,药物的释放也不再是简单的Fick扩散过程。不同的释药系统具有不同的动力学特征 ,对释药…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间歇性经口至胃管饲法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桂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采用鼻饲留置胃管法干预)和试验组(100例,采用间歇性经口至胃管饲法干预),两组患者均行口肌生物反馈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吞咽功能、误吸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及总蛋白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估量表(MMASA)评分均升高、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MMASA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FEES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误吸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升高,且试验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通过间歇性经口至胃管饲法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营养状态,提高吞咽功能与生活质量,减少误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金乌健骨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RA-FLS)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RA-FLS细胞,HE染色和免疫化学法鉴定细胞.根据含药血清比例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兔血清对照组,金乌健骨胶囊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和来氟米特对照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构建安宁疗护课程的方法及初步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和学生意愿调查,拟定本科生安宁疗护课程内容,采用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2020年9月—11月选取35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课程试运行,并在教学后采用满意度问卷进行调研。结果 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20/20)和90%(18/20),2轮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69和0.207(均P<0.05)。最终构建的安宁疗护课程包含了培养目标(识记目标、理解目标、应用目标、情感目标方面共17个子条目)、课程内容(8个章节,共41个内容)、学时(16学时)、开设学期(第3学期)。课程实施后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35名学生均认为本课程开设是有必要的;24名学生对讲授内容非常满意;35名学生均认为达到了学习初期制订的学习目标。结论 构建的护理本科生安宁疗护课程内容全面,科学合理且具有可行性;学生对该课程教学的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克隆阳春砂萜类生物合成途径上游关键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 HMGR)(EC:1.1.1.34)的编码基因;分析基因的功能及其在阳春砂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用基于RT-PCR的方法从阳春砂叶片中获得编码HMGR的cDNA全长序列,克隆基因编码区;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其编码蛋白进行相似性检索和功能分析;用半定量RT-PCR法比较基因在阳春砂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获得了全长2 023 bp的编码阳春砂HMGR的cDNA序列,命名为AvHMGR(GenBank登记号:FJ455511).AvHMGR编码的蛋白与其他植物来源的HMGR有很高相似性,含有NADPH结合基序和底物HMG-CoA结合基序,N-端有两个跨膜结构域.保守功能结构域的分析结果表明AvHMGR属于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家族.AvHMGR在包括茎、根、果皮和种子团的广泛组织中表达,且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在叶片中的表达.结论 从阳春砂中克隆了AvHMGR基因,为进一步鉴定基因功能、探明阳春砂萜类生物合成的基因调控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0.
教学细节的实施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有效课堂的营造,需要教师审慎对待课前设计、课中把握及课后反思的每一环节。本文从教学实际经验出发,讨论了《心血管系统的神经调节》授课过程中的实施细节,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